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檔案編號:A122/H02/0130

刊發時間:2019年10月2日

未來國際石油形勢淺議

王能全

從1985年年底開始,國際石油形勢劇變,國際石油價格由每桶28美元大幅度下降,1986年底,國際石油價格回升到每桶18美元。進入1987年以後,國際石油價格一直穩定在每桶18美元,國際石油市場重新穩定。早在油價於1985年年底到1986年年中處於崩潰之中時,人們就在探討未來國際石油形勢問題,現在雖然國際石油市場又重新穩定,但未來的石油形勢如何,仍是一個人們極為關注的問題。筆者試圖從當前油價為每桶18美元的由來出發,探討一下中短期,即在2000年內,國際石油市場中起作用的角色有哪些;及當前18美元的油價對國際石油勘探、生產和國際石油消費影響如何,由此而推測2000年內國際石油價格的走向;爾後,筆者試圖從石油效用的角度出發,探討一下長期石油價格與18美元之間的關係。由於筆者才疏學淺,所議不妥之處定不可避免,故懇請前輩及高明者指正。

1986年12月11-20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日內瓦會議決定,自1987年1月1日起,石油輸出國組織原油參考價格為每桶18美元,日產限額1987年第一、第二季度不超過1580萬桶[1]。而1986年底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如中國、蘇聯、挪威、墨西哥等紛紛宣佈控制和減少自己的石油出口量。這樣,自進入1987年以後,國際石油市場重新穩定,國際石油價格穩定在18美元。

以上簡述的當前18美元油價的由來,從以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當前油價之所以穩定在18美元,除了石油輸出國組織將自己的日產限額由1985年的1600萬桶減少到1580萬桶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控制石油出口量的協作,這說明在當前18美元的油價決定和國際石油市場的重新穩定中,石油輸出國組織和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的協同是至關重要的,這表明在當前國際石油市場起作用的角色中,石油輸出國組織和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是最重要的兩個,且從上面所述的過程中看,前者的作用是主導的,後者是輔導的。

那麼,在未來的石油市場中,石油輸出國組織和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是否仍將起作用、且作用的主次或程度如何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明白當前石油輸出國組織和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為什麼會去協同統一油價和重新穩定國際石油市場,換句話說就是,為什麼石油輸出國組織1986年底仍願和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也願讓石油輸出國組織去統一油價和重新穩定國際石油市場呢?如果我們不去考慮一些次要的或客觀的原因,答案是:在眾多的原因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國際石油市場參與者的目的。

我們知道,石油貿易是國際貿易的一部分。國際貿易歷史已久,時至今日在對國際貿易的研究中,資產階級國際貿易專家提出了大量的理論。重商主義認為,在對外貿易中應取得貿易順差,只有這樣金銀財富流入國內,才意味著對外貿易獲得了收益;亞當·斯密提出了絕對利益學說,他認為一國出口的是那些在本國進行生產比較有效率的商品,進口的則是在國外進行生產比較有效率的商品,這樣貿易雙方較之閉關自守時交換到更多的商品量;李嘉圖則提出了比較成本說,他認為不論一個國家處於什麼樣的發展階段,經濟力量是弱是強,都能確定自己的相對優勢,即使處於劣勢的也能找到劣勢中的優勢,各國根據自己的相對優勢安排生產,進行貿易,則貿易雙方都可用比較少的勞動耗費,交換到比閉關自守時更多的商品,增加總的消費量。在這些古典經濟理論之後,外貿理論又有了巨大的發展,如里昂惕夫之迷、產品生命週期理論等等。無論國際貿易理論發展到何處,有一點就已在古典理論中變得十分明了,即國際貿易參與者的目的,這一點在重商主義的表述中雖然有點不雅,但說得最明確,就是最大限度地爭取到最大的外貿收益,也說是比較成本學說中的使該項參與國際貿易的商品所得到的“收入最大化”。歷史上和當今幾乎所有國際貿易參與者恐怕都沒有逃脫這個目的的約束。

石油輸出國組織,作為國際石油貿易中的一方,其目的就在這裡,即為自己爭取到“石油收入最大化”。考慮到石油輸出國組織前祕書長魯漢尼概括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的以下特點:“(1)它們都是發展中國家;(2)它們都是大石油輸出國;(3)它們的發展計劃的資金和預算的平衡都依靠出口石油的收入”[2]。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目的就更加明顯,因為對它們來說,要改變國家面貌,要進行經濟建設,就必須取得“石油收入最大化”,這是它們參加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目的,同時作為一個組織,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目的也是如此,1960年9月該組織成立的時機和動機就十分明顯地反映了這一點。

