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二公佈,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4.5%,為2012年1月以來最高(當時亦為4.5%)

資料並顯示,11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1.4%;11月CPI環比上漲0.4%,高於路透調查預估中值0.1%;PPI環比下降0.1%;11月CPI中的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9.1%,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

11月詳細資料:

--CPI同比上漲4.5%(路透調查中值為上漲4.2%)

--PPI同比下降1.4%(路透調查中值為下降1.5%)

--CPI環比上漲0.4%(路透調查中值為上漲0.1%),PPI環比下降0.1%

--CPI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9.1%,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

--長江證券巨集觀分析師 趙偉:

豬價上漲,除帶動食品漲價外,還可能通過推升生活成本,加大生產和服務價格上漲壓力,導致通脹形勢的不確定性上升。成本推升的通脹中樞抬升後較難回落,使得通脹在高位停留時間可能較長。中性情景下,CPI未來兩個月繼續抬升,春節前出現跳升,破5%的概率較大,甚至不排除破6%的可能;春節後CPI可能逐步回落,但仍要在4%附近停留兩個季度左右。

PPI同比降幅略收窄,與石油鏈和黑色冶煉漲價有關。未來一段時間,基數因素或對PPI同比讀數形成一定支援;但總需求承壓下,PPI通縮或延續。隨著地產投資的逐步回落,疊加全球景氣加速下滑,PPI或繼續處於負增長區間;實際利率中樞或仍保持高位,對經濟行為產生一定壓制。

通脹形勢的不確定性,尤其是,豬價上漲帶動的“外溢效應”,仍會影響市場預期。短期來看,債市或以震盪調整為主,主要影響因素包括通脹、部分經濟指標的“韌性”、年底前後資金面等。中期來看,巨集觀形勢,及“資產荒”背景下的再配置壓力、外資流入等因素,仍有利於債市。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階研究員 劉學智:

CPI同比漲幅擴大到4.5%這麼高的位置,主要原因還是豬肉價格上漲的影響很大,但非食品價格還是處於比較低的水平,反映出核心和通脹水平實際上並不高,所以當前CPI上漲主要還是結構性原因。我們看到11月以來豬肉價格環比上漲幅度已經有所緩解,隨著穩定豬肉市場供需方面的政策逐漸釋放出效應,將有助於控制未來豬肉價格漲幅。預計明年一季度之後,豬肉供需結構性問題將會得到改善,明年二季度隨著豬肉價格的回落CPI同比漲幅也會有明顯的收窄。

PPI方面,同比進一步下降一定程度上和翹尾因素的有所回升有關,綜合來看,負增長可能還會延續一段時間,明年中國的巨集觀政策還會以穩為主,穩基建的措施對改善需求會起到積極作用,有助於PPI的改善,預計明年上半年PPI可能還會有負增長,二季度後會逐漸回升。

貨幣政策方面,這麼高的CPI一定程度對貨幣政策可能有一定影響,但總體來看並不存在全面大幅度通脹的風險,不會對當前穩健略微偏向寬鬆調節的貨幣政策基調帶來明顯影響。

--西南證券巨集觀分析師 楊業偉、張偉:

統計局公佈資料顯示豬價、蔬菜價格上漲大幅推升通脹。11月CPI同比超預期回升,主要受蔬菜和豬肉價格上漲的拉動。從高頻資料來看,11月中下旬豬肉價格已經在回落,當前豬肉價格已經呈現出見頂勢頭。預計12月CPI將較11月小幅回落,明年1月春節錯位導致CPI達到頂點,之後CPI將回落,並且下半年將加速下行。豬價已呈見頂勢頭,無需過度擔憂豬價大幅推升通脹。

需求企穩疊加高基數效應褪去,PPI跌幅收窄。伴隨著需求的企穩疊加低基數,PPI將逐步回升至明年一季度。伴隨著逆週期政策維穩,基建投資將逐步回升,地產則保持韌性,需求企穩疊加基數下行,工業品價格將逐步走出通縮,預計明年初左右PPI同比將轉正。

