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賓: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
【核心觀點】
1、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毫無疑問它的龍頭是上海。因為上海作為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起到龍頭作用。
2、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發展目標:2025年,它的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格局要基本形成,中心區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要控制在2.2比1範圍之內,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70%。
3、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它的新舊動能轉換怎麼能夠從汗水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科技創新會成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第一動力。
4、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尤其是高品質發展,即綠色如何成為普遍形態。怎麼能夠讓PM2.5總體達標,這是一個巨大挑戰。
5、從國家的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來看,從目前所強調的未來城市發展形態來看,城市群會成為未來主體形態。
【新聞背景】
12月1日,新華社釋出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繼大灣區之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也擁有了詳細的藍圖。《綱要》指出長三角地區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4個省份,並明確長三角中心區包括上海、南京、無錫、蘇州、杭州、寧波、合肥、蕪湖等總共27個城市。共劃分六大都市圈:上海大都市圈、杭州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寧波都市圈。據不完全統計,在整個規劃綱要中,上海被提及50次、杭州15次、南京14次、合肥13次、寧波11次,蘇州6次、舟山5次、嘉興5次、南通4次、蕪湖4次、無錫2次。那麼,上海、浙江、江蘇、安徽四省市都有何定位?誰是中心城市?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未來什麼樣?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它的重點就是一個方面推動區域一體化,另外一個方面推動高品質發展。高品質發展主要是有新的發展理念落地,也就是說怎麼能夠叫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這個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式,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和共享成為根本目的。
從地區龍頭來講,龍頭毫無疑問是上海。因為上海它作為國際經濟中心,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它對整個長三角地區起到一個龍頭作用。
在整個長三角地區,與上海越近,它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就越快;它與上海的基礎設施條件越便利,它的經濟社會發展就越快,而且跟上海主動對接,和上海合作,是整個長三角這個地區過去40年改革開放以來所形成的規律、所形成的經驗。所以從該角度來講,也就整個地區,無論是它的臨港新片區,尤其是特殊經濟功能區,實際上對整個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來講,它是要解決五個方面的建設。
第一個方面建設,就是怎麼能夠構建全球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也就是說,真正在這個地區形成一個經濟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開放層次最高的、經濟自由度最高的地區,包括它周邊的一些中心城市,像南京、杭州、寧波、也包括合肥、蕪湖整個地區,也就是相當於整個地區,就是它的四個圈怎麼能夠構造出一個全球開放程度最高的地區。
第二個,就是打造規則,就該地方如何能夠形成規則現代化、標準現代化、體制機制現代化,法治現代化和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第三個,該地區怎麼能夠構建出科學技術人才創新,全球科學技術人才創新的高階、優質要素和資源集聚地。
第四個,該地區還是要打通它的綜合樞紐和跨境網路的戰略支點。
第五個,要構建出一個高品質發展的支撐體系和環境。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發展目標來看,在2025年,也就是它的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格局要基本形成。具體數字就是,中心區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要控制在2.2比1範圍之內。而它的中心區人均GDP和全域人均GDP差距要縮小到1.2比1,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要達到70%。
另外一個方面,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也就是它在科創產業融合發展體系要基本建立。該科創產業融合發展體系基本建立,它也是有一些重要的指標。
可以看到,第一個指標也就是長三角地區的研發強度能達到3%以上,也就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在高品質發展方面,整體要超過OECD平均水平2.4%。上海的2018年研發強度是4.51%;江蘇2018年研發強度是2.7%;浙江研發強度2.57%;安徽研發強度可能低一點,大概在2.18%左右。它的整體目標要達到3%以上,也就是要超過OECD的水平。它的意義就是說,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增長動能,新舊動能轉換也就是怎麼能夠從汗水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也就科技創新會成為這個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第一動力。
