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明星創業者的悲哀在於,在未爆出危機之前,往往都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但是,一旦爆出危機,往往就是人去樓空的悲愴。

只有到了最後一刻,才會徹底揭下傷疤!

11月20日,生鮮電商呆蘿蔔爆出陷入經營危機後,現在近兩週時間過去,資金鍊問題不僅沒能夠解決,反而進一步爆出“員工欠薪”、“大量卡車被工廠追回”等負面訊息。

而且,事情還在繼續發酵。

01

8個月燒光18億元!

可能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沒有聽過呆蘿蔔這家生鮮電商?

因為,這是一家崛起於2019年初的生鮮電商公司。同時,也極有可能在2019年底,徹底劃上終章!

那麼為何,呆蘿蔔會受到輿論的巨大關注呢?

原因在於,這是一家明星企業,並且受到了資本的強力追捧。2018年8月,呆蘿蔔獲得了數千萬美元的融資;今年6月,呆蘿蔔再次獲得了高瓴資本和晨興資本累計6.34億的投資。

毫無疑問,無論是融資金額還是背後的投資方,都是無數創業者夢寐以求的“成功”!

時間回溯到今年9月。

根據呆蘿蔔提供的資料,截止到今年9月,呆蘿蔔已經進駐到安徽、江蘇、河南、湖北等19個城市,門店數量超過了1000家,月訂單超過了1000萬。

這就意味著,呆蘿蔔每個月的GMV至少超過1億元!

不僅如此,在APP開啟率和次月使用者留存率的資料顯示上,呆蘿蔔都超越了包括盒馬鮮生、每日優鮮在內的明星企業。而且,根據呆蘿蔔創始人李陽的介紹,“未來呆蘿蔔將成為一家科技零售公司。”

但誰也沒想到的是,風光過後便轟然倒塌!

在過去半年裡,按照融資額和每月GMV計算,呆蘿蔔的資金流應該高達15億元。如果再加上各種拖欠款,那麼呆蘿蔔至少燒掉了18億元。

可以說是徹底失控。

2

員工欠薪、社保斷繳、分公司關閉

呆蘿蔔上演“苦情戲”

“由於經營不善導致資金緊張,公司日常經營受到重大影響。對此,我們對大家報以最誠摯的歉意。”

一副“文鄒鄒”的口吻。

隨後,或許是遭到了輿論的猛烈攻擊,又或許是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呆蘿蔔打出了情懷牌。

11月23日,呆蘿蔔再次釋出公告,稱“呆蘿蔔是一個負責人的企業,我們正在積極籌措資金,並將盡最大努力妥善處理當前出現的各類問題”;11月24日,呆蘿蔔釋出了一條“眾志成城,保衛蘿蔔”的推文,並且讓員工、合夥夥伴、消費者三方進行了表態。

員工:“人在店就沒關,企業就沒倒”;供應商:願與呆蘿蔔齊心協力共渡難關,供應鏈正在逐步恢復;消費者:力挺蘿蔔,繼續營業。

有意思的是,推文中還提到這樣一個“有趣”的內容,呆蘿蔔客戶團隊回覆辦公重新上線後,“在一個小時內,來自全國消費者的關心、問候和支援,讓我們這個寒冷的觸動充滿了溫暖。”

好不熱鬧的一出“苦情戲”!

03

“生鮮賽道難”只是表象,關鍵敗在經營

根據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的滲透率僅3%,儘管被視為“高頻需求+低滲透”的藍海市場,但是卻又是企業的“墳場”。

原因並不難理解。

一方面,是普通蔬菜的低毛利;另一方面,是保鮮期短、易損耗、品控難的老大難。更重要的是,由於消費者習慣處在培育階段,只能通過燒錢買市場份額。

正因為如此,才會有“88%虧損,4%持平,只有1%盈利”這樣一種說法!

但在我看來,“生鮮賽道難”確實不假,但是讓呆蘿蔔迅速走向隕落的真正原因,還是歸咎於企業本身。

從高瓴資本的角度說,如果不能參與B輪投資,那麼意味著無力進一步拓展市場,前期投資將前功盡棄。但即便如此,高瓴資本都毅然決然選擇放棄。可想而知,高瓴資本看到的究竟是一本怎樣的賬目。

那麼,為什麼會如此呢?

說到底,是因為經營的混亂!

比如,在用人選人上,創始人的七大姑八大姨全部都混了進來;比如,採購部缺乏一套成熟的管理體制,不僅造成滯銷品堆積、損耗嚴重,而且賬目也特別混亂;再比如,在運營的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監守自盜、虛報損耗的現象。

也就是說,除了高昂的市場費用之外,高昂的管理費用也成為了壓垮呆蘿蔔的重要原因。

04

結語

誰也不會否認,生鮮電商是一塊肥沃的蛋糕。但是,這塊蛋糕卻不好消化。

可以預見的是,當高瓴資本拒絕參與新一輪融資時,基本上意味著這家靠著“燒錢”迅速崛起的生鮮電商平臺,就此徹底涼涼了。

更何況,即便一時解決了資金難題,可是企業管理呢?

創業者的格局和實力,就已經決定了這個企業的宿命。畢竟,資本只是助推劑,如果公司本身不可救藥,即便是再多的資金也無濟無事。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最後的告別?"下一個拼多多"終究還是倒下了!已盡力但未盡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