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10年
200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機發生後,為了降低社會風險,中國政府於次年啟動了寬鬆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結果資金流向多是由國有企業控制的基礎建設領域,所以刺激政策非但沒有惠及廣大的中小型民營企業,反而因為資金釋放過多引起了通貨膨脹,致使那些利潤本來就微薄的民營製造業雪上加霜。
這10年中,阿里巴巴的B2B,淘寶的C2C,京東天貓的B2C,各種層出不窮的競爭對手,和現在林立網際網路的當當、唯品會、嚴選等等都不得不說是過去十年電商紅利的受益者。
線下10年08年的金融危機,必然給不少中小企業主造成了毀滅打擊。但是,給他們更大打擊的便是電商。很多門店,特別是時裝美妝等,都不約而同的抱怨,電商讓實體店太難做了。
很多店面在生死線上下苦苦支撐,不管是客流量還是客單價都大幅降低,更有聰明的消費者,來實體店只是為了試穿試用一下,還沒等導購把樣品放回原處,就拿出手機下單付款,隨後揚長而去。雖然在快捷、體驗等等方面上遠遠高於電商,但是電商的低價、方便等優勢,吸引了大部分的客戶不停的買買買。另一邊,實體店只能依靠某些優質客戶,掙扎在日益增加的房租和麵臨倒閉的尷尬之間。
當然,也有很多實體店意識到電商的重要性,不惜大價錢投資,開始自己的電商之路,蘇寧國美就是很好的例項。但是這都是單價高的家電IT等品類,像其他的稍微有些規模卻不足以花大錢投資自己電商線的實體商家,就有些左右為難了。不投資吧,基本就是坐以待斃的姿態;投資吧,資金、經驗、人員都是問題。很多店面就在這種尷尬的局面下撐過去了10年,一把辛酸淚盡在不言中。
未來10年線上流量逐漸枯竭,線下門店的日子反而越來越好過了。一方面,由於收入的提高,大家的消費習慣逐漸開始轉變,不再滿足於看不見摸不著的購物體驗。比如,幾十塊的東西,隨便網上買一個就好了,但是到了幾百塊幾千塊的東西,就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購物體驗來確認最終的支付。另一方面,線上線下價格趨於一致,而且即使快遞再快,非同城也是要等上一兩天的。這主要的兩點,致使消費者更多的走出家門,走進門店。
智慧零售現在,線上局勢趨於平穩,戰火就再次燃燒到線下門店來。之前是資金之爭,現在就是效率之爭了。新的技術不斷賦能線下門店,讓線下門店的效率大大提升,如果在這個節點,沒有意識到這個變化,就會在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突然被甩在了後面。刷臉支付、AI鎖客、大資料賦能等等這些名詞,其實說的就是智慧零售。
剪刀手深度服務10萬服裝門店客戶達20年之久,經歷了兩輪天使輪融資後,現在的剪刀手致力於以更好的產品,賦能於更多的商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剪刀手具有全套的服裝行業門店智慧方案,幫助門店盤活已有客戶,發展潛在客戶,增加復購率,增加客單價。使線下門店智慧升級。另外還有兩個分公司負責智慧醫院與智慧停車場的落地方案。
剪刀手,智慧零售落地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