“不管倡議來自委內瑞拉、利比亞、伊朗,或是波斯灣沿岸的阿拉伯國家,或石油輸出國組織本身,其永恆的目的是為了……最大限地增加它們的收入”[3]。通俗地說就是,對石油輸出國組織來說,其目的是:石油收入最大化。推而廣之,這也是國際石油貿易中其他參與者的目的,如果考慮到它們本身經濟發展對石油收入的需求,這一點就更加明顯。

以上分析說明,石油輸出國組織無論是作為一個整體,或者是單個的成員國來說,其目的為“石油收入最大化”。由於這種目的的存在,只要它們掌握了油價的決定權,而條件又成熟的話,它們必須提高油價,其形式首先將是某個成員國先行,其他成員國隨後,甚至將前者超過,這樣新的一輪提價又將產生,因而在價格上漲時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價格行動將出現一種“蛙跳”現象,最後才由組織統一價格,而國際石油市場中其他參與者由於同樣的目的的驅使,將使“蛙跳”加劇,七十年代兩次油價的上漲就反映了這種情況。反過來說,由於“石油收入最大化”目的的存在,當油價處於持續下跌過程時,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任何市場和價格決議必然會被其成員國所打破,而與石油輸出國組織同時存在的其他市場參與者由於同樣的目的,加之其行動自由,它們的行動將給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的行動火上加油,其結果將是油價下跌變為大跌,國際石油市場陷入混亂。但是,正是由於這種“石油收入最大化”的目的的存在,使國際石油市場參與者的行動必須有所節制,因為聽任國際石油市場的混亂必將使各自的“石油收入最小化”,這樣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必將達成協議,而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的行為必將有所收斂,市場將出現一種穩定局面,油價將受到控制。但這種穩定在供需不穩定、油價處於持續下跌壓力下,又將被追求“石油收入最大化”目的所採取的行動打破,但“石油收入最大化”的目的將使市場再一次穩定。這樣,由於“石油收入最大化”的目的的存在,在油價處於持續下降的壓力下,國際石油市場將產生一種“穩定--混亂--穩定--……”的“蛙跳”現象,八十年代以來國際石油市場的一次又一次穩定和混亂交替的史實就反映了這種情況。

八十年代國際石油市場的“蛙跳”現象說明,由於“石油收入最大化”目的的存在,使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在油價處於下跌過程中時將處於一種兩難的地位:為了收入最大化而降價增產,這將破壞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協議,使國際石油市場陷入混亂;為了收入最大化,它們又必須團結起來,達成協議,形成妥協,使國際石油市場重新穩定。同樣的道理,在油價下降過程中,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也處於一種兩難的地位:為了收入最大化而破壞石油輸出國組織穩定市場的努力,使國際石油市場陷入混亂;為了收入最大化,它們又希望國際石油市場有一個價格決定者,使市場重新穩定。正是因為由於“石油收入最大化”目的而造成的以上石油輸出國組織和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的兩難地位,決定了石油輸出國組織仍願在1986年底去重新穩定市場,而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蘇聯、墨西哥、挪威等國紛紛宣佈控制出口量也願讓石油輸出國組織於1986年底去統一價格和重新穩定市場。

以上所述解決了為什麼石油輸出國組織和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協同的原因。從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由於“石油收入最大化”這一目標的存在,決定了石油輸出國組織仍願和也能去統一國際石油價格和穩定國際石油市場,也正因為“石油收入最大化”這一目標的存在,我們可以說在未來的國際石油市場中,即使沒有石油輸出國組織也會創造出這樣一個組織,在油價處於上升時是如此,對於這樣一個組織的需要在油價處於一片下降的趨勢時將比油價處於上升時更為迫切。可以這樣說,石油工業從來就是一個不能自行調節的工業,它必然要由某一家公司和某一組織來加以控制,用英國經濟學家保羅·弗蘭克爾的話來說就是:“從石油工業(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從賓夕法尼亞州開始發展的模式中,我們可以看出它一直到今天在全世界的發展趨勢:一家企業或是一個集團通過集中控制和分散權益,使企業蒸蒸日上,逐漸達到登峰造極的地位”[4]。這就是說在未來的國際石油市場中,石油輸出國組織(因為在未來不存在一家控制國際石油業之可能)或與石油輸出國組織相類似的組織必將擔任主角或處於主導者的地位。由於同樣的原因,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只要它們存在,它們必將投入到國際石油價格的決定和國際石油市場穩定的行動中去,不過它們仍願而且只有讓石油輸出國組織或與其類似的組織去主導油價的決定和國際石油市場的穩定,它們本身在國際石油市場中只能擔任配角或處於輔助者的地位。

