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11月6日,王思聰被北京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約1.5億。

這意味著思聰必須在規定的繳納期內還清欠款,不然就會被定為失信人員,俗稱“老賴”。

早在09年,王健林對外聲稱要拿5億人民幣給思聰成立北京普思投資練手後,思聰的商業版圖在電競、文娛等產業不斷擴增,身價曾一路飆到60億,被外界稱為“投資天才”。

可不久前公司就被上海人民法院凍結,具體金額不詳,到目前負債1.5個億,王思聰這一年的商業版圖接連遭受重創。

其實,這一系列事件的苗頭早在今年的3月8日,由王思聰一手締造的熊貓直播宣佈破產時,就有了端倪。

作為僅次於鬥魚、虎牙的直播平臺,熊貓直播曾經輝煌無數,但還是遺憾地退出了歷史舞臺。

諷刺的是,據說熊貓距離破產清算時,日活仍然百萬上下,流水千萬左右。然而深入了解過它的人都知道,這是不可避免的最終結局。

別的平臺都全力廝殺比拼時,只有熊貓直播佛繫到底。

從管理層到員工,內部不思進取,遇到困難也熟視無睹,都以為只要背靠“王校長”這響噹噹的名號,就可以不斷融資,克服難關,根本不急。

別的平臺的主播很多都是全天播,靠著實打實的流量賺錢。

而熊貓的主播每天直播四五個小時,即使人氣掉了也不會放在心上。到月底了再瘋狂刷量補時長,然後就能領上全額薪水。

在虛假繁榮的資料背後,一步步把熊貓直播逼向深淵。

當鬥魚和虎牙的市場滲透率從年前的600萬和400萬到年底雙雙突破700萬的時候,熊貓卻從272萬縮水到230萬。

有時候,市場就是這樣,不進則退。

王思聰也曾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說過:“我不算成功,只是起點比一般人高很多”。

他也用事實證明,一個人起點再高,呆在故步自封的舒適區裡,只會慢慢廢掉。

就算是思聰也逃不過這個定律。

這個世界沒有永遠的贏家,只有永恆的努力。

你的舒適區,正在殺死你!

舒適區會讓人“一敗塗地”

羅振宇有句話很形象,你喜歡歲月靜好,其實現實是大江奔流。

在這大江奔流中,你如果渾渾噩噩,把混日子當成是歲月靜好,等待你的絕不僅僅只是落後。

去年年初,唐山某收費站取締,一批工作人員因此失業。

為此,這些人圍住了領導要說法。

其中一位大姐哭訴,“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

隔著螢幕都覺得悲哀,這種悲哀不是她失業,而是她才36歲,就失去了面對人生的勇氣。

而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同事的一位表叔,是80年代末為數不多的大學生,畢業時他進了國有紡織廠。

那時紡織還是壟斷行業,旱澇保收,福利待遇很好,上班就是一張報紙一杯茶。

再後來,他跟著“老油條”們一起翹班、喝酒打牌。

好景沒幾年,市場放開,民營企業湧入,“安逸”的國企很快破產,表叔也失了業。

才三十出頭的他,嘗試做過計程車司機,也幹過搬運工,但哪一行也幹不長,最後所幸閒了下來,僅靠著每月一點失業金度日。

不去工作的表叔,反倒更迷戀喝酒打牌了,直到今年,快50歲了,依舊如此。

日子越過越糟,兩個孩子都因為家窮早早輟學,親戚朋友一提起他就搖頭。

心理學上這個詞,叫“花盆效應”,指的是人如果在舒適的“花盆”中待久了,就會不思進取、安於現狀。

年輕時貪圖安逸,容易形成慣性思維。

此後,如果困難來襲,他們往往不是絕境反擊,相反會因為害怕,選擇用更低階的舒適,和短暫快感來麻痺自己。

到最後,輸的徹徹底底。

舒適區並不是一成不變

這份作息時間表上安排的學習時間,是從早上6點40分到晚上11點50分。

即使是大年三十、初一、初二,拜年之餘還見縫插針地安排了學習。

而作息時間表的題是:“不是成功來得不夠快,而是對自己不夠狠”。

這位高中生家境困難,父母都是外來務工人員,根本無暇顧及他的學習和生活。

他深知:人生沒有寒暑假,沒傘的孩子必須非常努力,才能讓將來的生活不再那麼費力。

對於大佬們來說,他們享受這種精確的作息時間表,喜歡高度自律下高效學習生活的感覺。

看了他們全力以赴的樣子,我才知道:

