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導言:上回書說完拼多多和京東估值幾何,今天就由阿里巴巴壓軸,海豚智庫同各位看官討論國內第一大電商——阿里巴巴(以下簡稱阿里),港市股王還能否有上漲空間?

截至美東時間2019年12月5日收盤,阿里股價破200美元,市值5346.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7677億元人民幣。相比14年9月在美上市時的1680億美元,市值漲幅超過200%。

剛剛過去的11月,阿里正式回港上市。作為同股不同權改革的最大催化劑,阿里和港交所時隔七年終於再續前緣。阿里在13日提交招股書,26日以每股176港元交易,程式碼9988。

阿里的每一次上市總能成為焦點,截至11月26日港股首日收盤,阿里報187.6港元,漲幅為6.59%,全天成交140億港元,港股市值約40122億港元,超過騰訊的32057億港元,上市首日便成新王。目前阿里的股東中,軟銀持股25.8%、馬雲持股6.1%、蔡崇信持股2.0%,其他高管持股0.9%,公眾持股65.2%。

根據分部估值法,將阿里主要業務拆分成:核心商務,雲端計算和螞蟻金服。電商業務按照25倍市盈率,預測今年淨利達到170億美元,該部分估值4250億美元。另外雲端計算按照10倍市銷率,估值520億美元;螞蟻金服投後估值1500億美元,阿里持股33%,即500億美元。加總得到阿里估值約5270億美元,對應股價約197美元。

估值參考:

阿里認為新業務及投資雖未盈利,但對發展佈局有戰略意義,進而市場的估值思路也轉變成分部估值法。核心商務中目前只有電商業務盈利,但不可否認虧損業務具有引流效應和協同作用,因此將跨境電商,本地生活服務等一併算入,選取較低的市盈率。而螞蟻金服、阿里雲可以單獨估值,進而加總各項業務估值,得到結論。

電商行業的 take rate普遍低於服務型平臺,近年來阿里穩定在3.6,新的增長動力要看能否在提高貨幣化率的前提下,增長GMV。

► 業務一覽

作為一個以平臺起家的企業,阿里已經是國內新經濟領域的領頭羊。通過電商滾雪球,把優勢拓展成飛輪,形成以商務為核心、外加雲端計算、數媒娛樂、創新業務的四大布局。阿里四大業務體系,單拎一個都有數一數二的江湖地位——國內規模第一大電商,完善的的支付及物流體系,首屈一指的雲服務……

核心商務

核心商務包含國內電商、跨境電商、批發業務、菜鳥物流和本地生活服務。

國內線上零售能保持快速增長,阿里是催化劑。公開資料顯示,過去兩年裡中國線上消費年均增漲超過20%,2018年首次突破9萬億元。佔據主導地位的阿里,其天貓和淘寶平臺佔網購市場份額的58%以上,相比之下京東僅有16%。eMarketer預計今年中國電商銷售額將增長30%以上,達到1.989萬億美元。確實可以說,阿里貢獻了過半數的網購零售額增長。

根據財報資料,阿里2019財年國內零售業務收入達2476億元,同比增長40%,貢獻了整體66%的收入。其中線上營銷為1457億元,平臺佣金為618億元,二者同比增速均超過25%,即增速快於中國線上零售。但必須承認,天貓在侵佔淘寶的資源,今年天貓GMV增速超過30%,淘寶GMV增速已經下滑至10%左右。趁虛而入的拼多多讓阿里生意更加難做,畢竟拼多多一直對標的就是淘寶,主打價效比,不考慮品牌。

在跨境零售上,阿里收購網易考拉將迎來一家獨大的局面。據艾媒諮詢資料,直至今年一季度網易考拉以27.5%的市佔率第八次蟬聯跨境電商第一,天貓國際和京東旗下海囤全球分別位列二三。自今年下半年天貓國際和網易考拉官宣,強強聯手,半壁江山已成阿里囊中物。

零售背後的批發市場也有需求,在阿里買貨賣貨一氣呵成。目前阿里的國內批發市場有1688.com和零售通,跨境批發市場有Alibaba.com。早期國內經濟增長大程度由出口拉動,跨境批發市場更大。隨著消費刺激經濟崛起,零售業迎來春天,國內批發市場後來者居上。

阿里不做快遞,卻整合了最大的快遞網路。電商做物流不是新鮮事,在亞馬遜有全球免費送貨,京東通過自有物流提高效率降低庫存。阿里投資菜鳥物流的優勢在於,基礎使用者量大,電商訂單推動菜鳥發展。公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10月,菜鳥與各國郵政、快遞物流企業聯合打造的全球包裹網路,日均處理的跨境包裹量已經佔中國跨境包裹總量的6成以上。但是比起自有物流,跨企業合作的菜鳥仍有不足,很難做到服務整齊劃一。