以上所述的僅是我們一種理論上的推導,現實生活中是否存在這種可能呢?請看錶一。

表一所述的是世界主要產油國的石油可採年限,也即通常所說的儲採比。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在石油輸出國組織十三個成員國中,加彭的可採年限最小,為10.8年,但粗略地說,尚可維持到2000年,這表明在2000年內石油輸出國組織基本上是可以存在的。表一所述的後四個國家是英國、蘇聯、美國和巴西,這四個國家在非石油輸出國組織中頗有代表性,將這四個國家的可採年限平均一下,可得出它們的平均可採年限為13.7年,差不多可維持到2000年了,而墨西哥的可採年限為48.6年,遠遠超過2000年,這說明在2000年內,目前在國際石油市場中存在的主要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仍將存在。當然美國有點例外,不過石油可採年限是一個流量,而我們以上是採用靜態分析法,這樣考慮到流量因素,可以說美國石油生產將一直持續到我們所討論的年限,即2000年內,當然加彭則更是如此。我們2000年內之界限,源即是如此。如果我們就以2000年為界,將這兩個集團的可採年限作一番對比,可直觀地發現,在2000年內就可採年限來說,石油輸出國組織擁有絕對優勢,這說明在2000年石油輸出國組織在國際石油市場中將處於主導地位,而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只能處於輔助者的地位。這與我們上面的理論分析是一致的。

但是,這僅是我們粗略地通過對比分析而得出的結論,如何才能更精確地印證我們上面的理論分析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對石油可採年限,也即儲採比有一個清晰的理解。根據石油地質學的定義,儲採比是石油生產率的一個度量,它所表示的意義是:平均儲採比為10:1,或在10:1左右時,就表明該地區是一個被廣泛勘探、廣泛開發的地區,其石油產量能在油田物理性質上可能快地進行生產,而不會冒著有損於資源使其最終可採量下降的風險;如果平均儲採比大大低於10:1到8:1,這說明這是一個老產區,在沒有有意義的新發現的情況下,石油產量將下降;如果平均儲採比在15:1左右,這說明這是一個未被廣泛勘探、未被廣泛開發的地區[5]。明白了以上石油地質學上的儲採比定義後,我們就能根據表一的數字來說明其作用的精度了。

從表一的數字中我們看出,墨西哥的儲採比為48.6年,遠遠大於15:1這個數字,這說明墨西哥的石油生產尚有巨大的潛力,它是一個未被廣泛勘探、未被廣泛開發的地區,在其可採年限內,石油生產不但能維持在目前的產量,而且其增產的可能性巨大;英國和蘇聯的可採年限為14.9和14.0,接近於15:1,這說明在其可採年限內,這兩個國家不但能維持目前的石油產量,而且增產的潛力巨大;巴西的可採年限為11.0,大於10:1,這說明巴西在其資源可採年限內,能以目前的生產速度進行生產,而不會造成對資源損害的程度;美國的可採年限為8.9,處於10:1到8:1之間,尚未達到對資源造成損害的程度,在未來的年代裡如果沒有大的發現,在其可採年限內,美國最大可能所能做到的只是維持目前的石油產量,不存在增產的可能性了,其產量隨可採年限的到來下降的趨勢將日趨嚴重。而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的可採年限除加彭外,基本上都遠遠大於15:1這個數字,這說明就整體來說石油輸出國組織所有成員國,基本上都是一個未被廣泛勘探、未被廣泛開發的地區,在其可採年限內增產的潛力是巨大的,維持目前各自的產量是不存在任何問題的。

綜上所述,在2000年內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存在著增產可能的,嚴格地說僅有墨西哥一國,而英國、蘇聯雖然增產潛力巨大,但如若長期增產會對其資源產生有害的影響,而巴西只能維持目前產量,美國則不存在增產的可能性了。從上可以看出就整體來說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在2000年內不可能在產量方面同石油輸出國組織相抗衡,而石油經濟的一個常識則是產量是地位的根源。兩相對比,結論是不言而喻的,主角和配角之區分是顯而易見的。

