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原標題:虛擬貨幣不等於區塊鏈投資謹防被套路

藉助區塊鏈政策利好虛擬貨幣炒作捲土重來提醒:公民投資和交易虛擬貨幣不受法律保護

藉著近期區塊鏈大熱的東風,虛擬貨幣又死灰復燃。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清繳——自11月下旬以來,央行和北上深等主要城市,對虛擬貨幣交易展開了有史以來力度最大的“圍剿行動”! 虛擬貨幣已經成為監管層繼P2P之後又一重點監管、打擊的領域。究竟什麼是虛擬貨幣?為什麼它會如此火爆?它的炒作魅力在哪裡?它的風險套路又在哪裡?本期壹周理財,我們來科普一下虛擬貨幣。

刺激:暴漲暴跌 半年身價漲一倍

虛擬貨幣是指非真實的貨幣。目前市場上的虛擬貨幣主要有四類:一是由遊戲運營商開發,供玩家在網路遊戲中作為交易媒介而使用的遊戲幣;二是由入口網站或者即時通訊工具發行,供本運營網路空間內使用的專用虛擬貨幣;三是既可以在虛擬貨幣發行主體內使用,又可以向非發行主體購買商品和服務的互動式虛擬貨幣;四是基於密碼學和現代網路P2P技術,通過複雜的數學演算法產生的特殊的電子化的、數字化的網路密碼幣。

虛擬貨幣的炒作魅力在哪裡?以著名的比特幣為例,回顧其身價的軌跡便能了解一二。 2009年1月3日,比特幣創世區塊正式誕生,它是一種虛擬貨幣,數量有限,但是可以用來套現:可以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的物品,比如網路遊戲當中的衣服、帽子、裝備等,只要有人接受,你也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有了一定價值後,比特幣走上被炒作之路。

2014年2月25日,“比特幣中國”的比特幣開盤價格為3562.41元,截至下午4點40分,價格已下跌至3185元,跌幅逾10%。根據該平臺的歷史行情資料顯示,在2014年1月27日,1比特幣還能兌換5032元人民幣。這意味著,該平臺上不到一個月,比特幣價格已下跌了36.7%。

而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炒作力度更大。2017年12月17日,比特幣達到歷史最高價19850美元。可是僅僅不到一年時間,2018年11月25日,比特幣就跌破了4000美元大關,後穩定在3000多美元。這是由於監管部門對首次代幣發行 (ICO)加強了審查。不過,2019年4月,也就是觸底後5個月,比特幣再次突破5000美元大關,創年內新高。2019年5月14日,據coinmarketcap報價顯示,比特幣站上8000美元,24小時內上漲14.68%。2019年6月22日 ,比特幣價格突破10000美元大關,24小時漲幅近7%。 6月26日,比特幣價格一舉突破12000美元,創下自去年1月來近17個月高點。 6月27日早間,比特幣價格一度接近14000美元,再創年內新高。截至12月2日,比特幣報價7227.2美元,近乎腰斬。

試想,如果2018年11月在4000美元點位買入1比特幣,不考慮手續費、匯率等因素,2019年5月8000美元的點位賣出,不到半年就能盈利4000美元,漲幅100%。顯然,驚人的暴漲暴跌就是比特幣這一虛擬貨幣的炒作魅力。

整治:違規交易 保持高壓嚴打態勢

24小時不間斷交易,沒有漲停板機制,也沒有政策管理,不少投資者都錯誤地以為虛擬貨幣是一個高收益、低風險的行業。可現實恰恰相反,作為一種風險極高的炒作,當前階段的虛擬貨幣不僅無法為實體經濟提供真實價值,更是為金融詐騙、金融傳銷、洗錢等非法交易提供了溫床和土壤。

因此,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釋出通知、公告:虛擬貨幣不是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和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公民投資和交易虛擬貨幣不受法律保護。

此後,在國內,虛擬貨幣一度銷聲匿跡。只是近期,藉著區塊鏈政策的東風,虛擬貨幣炒作之風再次颳起。今年以來,對於虛擬貨幣的違規交易,監管部門一直保持高壓嚴打態勢,並於近期掀起圍剿行動。深圳、北京等地的整治通知顯示,一旦發現當地從事虛擬貨幣活動的網際網路企業或交易平臺,包括數字貨幣資金募集等,都將被視為違規經營,並督促企業立即整改退出。