別動不動用沒天賦當做藉口,你的努力程度根本還輪不到拼天賦,原來我們多數人差的還遠。

反而觀之,每年都有不少學子熬過了高考,終於考上211,985等名校,卻開始放縱自我,沉迷遊戲,不再去日益增進,結果就導致一路掛科,甚至被退學的比比皆是,明明大好前途,都被毀了。

真正優秀的人從不因為自己已經足夠優秀,就止步不前。

精彩從學會走出舒適而創造

是的,和我們一直喝的雞湯不同,真正的現實是反過來的:

越是優秀的人越努力;

越有智慧的人越謙遜;

越是富有的人越勤奮。

喬布斯4點起床,庫克4:30起床,巴菲特6:45起床,扎克伯格連續幾天不睡是常事。

全球年薪最高的大佬,往往最忙的那群人,當普通人還在睡懶覺,人家已經開始了一上午的工作。

優秀的人,站在高處,能看到廣闊的世界,定更高的目標,獲得更多的樂趣。

進入舒適區往往很簡單,但意識到自己在舒適區並能跳出來的往往是少數人。

也許很多人會說,普通人走出舒適區?“我的生活沒有舒適區可逃離。”

蔡康永曾說過: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活在舒適區裡,你以為你只是錯過星星,其實不然,你還會錯過太陽和月亮。

前幾天,有一個做直銷的朋友打電話過來。

他很不好意思地回答,他直銷事業越做越差,現在已經找不到客戶。

曾經,剛畢業的他就勢要在深圳闖出一片天,無論做什麼,都充滿了衝勁,每一件事都使命必達,又由於出眾的口才和交際能力,得到周圍人的認可和老闆的賞識。

但是自從他的直銷做得還不錯時,他就再也沒有當時的激情了,便開始懈怠自己。客戶打電話過來購買產品,也只是應付過去,沒有了當初的熱情與親切。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大半年,後來,客戶越來越少了,他開始有了緊張感,而在想重整旗鼓之後,卻發現有些壞習慣已經很難改過來。

毫無意外,他成為了直銷難民之一,更讓他扎心的是,以前混得比他差的夥伴,通過不斷地學習、創新和開發新使用者,慢慢地超越他了。

“我以為我在混日子,卻沒想到是日子在混我。”

說完這句話,他掛上了電話。

舒適區指的並不是你已經不愁溫飽還讓你去當個富豪;

也不是有一份早上看報喝茶,下午談笑風生的工作鼓勵去辭職創業;

舒適區的真正意義是在每個細節中不斷精進。

這樣在人生到達某個階段,才能看到新的風景。

人的惰性真的很強,一旦進入一個領域學會了適應,都會遇到一個瓶頸。

而舒適區往往就在這時出現,強者會想辦法突破,而大多數人就在這止步不前了。

“真正的人生始於你走出舒適區。”美國作家尼爾·唐納·沃許如是說。

做直銷也一樣,要不斷去學習,勇於創新,拼搏,走出“殺死你”的舒適區,不然永遠只能是“井底之蛙”。

學會走出舒適區,就是勇於面對自己的恐懼,去接受更多不同的刺激,你會發現不一樣的風景,你會遇見更加強大的自己。

你所貪圖的舒適,都在慢慢毀掉你。

走出舒適區需要相當大的勇氣,加油吧!勇敢地邁出那一步,你就會發現,這個世界,還有很多驚喜等待著你...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爆倉、資金鍊斷裂...2200億市值、41家民營老闆"出局", 國資接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