以上我們從當前18美元的油價來源出發,討論了在2000年內石油輸出國組織和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的作用。當前18美元對自1980年以來在油價波動中一直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的西方石油庫存又有何關係呢?據1986年8月底國際能源機構的《石油市場報告》估計,1986年10月1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4國陸上原油和產品庫存為4.31億噸,為94天的供應量,比去年同期每天增加了30萬桶。公司的庫存從去年10月份的3.22億噸上升到3.32億噸,政府儲備從9500萬噸上升到9900萬噸[6]。1987年1月,西方石油公司的全部儲備為35.14億桶,而1986年12月份為34.83億桶,1986年1月則只有32.80億桶,1987年1月的庫存水平比1986年同期增加了7.1%[7]。而1987年3月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已超過了5.15億桶,正在向7.15億桶的目標邁進[8]。從以上的數字我們可以看出,經過1986年石油大跌價之後,整個西方國家的石油庫存不但沒有減少,反而比1986年上升了。庫存量在大動盪年代之後反而增加的事實說明了這樣一個問題,即:自進入1987年以來,油價之所以一直穩定在18美元而國際石油市場也一直重新穩定,與西方石油庫存是增加而非減少(通過拋售或動用)有密切的關係,因為過去歷來油價崩潰,市場混亂,通過動用,西方石油庫存都參與進去,因而我們可以說,西方石油庫存增加是當前國際石油價格和國際石油市場穩定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同時,這也說明了另一個問題,即:當前18美元一桶的油價水平和未來的年代裡,無論油價處於什麼水平,除非石油成了無用之物,否則西方的石油庫存將一直作為一種戰略手段而存在。這一戰略手段的存在不僅反映了當時西方國家建立石油庫存的目的,而且也反映了這種存在是西方國家在未來也不會改變的一種政策。

上面我們從18美元油價水平來歷出發,全面探討了國際石油市場中起作用的角色,簡言之,在2000年內,過去和當前國際石油市場中起作用的角色仍將起作用。

請看錶二。表二是謝弗隆公司呈給美國國家石油委員會的報告中所附的,它概括了美國28家石油公司和預測組織在油價為18美元水平上對資本主義世界2000年石油需求和供應所作的預測。從表中需求一欄中我們可以發現,自1985年開始,在18美元一桶的油價水平上,資本主義世界的石油需求將逐漸上升,到1995年基本上達到了1987年的水平,而到2000年則超過了七十年代的最高消費年份1979年的水平。而在供應一欄中我們則發現,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的石油產量和共產主義世界出口量逆行的結果,將造成資本主義世界對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石油依賴日益加重,到2000年將達到1972年、1975年和1980年的水平,而且在1990年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產量將超過1982年3月的產量,而自同年開始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已無法再增加產量,共產主義世界也無法再增加出口量,這樣到2000年國際石油價格不可避免將上漲,而且其開始時間可能是在1990年,最遲在1995年。

這是我們根據表二數字分析而得出的結論,那麼每桶18美元的油價水平是否會產生以上結果呢?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我們首先應該考慮的是18美元的油價水平對當前世界勘探活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請看錶三。表三所述的是美國400家公司在美國和世界其他地區找油成本,從其最後一個年份1984年的數字中我們可以看出,無論其新發現的成本或是增加儲量的總成本,都少於10美元,比起當前的18美元來說基本上少50%,而且從1981年到1984年的走勢中看,其成本是下降的,據此可以推知目前成本也大體上如此。事實上,目前世界找油成本也是與此相吻合的。如英國石油公司認為,如果18美元的價格能維持到1987年年中,它將增加勘探和開發支出,該公司的勘探和生產經理巴茲爾·伯特萊爾認為:“我們並不指望18美元,我們仍有一個經過慎重考慮的計劃,在15美元所有這些都是可行的。”在世界上大多數地區18美元在一桶的油價對石油勘探和開發都是可行的,在這些地區中英國石油公司認為即使在15美元的水平上,北海、埃及、印度尼西亞、南美和西非都有很好的潛力[9]。在世界上可能只有美國的勘探成本目前比1984年有所提高,而在21美元左右[10],但美國自有它的對策,美國國會目前正在討論提高石油進口關稅5-10美元,而且美國能源部1987年3月17日的報告中也有此打算[11]。如果此種政策通過的話,目前世界石油價格將對美國的勘探活動不產生任何影響。同時,殼牌公司也認為,在10-15美元的油價範圍內,它的工程專案都有經濟效益[12]。以上所舉例子說明,在18美元油價範圍內,世界石油的勘探和開發活動不會受到損害,而且能照常進行下去。

那麼,在世界範圍內是否仍有油可找呢?從地質學的角度來說,世界已知可含油的盆地有600個,真正勘探過的盆地只有400個,而在這其中已經進行商業生產的只有160個,240個尚未進行商業生產,而餘下的200個基本上未進行過勘探。根據目前160個正在生產的盆地和240個未進行生產盆地的經驗估計,這200個未進行過勘探的盆地可能含原油2940億桶[13]。這說明,目前勘探活動只要繼續下去,後備石油儲量會得到發現,未來不會存在無油可生產的情況。

18美元對當前的石油生產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請看錶四,該表是德克薩斯東部公司在1986年12月份對世界各地日產5600萬桶的生產成本的分析。從表中可以看出,就18美元的價格水平來說,1986年12月份世界日產5600萬桶的生產能力中,僅日產200萬桶的生產能力處於18美元左右,其餘的都小於18美元,而其產量中僅日產100萬桶在18美元左右。這說明18美元一桶的價格水平基本上對世界石油生產能力和產量不會產生任何影響,世界石油生產將以過去的速度和超過過去的速度正常進行。

