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GDP總量的大小是目前全球認可的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指標,但GDP指標也只能代表一個國家的生產總值,綜合考慮各方面,除去能耗、不動產等,剩下的、能拿得出手的流動資金又剩下了多少。
此時,就需要“國民儲蓄率”這項指標來衡量一個國家的富裕程度,計算方法:全部儲蓄(包括私人儲蓄和公關儲蓄)/國內淨產值。
自2009年以來,中國儲蓄率高達50%,排名世界第一,人均儲蓄超過一萬元,儲蓄總量為5萬億美元,而美國和日本的儲蓄量分別只有3萬億美元和1萬億美元,也就是說,美日的儲蓄量加起來也不及中國。
經濟總量常年世界第一的美國仍難逃繁重債務,據美國經濟分析局(BEA)統計資料顯示,1959~2019年這60年來,美國個人儲蓄率均低於15%;1995年後,美國個人儲蓄率均在低於7.5%;目前,美國儲蓄率僅剩2.5%,接近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史低點2%。甚至,據美聯儲釋出的2018年家庭經濟福祉調查報告顯示,39%的美國家庭竟連一筆400美元應急資金也拿不出。
而日本從60年代開始便以高儲蓄率聞名於世,國民儲蓄率在1991年達到高點34.2%,日本的個人儲蓄率更是達到發達國家之首。可在1991年之後,日本國民儲蓄率就開始走下坡路,在2016年達到歷史新低27.3%;日本家庭淨儲蓄率甚至在2014年出現了罕見的負值,也就是說,當時日本家庭入不敷出,更談何儲蓄。
當前,中國的國民儲蓄率是45%,雖然不及十年前的50%,但仍是全球最高,並且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2017年世界平均儲蓄率為26.5%)。儲蓄率下降不等於儲蓄量不足,並不需要過度擔憂,這只是中國經濟進入中等收入之後的正常現象。我們需要做的,是避免走美國和日本的老路,在儲蓄量和生產值中找到平衡點。儲蓄率過高導致產能過剩,儲蓄率過低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通俗來說,就是量力而行。真正意義上的富裕,是既擁有充足的現有資金,又能確保無後顧之憂。
-
1 #
-
2 #
精打細算是中國法寶,但獨生子女一代把它丟了,惡果會逐漸顯現。
-
3 #
哈哈,我家人均不到1萬一年
-
4 #
我家存款不足二十萬
-
5 #
俺也沒儲蓄,怎麼辦?
上個月的養老金還沒取,算不算儲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