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這個企業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達利!財報顯示,2019年1-6月份,達利食品實現收入111.3億元,截至2019.4.3,達利集團總市值779.2億。就是這樣一個企業,但是在近期發現很多人對他並不是十分的了解。一個朋友提到樂虎時,居然不知道是達利旗下的產品,而這樣的現象在消費群體中十分普遍。達利這位千億巨頭可以說是業內當之無愧,最低調的王者了!!

低調王者背後恐怖的帝國!

大多數提到達利,最先想到的是達利園蛋黃派還有一系列的糕點,而其他產品不去了解,很少會關注到達利旗下到底有多少我們耳熟能詳的品牌。

達利園糕點類:2002年推出,按零售銷售額計,在中國糕點類類別中排名第1。

可比克薯類膨化食品:2003年推出,按零售銷售額計,在中國薯類零食品牌排名第3。

好吃點餅乾:2004年推出,按零售銷售額計,在國內餅乾品牌中排名第1。

和其正涼茶:2007年推出,按零售銷售額計,在涼茶品牌中排名第3。

達利園花生牛奶:2010年推出,按零售銷售額計,在國內複合蛋白飲料生產商中排名第2。

樂虎功能飲料:2013年推出,按零售銷售額計,在中國功能飲料市場上排名第3。

這些熟悉的品牌,每一個單獨拿出來都足夠一個企業在業內獲得極高的認識和消費者的認可。但是這些產品都屬於達利旗下,構成了達利橫跨休閒食品和飲料強大實力。

一個以糕點起家,能夠在飲料行業超過90%的飲料廠家,達利也有著它的智慧!!

“老二”的智慧!

所有的企業都有著野心,達利從休閒食品跨界進入飲料行業也是其野心所在。2007年達利在休閒食品已經處於領先地位,想要繼續加速,進入新的行業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面臨這個選擇,達利並沒有盲目的進入飲料行業。沒有如同當時的大企業一般,見到哪一個品類火爆就直接進入,直接對標行業老大,依靠企業的實力和市場取得一定的市場份額。

達利在飲料這條道路上的選擇並不一樣,常常以“老二”的身子出現在市場,但卻有了遠超其他企業的收穫。在2007年推出的涼茶品牌“和其正”,以不同於王老吉等眾多產品的罐裝包裝,推出PET瓶裝系列進入市場,快速在市場發展,奠定了PET瓶裝涼茶第一,在現在銷量也僅次於加多寶和王老吉兩大品牌,在全國銷售。而當年進軍涼茶的企業,現在大多數已經很少見,或者已經把產品產品砍掉。

2010年推出的花生牛奶符合蛋白飲料,也是在植物蛋白和牛奶的之中找到了複合蛋白這樣一個方向,走出了自己的個性。

2013年推出的樂虎功能飲料,當年大多數的產品仍然是罐裝為主,而樂虎以罐裝和PET瓶裝推進,現在是僅次於紅牛和東鵬特飲的第三名,年銷量超過15億。

2017年推出的豆本豆,在傳統玻璃瓶裝豆奶之外推出了利樂裝,進駐各大商超和流通渠道。到現在豆奶市場上出現的數十種新品,也唯有豆本豆在市場仍然活躍。

每一個飲品並沒有完全針對所有的消費者,而是針對行業的空缺開發出新的產品,雖然不一定是所有消費群體都接受的,但能把那小部分的需求緊緊地抓在手中。不爭第一,但是卻擁有自己牢不可破的地位,永遠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位。

現在的達利在飲品方面擁有植物營養飲品、涼茶、功能飲料、含乳飲料、複合蛋白飲料、茶飲料、果汁飲料、瓶裝水、八寶粥等產品的豪華陣容,涼茶、功能飲料及複合蛋白飲料均已進入行業三甲。這就是達利的智慧凝結。

主次分明的帝國之路!

如此眾多的產品,讓人想到另外一個巨頭娃哈哈。都是創業已久,在品類和產品的發展上都走向多元化的道路。但是,達利的帝國與娃哈哈不同的是更有主次的分別。

娃哈哈所有產品的印象都是停留在娃哈哈的品牌上,而達利從一開始就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早在2002年就開始了多品牌道路。

以達利集團為核心,達利園糕點為起點出現在市場之上,前後推出的“可比克”、“好吃點”、“樂虎”、“豆本豆”“和其正”等一些列的品牌構成了達利的多品牌的矩陣。這些產品依靠達利集團的渠道進入市場,但是又以不同的品牌出現在消費者面前。在終端獲得成長的同時,避免了消費者對企業的習慣性定位。

以王老吉而言,大家的認識就在涼茶;紅牛就是功能飲料;娃哈哈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營養快線……把企業和產品、品類搭載在一起,最後消費者對品牌的所有印象。

達利的不同在於最初就把企業隱藏在最後,無論是達利園、可比克、好吃點、樂虎……都會被終端消費者當做是獨立的企業,獨立的品牌獲得認可。前期依靠企業渠道發展,後期又依靠產品本身的特性為企業開啟新的渠道。

這樣做的不僅是達利,農夫山泉的茶π、東方樹葉;統一的小茗同學、海之言、湯達人;……都在淡化企業和產品直接的聯絡,為了獲得更多新的消費者。

企業是主幹,為品牌提供支援,提供養分,品牌是枝葉,吸收Sunny雨露,滋潤主幹的成長,以這樣主次分明的分工,共同孕育企業的發展,同時也分擔企業本身經營的風險。這就是達利的帝國之路。

任何行業中不乏專業性的企業,大企業想要從這些企業的市場中分一杯羹,首先就要放下自己的身段,以一個新的面目進入新的領域,讓消費者重新認識你,認可你。而不是依靠本身的知名度、體量來走捷徑,最後不僅捷徑沒走好,還會把企業帶到溝裡!!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保本保息理財產品:我們戀戀不捨,卻還是要說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