事實上持這種看法的並不止這一家。馬薩諸塞資料公司的資深副主席斯坦芬·斯密恩認為,10美元並不是一個自然停止點,價格接近5美元將對生產者產生“致命的”影響,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日產將減少700-800萬桶,但油價一旦恢復到15美元,他們又將恢復生產。而世界著名石油經濟學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阿德爾曼認為,“即使在最高成本地區,一個非常低的價格也不會關閉石油生產”,油價長期處於10美元之下可能減少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產量,但是價格在4美元僅能減少產量的20%。在2美元將使北海產量減少一半,大部分油田在8美元將正常生產,4美元才能使美國的產量減少一半。他發現,阿拉斯加北坡兩個主要生產者的每桶全部“現值”成本為4美元和5.35美元[14]。英國能源部的材料也證明了這一點。據估計在1986年5月匯率的基礎上,北海較老油田的生產成本為9美元,而從1980年投產後的生產成本接近於15美元,1986年5月左右準備開發的部分成本也不超過21美元[15]。所有以上材料說明,在18美元的價格水平下,世界石油生產是不會受到損害的。

從上面所引材料,我們可得出在18美元油價水平上不會使石油勘探活動停止,不會使石油產量下降,那麼,18美元會使消費大幅度上升嗎?要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明白自進入80年代以來世界石油消費量下降的原因。據1985年10月號的日本《能源經濟》的一篇報告估計,1979-1984年間的發達國家的石油消費的減少的量中,來自節能的佔36.5%,來自能源更替的佔35.1%,合計佔71.6%,因而可以說節能和能源更替是發達國家石油消費量減少的主要因素。其他的研究也持同樣的觀點。據美國的一項估計認為,是電力而不是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石油產量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最嚴酷的競爭者,自1972年以來來自核能、煤和水力的電力取代了每天1200萬桶的潛在的石油需求,而使在過去14年中非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的能源供應每天增加的2300萬桶的石油當量中,西方消費國不需要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石油而能滿足每天14萬桶的新的能源需求。此項估計認為,總的來說產生於核能、煤和水力的電力佔新供應的能源的54%,而節能則減少了潛在的1990萬桶石油的需求。該項估計認為,從煤向石油的轉換,油價必須在每桶11-12美元之間[16]。而另一項估計也認為,15美元是一個臨界點,因為在這一點中,燃料油將不能再和煤及天然氣爭奪市場[17]。在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美國,據美國能源部1987年3月份的一項估計認為,在1985年美國使用的能源少於1973年,但卻獲得了可觀的經濟增長,在過去的十年裡,大部分的節能成果來自於能源使用技術的改進和資本的轉移,而在目前較低的能源價格水平上這些改變不會逆轉,還可能繼續下去[18]。同樣,據美國一家大型公司的計算,通過不同途徑生產和替代一桶石油當量的成本,節能為10-20美元[19]。事實上早在1982年,左德伊爾輪胎和橡膠公司的經濟和長期計劃主任羅伯特·弗·朗菲萊特就說過:“並不是每桶35美元的石油價格使我們對節能發生興趣,20美元就足以引起我們的興趣了”[20]。而現在已是1987年了。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18美元價格水平上,西方國家的節能和能源更替不會受到損害,而且仍存在著繼續深入進行下去的刺激,這說明在未來的年代裡,過去因節能和能源替代而造成的石油消費量的減少不但不會逆轉,而且還會使石油消費量繼續減少下去。

我們知道,正是由於這種節能,替代能源的使用,使發達國家的石油消費大幅度下降,從而導致了經濟增長與石油消費同步增長關係在進入八十年代後就不存在了。有人根據過去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驗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即:當某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在3-4%時,該國當年的石油消費量就會低於或等於前一年[21]。綜合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說,如果2000年內世界經濟增長率在3-4%時,在當前18美元的價格水平上,世界石油消費,就發達國家來說不會迅速增加,而且仍存在下降的可能,最多隻會保持或在目前消費水平略有增加,不會出現表二中所反映的情況。而據美國《幸福》雜誌1987年2月2日號估計,到2000年,美國的實際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率平均僅為2.6%。另據不同型別國家1980-2000年的預測數字計算,1980-2000年間,世界經濟的年均增長率最高為3.5%,也可能只有2.5-3.0%[22]。所有這一切說明,在2000年內發達國家的石油消費不會出現表二中所估計的數字。