最新資訊顯示,目前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已通過靈鯤系統,摸排出涉嫌開展虛擬貨幣的非法活動企業39個。

對於okcoin平臺之類運營主體在香港的交易平臺,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應急中心也在近期進行了全網搜排,後期也會對境外“出海”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進行及時處置。

風險:慘遭血洗 部分虛擬貨幣爆倉

炒虛擬貨幣究竟有哪些風險?首先需要清楚的是,貨幣的本質是信用,法定貨幣的本質是國家信用,貨幣的背後必須要有財富對應,有法律保障,而虛擬貨幣恰恰不受法律保護,所以其有著巨大的政策風險。

第二,就是暴漲暴跌帶來的投資風險。假設2017年12月在19000美元買入1比特幣,持有1年後,跌至3000多美元,損失就高達16000美元;如果在今年6月接近14000美元的點位買入1比特幣,到現在已經遭遇腰斬,損失6000多美元。而這些假設都只是建立在1比特幣上,如果放大投資倍數,損失也會成倍增加。記者還了解到,今年以來比特幣暴跌,各種抄襲比特幣程式碼、莫名其妙的虛擬貨幣,更是慘遭血洗,不少甚至以爆倉告終。

第三大風險,則來自漏洞頻出、熱衷割韭菜的虛擬貨幣平臺。 2015年7月10日,萊特幣大跌,7月13日,比特幣大跌,okcoin交易平臺曾被黑客攻擊而癱瘓,黑客惡意操縱價格,客戶無法上線進行操作,導致大量客戶爆倉,蒙受重大損失。據投資者韋某所述,黑客攻擊,造成交易平臺網站停機、平臺數據異常、使用者無法上平臺進行操作,致使其在平臺上的萊特幣和比特幣未能及時操作止損,損失達57.9個比特幣和3136個萊特幣。交易平臺卻稱,比特幣交易是網路遊戲,購買就需承擔風險。黑客攻擊是不可抗力,交易平臺可以免責。經與投資者多次交涉,okcoin平臺僅賠償韋某15%的損失,即8.7個比特幣、1個充電寶和1個月的交易手續費。由此可見,在這種情況下,虛擬貨幣的投資本身就已經是“在危險的邊緣試探”。

套路: 打科技牌 行詐騙之實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直以來,虛擬貨幣都不被監管部門所接納,而近幾年,瘋狂的ICO、炒幣潮,更是讓虛擬貨幣從備受推崇的黑科技,逐漸演變成傳銷、詐騙、非法集資的代名詞。隨著近期虛擬貨幣交易有所抬頭,借用區塊鏈名義從事虛擬貨幣交易的情況越來越多。

需要強調的是,區塊鏈並不等同於虛擬貨幣。雖然主要是通過比特幣,普通福斯才知道了區塊鏈技術。但事實上,虛擬貨幣只是區塊鏈技術應用的一個方面而已。因為區塊鏈技術很有價值,所以國家要全力支援。同樣因為虛擬(數字)貨幣非常重要,所以央行必須掌握髮行權,並保證其唯一性。

反詐騙專家表示,區塊鏈不等於虛擬貨幣,要對非法虛擬貨幣炒作保持警惕。不法分子通常偽裝成區塊鏈投資專家、“數字貨幣”“區塊鏈”“金融創新”專案內部人員,通過網上聊天工具、交友平臺和休閒論壇,大肆宣傳虛擬貨幣、虛擬資產等非法金融資產,煽動廣大投資者抓住機遇,參與虛擬貨幣交易。相關詐騙套路包括:將“區塊鏈”“去中心化”“開放原始碼”等技術宣稱為自家虛擬幣的技術構造;編造故事、設計模式吸引投資者眼球;涉眾詐騙特徵明顯,兼具多種違法犯罪特徵;交易平臺伺服器放置在境外,境內行騙、境外數錢,為提前跑路做好準備。

警方提醒投資者,對通過QQ、微信等社交軟體主動新增好友的陌生人,要保持高度警惕;凡是自稱高收益、穩賺不賠的網路投資理財、投機倒把行為多是騙局,不能輕信;投資要選擇正規渠道,應在投資前了解其資質或實地檢視情況。如不慎受騙,要及時撥打110報警。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盤中今天的訊號不可忽視!不可忽視!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