第二個指標,科技進步貢獻率要達到65%以上。第三個,就是高技術產業產值比重要達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18%以上。這三個指標構成長三角地區區域高品質發展,它的科創產業融合發展的體系要基本建立,這個非常重要。
另外一個方面,長三角區域一體化要基本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從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基本實現來講,就是鐵路網的密度要達到每萬平方公里507公里,鐵路網的密度在國內還是屬於比較高密度地區。
第二個就是公路,高速公路的密度要達到:一百平方公里要達到5公里;5G的網路覆蓋率要達到80%以上。尤其是5G網路的覆蓋率要達到80%,對長三角地區來講是非常重要。一些使用者用了5G的手機以後,表示無論是下載一個電影,還是下載一個巨大資料庫,速度奇快,都是難以想象,四秒就完成了所有操作。所以從該角度來講,對該地區的影響就是它的智慧化、自動化和數字化的水平會上一個大臺階。
另外一個方面,長三角區域一體化要高品質發展,就是綠色如何成為普遍形態。在這個方面,一個就是細顆粒物,即PM2.5的平均的濃度總體要達標,而且該指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對該地區來講,無論是上海這種國際大都市;還是江蘇,作為先進製造業最發達的省份;還是浙江,就是它的數字經濟在國內是最發達的;還是安徽,它是目前中國的三個綜合科技中心之一;所以從該角度,它們怎麼能夠在PM2.5方面的濃度總體達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第二個,地級以及以上的城市空氣品質優良的天數比例要達到80%以上。因為該地區製造業的高品質發展很大程度就是要用強大的工業服務生產性服務與製造業深度融合。
另外一個方面,整個跨境河流斷面的水質達標率要達到80%以上。也就是說,怎麼能夠真正做到青山綠水,這也是非常重要。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單位的GDP能耗較2017年要下降10%,就是怎麼能夠做到節能減排。該整個目標很大程度就是會涉及到中國下一步高品質發展的路徑應該怎麼選擇。
一個選擇就是美國的現代化路徑,就是它的人均能耗在全球是最高的。如果這個長三角區域採取美國的方式,可能三個地球都不夠來養活該地區的人民。另外一個方面,要採取歐盟和日本的高標準節能減排的水平,實際上同一個地球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另外一個方面,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水平要明顯提高,人均的公共財政支出要達到2.1萬元。該水平就是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要有人均公共財政支出達到一定規模。
第二個,可以看到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要達到11.5年,也就是基本上要達到高中教育,或者是高中相應水平的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能力水平,這非常重要。
另外一個指標,人均期望壽命要達到79歲。也就是人的健康有可能會持續到80歲,在到80歲的時候,身體也好,心裡也好,還是他方方面面的情緒都是非常健康。
另外一個方面,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和高品質發展方面,它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一體化的體制機制要更加有效。一體化的最重要的,就是無論叫同城化,還是叫一體化、還是高品質,很大程度就是去行政化。該環境對今後建立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建立起一個統一大市場,建立起一個統一經濟圈、城市群,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個,地區的行政壁壘要消除,而且一體化制度的體系要更加健全。經常講一價定理,就是說同一個商品在該地區的不同稽核,能不能是同一個價格,形成一價定理的一個最重要原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去行政化,尤其是資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動,去掉形成行政障礙的因素。這也是要求地方各個地區政府,不僅僅想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和本地利益,更多的還是從地區從整個國家共同利益,來促進商品資源要素資源流動。
【新聞背景】
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持續推進,中國大步邁向都市圈和城市群時代,未來城市群和都市圈將是推動城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目前,全球範圍內最有代表性的城市群有:以紐約為中心的美國東北部城市群;以芝加哥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以東京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倫敦為中心的英倫城市群;以巴黎為中心的歐洲西北部城市群。其中,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是美國最大商業貿易中心和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是日本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樞,分佈著全日本80%以上的金融、教育、出版和研發機構。目前中國有哪些城市群?他們的定位、功能以及產業佈局特色又是什麼?
從國家的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劃來看,目前的所強調的未來發展形態、城市形態,也就是說,城市群會成為未來主體的形態。目前世界級城市群,實際上從整個國內算,是有好幾個區域在競爭。
一個就是粵港澳大灣區,它下一步也在競爭,要打造一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一個就是京津冀,要打造一個面向未來的世界級城市群。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長三角,這個世界級城市群實際上是構成了能夠帶動、推動地區,能夠集聚全球的、高階的創新資源和要素,使全球的人才來推動區域發展,它是城鎮化未來的一個形態。
從世界銀行2009年的關於空間發展的趨勢來講,實際上就是三條規律,第一條規律就地區仍然是集聚、集聚、再集聚,也就是城市群的CBD地區和它的中心城市和中心城區,會積聚全球性的人才和要素。
第二個,就這個地區怎麼能夠達到一小時經濟圈和三小時經濟圈。隨著高鐵以及新的運輸工具和通訊工具的發展,它的一小時經濟圈、三小時經濟圈半徑會變得比過去的範圍更大。
第三個,就是人才的特點是打堆堆,地方怎麼能夠集聚全球方方面面最優秀的人才,這些因素是地區的發展核心,對城市群打造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