如果我們全面考慮2000年世界石油需求問題,有一個問題必須提及,即在2000年內發展中國家的石油消費問題。根據英國石油公司的統計材料,發展中世界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費量中所佔的比重從1965年的9.2%上升到1983年的14.4%[23],特別是在第二次石油危機之後,發展中國家的一次能源消費從1979年的8.49億噸石油當量增加到1982年的10億噸石油當量[24]。這說明,就總的能源消費水平來說,發展中國家在進入八十年代後仍在增加。但是考慮到石油消費則又是另一回事了,1980年到1982年間,發展中國家的原油進口減少了3.5%,僅石油製品的進口增加了1.8%[25],這說明石油進口和能源消費情況中,發展中國家是逆行的,逆行的原因在於發展中國家“發展”的特點,由於“發展”這一特點,它們不存在發達國家的能源轉換和節能問題,而是直接使用其他能源和採用新技術,據此我們可以推測在2000年內發展中國家的石油消費是否還會下降是不敢肯定的,但不會大幅度上升,至多是略有增加。

以上我們就目前18美元的油價對未來的世界範圍的勘探、生產、消費的影響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得到的結論是:在當前18美元的價格水平上,未來世界,即2000年內,世界石油的供應仍將繼續增加,石油消費仍有下降之可能,不會迅速增加,最多隻是維持目前水平或略有增加。總的來說,表二中的情況皆不會產生。

經過上面一、二部分的分析,我們可以看一下油價的走向了。

我們在第一部分分析時談到,經過1986年油價大跌後,西方石油儲備不但沒有減少,而且比往年略有增長,這說明這種石油儲備作為一種戰略手段,在2000年內西方將一直握在手中,由於這種戰略手段的存在,即使中東地區發生一次淹沒中東的突發性事件,也不會造成油價的暴漲,當前海灣形勢的惡化並沒有造成油價的向上波動,正好從一個側面證明了這一點。因而,在2000年之內,我們可以將同七十年代一樣的油價暴漲的可能性排除在外。當然,在1978-1980年第二次石油危機中石油儲備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但我們不能指望今後西方國家仍會犯同樣的錯誤。

排除了這一點以後,將第二部分分析而得出的結論歸納一下,我們可以發現,在2000年內,由於當前18美元的油價水平,供應將增加,需求最大限度不會發生太大的上升,這樣世界石油剩餘生產能力將從當前的水平再度加大,其結果將是世界石油價格將再次下跌。另據我們計算進入八十年代以來石油輸出國組織決議的有效期最大為21個月,最小為10個月。據此,我們認為,在1990年左右,絕對不會超過1995年,世界石油價格將再次下降。

對於在1990年左右世界石油價格下降的幅度如何,油價下降後將維持在什麼水平,我們無法斷定。但不管在2000年內世界石油價格下降的幅度多少,以下幾點是可能的:(1)只要在1990年左右降價後的價格水平在15美元左右,從1990-2000年間的油價將可能維持在這個水平;(2)如果降價後的油價在15-10美元之間,那麼從1990-2000年的油價將可能在這個水平上略有上升,但到2000個時油價決不會超過18美元;(3)如果1990年左右油價下降後的水平低於10美元,那麼在1990-2000年間油價將出現很高的反彈現象,也許短期超過18美元,但長期卻不會超過18美元。

以上的結論是我們根據當前18美元的油價對2000年的供、需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出基本估計後得出的,這說明了當前18美元的油價對石油輸出國組織來說並不是一個具有長期戰略價值的價格水平,如果當前的油價是15美元,或者說是低於15美元而不是18美元的話,那麼2000年的世界石油形勢將發生與我們所估計的完全相反的變化,與表二的結論將吻合,但只可惜當前的油價水平是18美元,因為“油價高於15美元將有效地抑制需求增長和刺激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生產,使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生產遭到雙重打擊”[26]。

石油輸出國組織某些成員國也許意識到了這一點。據報道,1987年4月2日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大臣納澤爾訪美時對美國參議員大衛·貝恩說,他的國家有義務到1987年11、12月份將油價穩定在20美元。他在得克薩斯對美國石油界說,他估計到1988年石油價格將處於20-22美元之間[27]。但是,就在他說此話不久,一貫堅決支援沙烏地阿拉伯石油政策的科威特卻站出來反對,科威特石油大臣4月14日在科威特大學說:“除非我們確信需求積極增長,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量減少了,否則我們目前不應冒將價格提到高於18美元的水平的風險。”他警告說,目前提高價格,就需求而論,從長遠的利益看將起負作用,它將有損於需求的潛在增長,最後迫使生產者不得不再次降低價格[28]。我們可以這樣說,由於沙烏地阿拉伯具有別人所沒有的浮動生產能力,它也許有能耐去提高油價,但其結果將肯定是沙烏地阿拉伯本身重演1985年年中的行動,它不得不再次承擔又一次油價大跌的責任。

