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後一代的財務人,可能熟悉的不是SAP之類的軟體,而是用友、金蝶軟體。兩家財務軟體公司也分別在2000年在A股和香港上市,一度有大發展的趨勢。但是時間過去了近20年,它們發展得怎麼樣呢?我們就來看看吧。
先看兩家公司的營收情況吧:
從營收來看,兩家公司在2011年的較快速度增長後,都進入了發展瓶頸期,用友是低速微增長,而金蝶一度掉頭向下,出現負增長,一直到2016年才雙雙恢復較快的速度增長,但總體來看,9年(2010-2019)中用友增長了2.86倍,金蝶只增長了2.31倍,在軟體行業,這算是龜速增長了,要知道阿里這9年,營收可是增長了90倍左右。
從兩家公司各年的增長率來看,情況見下表:
總體來看,兩家公司應該是直接競爭對手,一直在比拼著發展,雖然金蝶只有用友一半左右的營收,但他們的增長模式幾乎重合,實際上反映出兩家公司的發展模式趨同,雖然金蝶一度有想奮起直追的,但更快的掉入低增長甚至負增長中,而用友也是同時掉入低增長。
金蝶更快的反彈,但再次更快的掉入低增長。這和兩家公司同時進行“雲”轉型有關,但轉型的成果,現在看來效果並不明顯。
兩家公司在2020年疫情的影響下,都受到較大的影響,下半年的情況有所好轉,待正式的年報公佈後,我再作個補充的說明。
金蝶還成立了一家金蝶天燕的專門從事雲服務的公司,在新三板掛牌上市,但營收只有數千萬元,還一直虧損。
兩家公司都在加大研發投入,比如近年來,用友的研發投入情況如下:
用友研發投入的比例差不多佔營收的20%左右,這是比較大的比例了,我們知道的華為,也就15%左右。但是華為是硬體廠家,佔比低一些符合行業慣例。
金蝶的研發投入詳細資料查詢比較費事,他們自已聲稱的研發投入在營收的13.5%左右,在絕對數上來說,肯定還是比用友要少很多的。
從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來看,金蝶就不像營收那麼明顯落後了,甚至有些年份還大於營收超過自己一倍的用友,但總體來說,其波動性較大,穩定性不如用友。
可以看出金蝶的戰略調整頻率,是要高於用友的,特別是在戰略轉型的前幾年應該是經常大幅調整。但由於其較快的轉型,便更早地恢復較強的盈利能力。
不得不說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之下,兩家公司一家微利,一家鉅虧,這個情況可不是好現象。
我們最後來看一下,十年來兩家的營業利潤率吧,從總體情況來看,還是很接近的。
人們常說,在網際網路時代,打敗你的可能並不是競爭對手。兩家財務軟體巨頭應該也明白,現在面臨的競爭,可能已經不是對方了,財務軟體面臨的主要問題,可能是減稅降費等政策的影響下,由相關部門提供的免費雲端軟體,可能要在某些地區試點後向小微企業提供,這些軟體可能具備一些明顯的優勢,比如自動報稅之類的。
有些朋友可能覺得這些想法不現實,其實並不一定,比如最近推出的“電子增值稅專用發票”,開票軟體就由稅務系統免費提供的,這些政策對航天金稅這些公司的影響肯定是很大的,當然這項都還在觀察,那麼雲端的財務軟體,就更還有一個過程了。
如果大量失去了小微企業這些客戶,那麼就要去和SAP等國際巨頭搶大公司的業務,在這方面,兩家公司主要優勢可能就只有成本了。
時代在變化,大浪在淘沙,國產財務軟體公司,要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