11月26日,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的三季度信託業務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3季度末,投向房地產的信託資金餘額為2.78萬億元,較2季度減少1480.67億元,環比下降5.05%,這是自2015年4季度以來,首次出現新增規模的環比增速負增長。
與此同時,銀億股份有限公司11月25日釋出公告,子公司寧波銀億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擬以6.9469億元向遼寧共享碧桂園置業有限公司,轉讓寧波銀億房產下屬全資子公司瀋陽銀億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剩餘50%股權(包含合作專案50%股權及協作專案100%權益)。
而在此前,人民法院公告網也釋出訊息,截至11月20日,房地產開發商的破產數量已經高達446家,平均每天就有1.5家房地產企業倒地破產。加上“金九銀十”雙雙失守,沒有任何可以看到希望的表現,以及“雙11”期間阿里、京東推出的優惠房,也沒有能夠達到預期銷售目的。一連串的負面訊息,直奔樓市,大有山雨欲來之勢。很多人在問,樓市拐點真的要到來了嗎?
樓市拐點有沒有到來,當然不能只看幾個具體案例,或者幾隻簡單資料,而要看面、看趨勢、看整體、看相關各方對待樓市的態度。從面上來看,樓市已經完全沒有了過去那種風頭很勁的神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9年10月份70城房價資料顯示,,70城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以及二手房價格降價城市數量再次攀升,分別達到17個、35個,為年內新高,上半年的小陽春已經過去。如果不是上半年“想當然”地認為樓市調控要放鬆情緒作用下,出現一波小陽春,房價下跌的城市會更多、幅度也會更大。按照當下趨勢,雖然全國市場成交量依然慣性衝高,並有望重新整理全年15萬億金額記錄,但開始出現以價換量。包括恆大、碧桂園等在內的大型開發企業,都在謀求通過降價來擴大銷售、回籠資金。如果沒有明顯的政策調整,樓市變局和房價拐點就將到來。
而從地方的情況來看,面對樓市的持續低迷,特別是“金九銀十”,既無金、也無銀,甚至連銅鐵也沒有,也在積極謀求增加土地供應量,以確保以量換“錢”、以量換“增長”。可是,實際效果並不好,流拍及以底價成交現象屢屢發生,特別是二、三線城市,此類現象更多。蘇州、南京、武漢、天津等熱點城市都位列其中。所以,土地市場也呈現出交易難、漲價難、流拍多、底價成的格局。從這個角度來看,樓市變局和房價拐點也可能已經到來。
開發商沒有了退路,地方政府沒有了出路。那麼,作為利益博弈方的居民態度怎麼樣呢?很顯然,此刻的居民,可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冷靜。以往,面對房價出現變動,很多居民都會選擇購買,以購買應對可能出現的房價變化,特別是房價上漲。在他們看來,降一點價,就等於賺一點錢。否則,付出珠代價更大。但是,在本輪樓市調控面前,廣大居民與眾不同出來的沉著和冷靜,不僅讓開發商和炒房客驚訝,也讓地方驚訝。因為,“房住不炒”的定位,以及不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經濟刺激手段的要求,已經讓樓市調控政策放鬆的可能性降至零點。也就是說,只要不出現嚴重問題,樓市調控是不可能放鬆的,房價繼續上漲的概率也是越來越小的。相反,價格下降的可能性則越來越大。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面對可能出現的房價上漲現象,一方面,金融監管的力度越來越大,凡是違規發放涉房貸款的金融機構,都受到了嚴厲處罰;另一方面,管理部門也是對地方的房價變動情況密切關注,只要地方的房價出現了異常波動,就會立即對地方政府進行約談,迫使地方必須採取嚴厲的房價管控措施。在這樣的格局下,樓市出現變局、房價出現拐點,也就是大概率事件。
考慮到目前開發企業的負債規模過大、居民的購房負債也達到了一定水平,在一些地方,房地產業仍然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因此,樓市變局和房價拐點的到來,只可能以物理反應的形式出現,而不會以化學反應的方式發生。那就是房價會出現拐點,但拐點的幅度較小,房價會出現溫和下跌現象,而不會發生持續下跌格局,形成漲跌交替、跌多漲少的狀態。而這樣的格局和狀態,可能要維持到經濟步入復甦軌道。
tanhaojun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