豬價推升通脹已近尾聲,工業品價格將逐步走出通縮。隨著供給的釋放,豬肉價格已經呈現見頂的態勢,這意味著除春節因素可能短暫推升豬價之外,明年1月之後豬肉價格可能環比回落,CPI同比也將從1月見頂後下行。考慮到今年下半年豬肉價格大幅上行將推升明年同期豬肉權重以及帶來高基數效應,因而在豬肉項的拖累下明年下半年CPI同比增速將面臨更為明顯的下行。需求企穩疊加低基數,PPI將保持回升至明年一季度,工業品價格將逐步走出通縮。經濟逐步企穩,通脹還未見頂回落,因而債市短期將保持震盪。

--國信證券巨集觀固收分析師 董德志:

從高頻資料來看,12月首周豬肉等食品價格開始回升,但11月豬肉價格明顯回落帶來的月內翹尾因素一定程度上將拉低12月環比漲幅,若12月豬肉價格按季節性漲幅上漲,則12月食品價格環比或低於季節性水平。非食品方面,11月和12月油價連續上調,再考慮到食品價格上漲引發的通脹預期可能對非食品服務價格的發散影響,預計12月非食品環比或略高於季節性。由於去年12月CPI環比低於季節性約0.4個百分點,基數非常低,因此2019年12月CPI同比或繼續上行至4.7%左右。

11月PPI同比開始回升,環比有所回落。11月PPI同比為-1.4%,較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環比為-0.1%,較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11月製造業PMI回升至榮枯線以上,其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明顯回升,反映國內供需均在改善。價格方面,11月工業品價格高頻資料前兩旬持續下降,下旬開始明顯反彈,反映需求對價格的提振作用從下旬開始增強,預計12月PPI環比將回升至正值,由於去年基數很低,12月PPI同比或大幅回升至-0.5%左右。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王軍:

CPI受豬肉價格同比大幅上漲影響,在高位還將持續一個季度左右,PPI跌幅將繼續收斂,並有可能回正,對於這種非典型、結構性物價上漲,需要適當提高容忍度,貨幣政策可按兵不動,保持定力。

CPI環比已經開始出現明顯回落,後續再次大幅上漲的可能性降低,食品價格的上漲可能已是強弩之末,明年二季度後有望逐步回落。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 張永軍:

11月CPI持續上漲主要還是受豬肉價格帶動,並帶動其它肉類價格上漲,由於豬肉飼養供應有一定的生產週期,雖然目前肉價有回落態勢,但在供給短缺沒有完全解決前這一因素還會是推升CPI上漲的主因,估計全年CPI漲幅會在3%左右。

由於前期豬肉價格上漲過快,推升CPI同步大幅上漲,加之基數因素,導致CPI近幾個月持續走高,但從目前政府高度重視豬肉供應,這一結構性短缺持續時間估計不會太長。後續隨著豬肉供應的增加,這一結構性推升因素會慢慢消退。PPI則持續回落,與國際油價的回落有關,也顯示生產領域供需並不旺盛。

--上海證券首席巨集觀分析師 胡月曉:

CPI超出預期繼續上漲,作為主要價格上漲激發因素的豬肉,11月價格已回落,表明當期價格上漲主要是前期豬肉漲價引發的延伸漲價,豬肉漲價後各類食用品甚至服務價格也跟隨上漲,導致11月份價格再度反季節上漲。我認為,中國價格的高通脹具有典型的結構性特徵,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脹率仍然保持穩定偏低態勢,表明價格上漲並非需求引起。中國價格指標體系中缺少核心通脹率指標,對市場預期和政策指引的不利作用越來越明顯,預計中國將很快推出核心通脹率指標。

鑑於核心通脹低迷局面,貨幣政策仍將保持中性偏鬆局面,貨幣政策未來“雙降”的趨勢仍然不變,維持未來6-12月再度降準、降息(同時或單獨)的預測不變。

- END -

投資環境日益複雜,如何在複雜的環境中看到未來的機會,提前佈局實現財富增長?

我們需要獲得更多一手資訊,了解更多趨勢走向,分享更多深度剖析,才能做出最嚴謹,正確的判斷。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2020年贛江新區將有大動作!將投資466.17億元建13個重大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