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以前市場總有一部分人認為銀行賺的是假錢,因為銀行每年淨利潤都增長,但實際是通過調節報表之後的結果,真實影藏的壞賬非常多,所以,整個銀行業的估值也就非常低,行業整體的市值是沒有淨資產高,就是因為市場的偏見嘛。

9月26日,財政部公佈《金融企業財務規則(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該意見稿中要求“金融企業原則上計提損失準備不得超過國家規定最低標準的2倍,超過2倍的部分,年終全部還原成未分配利潤進行分配。”

訊息一出,行業內撥備覆蓋率超過300%的銀行(國家規定銀行計提損失準備不能不得少於150%),股價短期都紛紛大漲,因為,總算有人為銀行業正名了,最起碼銀行業賺的錢不再是記在賬上的數字了,他可以通過提高分紅,使股東得到真實的回報。

“意見稿”對銀行業的影響?

1.很難說意見稿對行業內的銀行,有什麼實際性的利好,因為,降低撥備、釋放利潤,對股東來說之不過是提前兌現了公司的收益,就算不出政策,公司內在價值也還是一樣的,之不過公司沒有把這部分收益釋放,分配給股東而已。

2.銀行利潤的釋放也會有個過程,撥備覆蓋率高於300%的銀行,短期淨利潤大概率也不會有較大的波動,為什麼?首先,此制度並不是強制性的,所以,銀行業沒有一定要把撥備降到300%以下的義務。另外,高撥備覆蓋率的銀行通過加大不良貸款的認定,例如,以前90天以上逾期進入不良,現在提至60天以上逾期進入不良,又或者加大不良貸款的核銷,進而務實資產品質,降低撥備覆蓋率,使銀行淨利潤短期不會出現較大的波動。

3.中期來看,此政策有利於那些經營業績好、撥備覆蓋率高於300%的銀行(也給銀行業整體的撥備覆蓋率設定了無形天花板),有促進此類銀行利潤釋放的作用,使業績經營好的銀行增加對股東分紅,使市場發現銀行價值。

4.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銀行也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糟糕,一些經營穩健的銀行賺錢能力還是很強的,風控也是非常優秀,不然財政部也不會讓那些“藏利潤”的銀行,把利潤主動釋放、分配給股東,畢竟銀行出了事,財政也會受牽連的。

整體來看,此次財政部出臺的意見稿,可以進一步使市場正確認識銀行的價值,發現銀行的價值。最後,我們再來談談為什麼長期市場普遍給銀行的估值較低。

銀行業為什麼普遍估值較低

對於銀行低估的原因各有各看法,財華社簡單談談自己的觀點。

首先,經濟的增速放緩對銀行業估值有影響,但不是主要原因,因為經濟增速放緩,也不至於使整個行業公司市值普遍低於淨資產,而資產不透明+槓桿或許是造成銀行業普遍以低於淨資產價格打折甩賣的主要原因。

資產結構越複雜、不透明、經營槓桿越高的企業,市場普遍給的估值都會低於市場平均值,銀行業、地產就是如此,但銀行槓桿更高、報表可調整空間更大,所以,它的估值就更低。

想想看,銀行業普遍近二十倍的經營槓桿,各家銀行對於不良貸款的認定又各不相同,那些經營不善的銀行,對於壞賬的認定就比較寬鬆,在經營槓桿的作用下,此類銀行的股權真沒有什麼價值,因為,你沒法確定他的壞賬有多少,所以,賬上的淨資產和利潤只是調控之後數字,(資產多,淨資產和利潤就容易調控),而此類公司真實的盈利狀況就比較悲觀。

所以,市場普遍給銀行業的估值比較低,淨資產給了折扣,因為擔心他們的壞賬並沒有充分暴露,是有隱藏的,畢竟他們的經營策略都是在十多倍的經營槓桿下放大的,一旦出現風險,以前的淨資產有可能成為負淨資產。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10月2日蛋價繼續下跌,市場悲觀氣氛顯現,節日暗藏機會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