當然,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在1986年的油價大跌中,價格最低點跌到9美元以下,而如以34度中東輕油為例,年平均價格為13.79美元[29],這些都小於15美元這一價格水平,由於1986年出現這種情況,1986年和1987年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的石油產量和世界石油消費肯定會出現下降和增長的現象,而目前也確似如此,這種現象的出現將使對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依賴加大,造成暫時的使石油輸出國組織穩定價格或提高價格及提高份額的可能。不過我們確信,如果目前18美元的價格水平維持時間越長,或是提高價格的時間來得越快,價格提得越高,那麼我們前面所預測的結果實現的時間就來得越快。

以上我們就18美元的價格水平,預測了2000年的油價走向。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有一個過去歲月裡對石油消費和石油供應起過巨大作用的因素未加以考慮,這就是科學技術問題。在未來十五年裡科學技術革命將給石油的勘探、開發、生產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據1986年10月份在達拉斯召開的一次會議上,由其副主任約因·費魏來公佈的法國石油研究所的一份研究詳細地估計了可能的走勢。表五具體反映了這種估計。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就其當前平均成本來說,也是與我們前面引用的資料基本一致的,而其未來的可能成本卻大大低於15美元以下,最大也只是接近15美元,這說明在2000年世界石油的生產成本與目前相比將有大幅度的下降。

持以上觀點的並不是法國石油研究所一家。據報導,在挪威,一種在水深超過1000米以下找油的新技術在下一年可能投入使用,而且在即使13美元的價格下也能取得10%到15%的利潤率[30]。

此外,有一點我們應該考慮,就是當前世界範圍迅速發展的超導體研究,將肯定會反映到未來的石油形勢中來。所謂超導材料,簡單地說就是電阻極少的材料,如果聯絡到能源的使用上,因為超導材料將大大減少能源使用及傳輸過程中的耗損,這樣使用超導材料將使能源的使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在這方面它是目前所使用的材料無法比擬的,而且我們目前的節約能源不過就是為了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因而超導材料的使用結果將是能源消費量大幅度下降,反映到石油方面將是石油消費量的大幅度下降,這將給石油價格帶來巨大的向下壓力。這裡我們所談的僅是超導材料可能應用的一個方面,就能源領域來說其作用遠不止這一點。當然,超導體的實際使用也許需要時間,但人類科技成果將最終投入實際應用,為人類造福。這是歷史的必然。

因而,如果考慮到從目前到2000年的科技進步,不但可以確信我們以上對油價在2000年前後的估計,而且我們以上的估計還將向下修正。

以上是我們對2000年石油價格走勢的估計,這一段時間可看成是中短期吧。那麼,長期油價的走勢如何呢?

先請看這樣一個例子,英國人斯坦利·傑文斯於1865年曾經預言:英國工業將由於缺煤而停產,並且看來沒有理由指望能夠補救工業主要動力的不足,當然也就不可能維持以往的發展速度[31]。除了馬爾薩斯的“世界末日論”之外,在能源問題中的“枯竭論”可能首發於此。1865年離現在已有122年了,英國經濟不但獲得了迅速的發展,而且煤炭工業本身技術進步而使煤炭使用效益大為提高外,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在1972年英國的能源消費結構發生了變化,由煤為主轉為以石油為主,因此而使過去大量用煤的工業轉為用石油,大量的煤炭被節省下來了。

從這件事中,我們似乎可以得到某種啟發,即:我們使用石油的目的是用來發電,開動汽車、飛機和取暖,也就是說我們是從石油中取得我們想得到的某種效用,我們不是為了用石油而用石油,只要我們能取得同樣的效用,而且經濟上可行,我們就可以不用石油,而用其他形式的能源。

明白了這一點以後,我們就可以談石油價格的長期趨勢了。石油主要用於兩個方面:一是用作能源,二是用作化工原料。目前如此,而且未來也將是如此,且可能未來石油在能源使用中的地位將逐漸下降,用作化工原料將成為石油的主要用處。不論未來用作什麼,從目前來看,可能取得與石油同樣效用的是由煤、焦油砂、頁油巖提取的合成石油。

今天,用煤合成石油的工廠可能僅在南非,該廠1955年就開工,年產24萬噸[32]。而且還有其他的工廠正在建設。事實上,這種由煤合成石油的技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就已大規模使用過。據美國一家公司估計,由煤煉油的成本為每桶50-70美元[33]。

就在1859年德雷克在賓夕法尼亞發現石油時,50家以上公司已在美國和加拿大從頁油巖中生產石油了,據統計從1875年到1960年,大約有2.5億桶能源當量的石油是從歐洲的頁油巖中生產出來的[34]。而在1978年,日產頁油巖超過150萬桶就可盈利了,而當時的油價為18美元;即使按最保守的估計,當石油銷售價格超過12美元時,日產200萬桶頁油巖在經濟上就長期可行了[35]。