餓了麼聯合口碑、飛豬,並表本地生活服務,表現平平。如果說電商、物流阿里都完成得不錯,那消費者服務方面確實拖了後腿。易觀資料顯示,2019年上半年,餓了麼的市場份額為43.9%,在此之前是631的市場格局。外賣行業美團獨大,餓了麼收購百度外賣業並沒有完成1+1>2的壯舉。不過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作為消費者,仍樂見兩家競爭。

商務一直是阿里的重點,即便未來會加大雲端計算等業務的投入,也不會退居二線。因為融合線上線下零售,利用大資料分析使用者習慣,有的放矢滿足消費者需求,運營效率將得到提升。

雲端計算服務

阿里的另一重拳——雲端計算,其規模已達到全球第三。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國內約有60%的上市公司使用阿里雲,同比2018年淨增20%。

在2019財年:阿里雲付費使用者達到140萬,包含了《財富》雜誌評選的中國品牌500強當中超過半數品牌,也包含超過半數的A股上市公司;收入247億元,佔整體的7%,同比增長84%。阿里雲在國內市場競爭優勢明顯,規模約是騰訊雲的一倍,市佔率遙遙領先金山雲等競爭對手。其收入自2015財年首次公佈以來,從十億級增長到百億級,規模效應明顯,虧損逐步收窄。雲端計算將成為阿里獨特的競爭優勢,併為其估值加碼。

數媒和娛樂

作為阿里飛輪的一環,數媒及娛樂業務衍生自電商需求。其推出的88VIP除網購折扣外,還包括了優酷視訊會員,蝦米音樂會員,大麥網優惠券等。但數媒和娛樂業務發展較平緩,增速不及其他業務板塊,2019財年收入為241億元,與雲服務基本持平,佔收入的6%,實際上數媒娛樂業務在總收入的比重正逐年下降,最近三個財年分別為9%,8%和6%。

截至今年9月30日的三個月內,數媒和娛樂業務經調整的EBITA虧損為22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38億元。

創新業務及其他

謀求多元化發展的阿里,把槍口瞄準了投資市場,包括全球化發展,本地服務,新零售等。與騰訊放養式投資不同,阿里所投資的企業最後幾乎都被自己接盤。畢竟使用者基數大,粘性高,阿里有資源和能力擴充套件業務池。除此之外,阿里也是螞蟻金服最大股東。

► 業績預測及估值

2019財年(截至2019年3月31日前的12個月)阿里GMV達到5.72萬億元,非公認會計准則下淨利潤為1043億元。在此基礎上,阿里表示目標在五年之後實現GMV突破10萬億元。

按照此趨勢,海豚智庫預測阿里2020財年GMV可達到6.5萬億元。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近五年國內GDP增速維持在6%,消費增速維持7%-8%,假設阿里未來五年複合增速為9%,有望完成10萬億GMV目標。一旦GMV翻倍,規模經濟下的淨利潤理應增長更快。

目前市場對於阿里2020財年的淨利潤預測在170億美元。雖然市場競爭激烈,阿里護城河較深,地位一時難以撼動,但考慮到阿里只有電商業務盈利,市盈率取值可以偏低。目前亞馬遜市盈率為77倍,京東約90倍,阿里約25倍。以25倍市盈率為參考,估值約425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阿里雲仍處於虧損,其價值無法在財報中充分體現,另一方面螞蟻金服已經拆分,可以按照持股比例折算成阿里估值。所以在4250億美元基礎上,應再加上阿里雲及螞蟻金服的估值。

螞蟻金服在去年6月完成140億美元融資之後,身價一度漲至1500億美元。在今年10月21日胡潤研究院釋出《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中,對螞蟻金服的估值維持在1500億美元。其中,阿里持有33%的股權,約合500億美元。

為何要一再強調阿里雲的重要性?以亞馬遜為前鑑,其雲服務AWS收入貢獻超一半的營業利潤,頂替電商成為名副其實的奶牛。目前亞馬遜8700億美元的市值中,有一半都是AWS。阿里雲在全球地位也僅次於亞馬遜和微軟的雲服務,而在亞太地區,具有本土優勢的阿里雲,在2018年其19.6%的市佔率高於AWS的11%。隨著國內5G等技術的普及,網際網路經濟規模會擴大,雲端計算的需求也會後來居上。阿里雲量級是否有能力提升,確實值得關注。

11月阿里公佈的招股書顯示,2017財年阿里雲營收66.63億元,2018財年增至133.9億元,同比增長100.96%。2019財年增速將至84.48%,營收為247.02億元。今年二季度,阿里雲營收77.87億元,較2018年同期的46.98億元增加30.89億元,同比增長65.75%。據此我們預測2020財年同比增速達到50%,營收為370億元,約合52億美元,參考國外雲端計算市場10倍市銷率,算得阿里雲估值約為520億美元。

