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0日,統計局公佈11月份通脹資料。11月CPI同比漲4.5%,其中食品中,畜肉類價格上漲74.5%,影響CPI上漲約3.27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110.2%,影響CPI上漲約2.64個百分點;蛋類價格上漲10.1%,影響CPI上漲約0.06個百分點;鮮菜價格上漲3.9%,影響CPI上漲約0.09個百分點。
但是與此同時,11月PPI同比下降1.4%,預期降1.5%,前值降1.6%。
我們終於迎來了結構性通脹時代。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貨幣主義大師米爾頓·弗裡德曼說:通貨膨脹在何時何地都是一種貨幣現象,那麼,我們這次的通脹是貨幣現象嗎?
我們來看一下中國M2的情況: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M2近年來一直處於穩步和下行通道當中,所以,如果說中國的通脹是因為貨幣超發,顯得有些證據不足,而且最重要的是,工業企業出廠價格指數PPI近年來一直是負值。換句話說,本次通脹是中國三十年改革開放從未有過的現象,就是結構性通脹。
因為,中國曆年的通脹,情況都是十分相似的,就是需求拉動型通脹,由於經濟的高速發展,實體經濟的總需求大於總供給,導致PPI先起來,然後帶動CPI大漲,從而進一步導致全面通脹。
這一次不一樣了,這次的通脹呈現兩極分化,以居民生活類的豬肉雞蛋蔬菜為代表的CPI同比大漲,但是工業品的PPI一直起不來,所以這次通脹是供給收縮引起的,並不是需求拉動的。所以,我們看到儘管通脹預期很高,央行還是非常清楚的知道經濟的問題所在,並沒有太把這次結構性通脹考慮太多,連續調低一年期MLF利率和7天公開市場操作利率,這種逆勢降息,說明通脹的情況,完全可控,當然同時也說明央行更多的是考慮逆週期調節,維持正常的經濟增長。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實際上,這與近三年的供給側改革有很大的關係。
眾所周知,2015年的中國,面臨著最糟糕的經濟形勢,在這種背景下,供給側改革應運而生。其主要思路是,扼住產能過剩行業的供給,在需求不變的情況下,化解產能過剩問題,解決庫存問題。
但是這樣也有一個弊端,就是供給失調後,會導致產品價格大漲,而且,很多小規模的生產企業因為承受不起成本,最終被淘汰出清。
16年開始,小煤窯小鋼廠陸續退出歷史舞臺,所以我們看到,彼時的煤炭鋼鐵為代表的上游價格大漲,使得當時的PPI資料漲的非常高。
但是有一點,去年的高價格會變成今年的高基數。比如,當基準價格是100元時,漲10元錢,就是同比漲10%,但是當基準價格是1000時,就算漲20元,也只是同比漲2%。
工業品的高基數問題,使得現在的PPI一直在負區間執行,同樣的道理,適用於現在和將來的CPI。
由於供給側改革,很多小養殖戶和小規模養殖廠被淘汰出清,豬肉的供給本來就很成問題,再加上非洲豬瘟影響,使得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很大的豬肉供給缺口。
由於中國人對豬肉的消費是相對固定的,短期快速的供需缺口使得豬肉價格大漲,當豬肉價格大漲的時刻,替代品牛肉羊肉雞蛋等生活品價格也會大漲,最終出現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局面。
那麼,通脹的問題嚴重嗎?
並不嚴重。
有兩個原因:
一是這次通脹很明顯是豬通脹,是供給不足引起的,政府現在正在千方百計的增加豬肉供給,供給的增加,最終會導致豬肉價格的回落;
第二和PPI一樣,今天的高價格會成為明天的高基數,高基數會使得明後年的CPI快速回落,不排除CPI轉負的可能性。
所以,我們這次的通脹並不是貨幣現象,而是供需缺口導致,隨著豬肉供應的恢復,CPI會回落到正常水平。
但是短期內由於面臨春節這一傳統的豬肉需求高峰,豬肉價格仍然在上漲的通道當中,所以,今年12月和明年1月的CPI仍然可能會創下近年新高。
不過從12月10日CPI公佈後市場的反應看,市場已經對此次高CPI充分預期,國債期貨小幅下降後重新上漲。
所以,儘管現在通脹洶湧,但是並不可怕,2020年通脹應該有序回落。
-
1 #
-
2 #
4.5%完全負利率,你的財富已經不屬於你自己了
-
3 #
M2不是下行通道,而是增速下行
-
4 #
食品通貨膨脹是危害大!
-
5 #
作者比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都
通貨膨脹如此,存款利率是不是應該開展保值業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