從焦油砂中生產石油的歷史比較短,商業上的生產期是從1967年開始的。1979年加拿大合成石油公司從焦油砂中提取石油日產為10萬桶[36]。而1987年初,英國石油公司加拿大公司和國有的英加公司準備將日產超過2萬桶的焦油砂投入生產,而當時的油價不過才18美元[37]。

除了煤炭以外,現在世界上已知的三個最大的頁油巖、焦油砂儲地--美國的綠河沿頁油巖、加拿大的阿斯貝萊克的焦油砂和委內瑞拉的科奧裡諾科的重油--的儲量為4萬億桶,是預計世界最終石油產量的兩倍[38]。

從上面的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出,一旦石油價格長期超過由頁油巖、焦油砂生產石油的經濟上可行成本18美元,一旦頁油巖、焦油砂生產石油大規模投入生產,石油將面臨著被徹底替代的危險,這就是說從目前來看石油的長期價格不應超過的界限為18美元,反過來說就是18美元是長期石油價格的臨界點。

因為一旦石油價格長期超過這個臨界點,僅由頁油巖、焦油砂中生產出來的石油將完全取代石油,那時世界上的石油將成為像砂子一樣的無用之物。

事實上,未來世界的石油將像當前世界上砂子一樣多,石油危機將成為歷史名詞,因為“我倒是相信,最大的可能是憑藉現有的知識和將要增長的知識,我們和我們的後代能夠獲得所需要和可望得到的原材料,其價格相對於其他物品的價格和我們總收入的價格比過去任何時候都低。總之,我們富有的人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聖誕老人的天然樂園。過去如此,因而將來大概也是如此”[39]。

(一九八七年六月成稿。)

[1] Petroleum Intelligence Weekly, Dec.29,1986.

[2] (瑞典)博·墨恩貝克:《石油與安全》,商務印書館1976年版,p210。

[3] 丹克沃特·拉斯托,約翰·馬格諾:《石油輸出國組織》,中國財經出版社1980年版,p17。

[4] (英)保·海·弗蘭克爾:《石油綱要》,1946的倫敦版,p77。

[5] Joseph P. Riva, Jr.: World Petroleum Resources and Reserves, Westview Press, 1983. p131-132, p132-133.

[6] PIW, Sept.8,1986.

[7] PIW, Feb.23,1987.

[8] PIW, Special Supplement March 23,1987.

[9] PIW, Feb.2,1987.

[10] PIW, Feb.2,1987.

[11] Middle East Economic Survey, 20 April,1987.

[12] PIW, June 30,1986.

[13] World Petroleum Resources and Reserves, p335-336.

[14] PIW, May 5,1986.

[15] PIW, May 5,1986.

[16] PIW, April 17,1986.

[17] PIW, Oct.27,1986.

[18] PIW, March 23,1987.

[19] 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科技情報研究所:《石油化工動態》,1986年3月20日號。

[20] 石油價格下降對世界經濟、石油輸出國組織和石油業的影響,(美)《商業週刊》1982年3月22日號。

[21] 《石油化工動態》,1986年3月20日號。

[22] 凌星光、林克:2000年世界能源形勢和石油價格趨勢,《油價中長期趨勢研討會論文集》,石油工業部科技情報研究所1986年12月。

[23] (日)東博暉:發展中國家能源需求(上),(日)《貿易振興會資訊》,1985年7月號。

[24] 同上。

[25] (日)東博暉:發展中國家能源需求(下),(日)《海外市場》,1985年7月號。

[26] PIW, Oct.27,1986.

[27] MEES, 13 April,1987.

[28] MEES, 20 April,1987.

[29] 筆者據PIW, March 30,1987算出。

[30] PIW, March 23,1987.

[31] (美)朱利安·林肯·西蒙:《沒有極限的增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p60。

[32] Perspectives on Energy -- Issues, Ideas, and Environmental Dilemmas, edited by Lon C. Ruedisili, Morris W. Firebaug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 p206.

[33] 《石油化工動態》,1986年3月20日號。

[34] Perspectives on Energy, p240.

[35] 《沒有極限的增長》,p105。

[36] Perspectives on Energy, p243.

[37] PIW, Feb.2,1987.

[38] Perspectives on Energy, p247.

[39] 《沒有極限的增長》,p34。

(本文發表於《世界石油問題》,1987年第2期。)

(說明:這是1986-1993年間我公開發表的30篇文章中的第2篇,當時是在雲南大學西南亞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這篇文章是我碩士學位論文的核心內容。)

免責宣告:本人撰寫和發表的文章,僅是個人研究心得,不代表任何組織和單位,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不光養豬,還要育人:網易有道遞交招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