綜上三部分加總,海豚智庫認為阿里目前估值約為5270億美元,價格在197美元。這與12月3日收盤市值5210億美元相當,略低於12月5日收盤市值的5350億美元。

► 當前體量下GMV和貨幣化率的穩健提升依然重要

阿里的GMV已經一騎絕塵了,基於GMV的貨幣轉化率是發展提升的背書,所以此時同樣要關注take rate的穩定性。

不同平臺的take rate差距較大,一方面是自營商品貨幣化率高,京東更甚;另一方面是抽傭率及推廣費用不同;此外,阿里除淘寶、天貓,也有餓了麼、酒旅等生活服務,能進一步拉開貨幣化率差距。阿里收入主要來自於線上營銷及佣金,這點與美團點評更相似,而美團的貨幣化率約9.5%。阿里因為本地生活業務規模小,佣金率低於美團,收入更多來自線上營銷,所以其take rate穩定在3.5%。

從資料可以看出,今年第三季度,阿里廣告收入為413億,同比增長25.5%,佣金收入162.8億,同比增長23.9%,阿里的廣告和佣金收入並無太大起色,增速逐季度放緩,這兩塊收入是阿里的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實際上網際網路電商紅利期已過,目前三國爭霸,扣點率再想提升已是無望。

► 風險何在?

阿里多元化的業務,註定了不論在什麼領域,都會碰到競爭對手。核心電商被京東和拼多多羈絆,本地生活有美團坐鎮,數媒娛樂和騰訊狹路相逢……相比下,身處美國的亞馬遜,壟斷優勢更為明顯,競爭壓力也小很多。

從商業模式來看,拼多多威脅更大。此前京東一直被認為會顛覆阿里,但實際上,京東和淘寶+天貓的差距並沒有縮小,阿里的使用者的增長速度一直超越京東。阿里相對京東的優勢還在於商品更豐富、淘寶和天貓針對性更完善。

但拼多多不一樣,拼多多在過去兩年中獲得了電商業務的增量市場,獲得了阿里望而莫及的下沉流量,而且還擁有一定黏性。此外,拼多多的商業模式更輕,它採用資訊流模式,藉助騰訊跑得更快。如果按照活躍戶量進行排序,在今年三季度,阿里接近7億,拼多多5億,京東3億。所以拼多多更值得阿里重視。

作為阿里最大的外患,雖然拼多多無法動搖天貓的根基,但如果拼多多維持高速增長,淘寶會受影響,進而影響阿里增長的空間。所以阿里需要重新思考淘寶的定位和戰略意義。

另一個外患是美團,阿里在收購餓了麼之後本意是同美團在O2O領域一較高下,但自從去年下半年口碑管理層接替餓了麼原班人馬之後,餓了麼開始走下坡路。在歷史上,口碑的團隊沒有贏過美團。自身發展平平,還帶著餓了麼叫囂美團,結果就是美團馬太效應不斷放大,實力二選一和提高扣點率,讓市值也一路飆升。

另外,阿里投資涉及廣,但是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尤其是文娛業務並不那麼令投資人滿意,但阿里需要流量,需要飛輪帶動其他業務。所以阿里收購高德、優酷、UC等企業,讓自己深入各種流量渠道。這能否有利於阿里發展,並不好說,畢竟除了電商,拖油瓶還是太多了。

作為國內最大的電商企業,阿里也一直在佈局線下零售,龐大的體量背後還有各種稅收,一旦未來稅收透明化,最受影響的恐怕就是阿里。

► 機遇與走向

未來5年,阿里目標要在中國取得10億活躍使用者,實物商品交易額(GMV)達10萬億人民幣;於2036年阿里巴巴的活躍客戶群達至20億人,創造1億個職位,讓1000萬家中小企盈利。

阿里在雲端計算及金融科技還有很強戰鬥力,但需要更長時間。而核心商務,三足鼎立格局已成,拼多多實力不容小覷。在進出口貿易更加頻繁的未來,阿里的體量和實力更有機會率先完成無國界電商。不過,作為阿里的核心人物,馬雲已經離開。一向注重企業文化的阿里,在沒有靈魂人物之後,在發展上會如何取捨,誰也不敢妄言。

阿里最近在公司願景中加了一個“好”字,即“成為一家活102年的好公司”。阿里是值得投資的“好公司”嗎?從業務上來看,阿里想象空間和內憂外患並存。從投資價值上來看,目前阿里5350億美元的市值已經和我們的5270億美元估值相當,隨著外部交易環境變動,投資人心理預期變化等,其市值短期會有波動。與其說現在入手阿里意義不大,還不如說持有阿里是長跑,就像阿里的5年目標一樣。

有價值的公司還有很多,是選擇陪跑阿里,還是看看港股的美團、騰訊,美股的拼多多、京東呢?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2020年後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將降至6%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