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國家統計局12月10日釋出的最新資料顯示,11月CPI同比漲4.5%,預期4.3%,前值3.8%。11月PPI同比降1.4%,預期降1.4%,前值降1.6%。

雖然CPI與PPI剪刀差進一步放大,但是預期至明年第二季度以前,CPI資料都難以有效下行。由於明年國家將加大基礎建設投資,所以近期的黑色系、有色金屬、橡膠等大宗商品期貨也開始明顯回升,工業基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預期將會進一步助推通脹。

11月的通脹因素主要還是來自於豬通脹的蝴蝶效應,但是食品價格整體的大幅上漲目前已經形成逐步擴散趨勢,這說明國內今年的積極財政政策與寬鬆貨幣政策已經明顯發生了效應,並與外資持續流入債券市場與股市發生了共鳴,國內市場的流動性開始出現過剩傾向,因此當前的通脹主要體現為貨幣現象。

通脹的過快上行會為明年的貨幣政策調整帶來一些明顯的壓力。目前中國的債券市場與美歐日債券市場之間存在著明顯偏高的利差,銀行存款利差也遠高於美歐日,而且國內證券市場估值又明顯低於美歐日證券市場,隨著國內金融市場的進一步大開放,鉅額資本開始湧入中國市場套利或參入國際資產配置,這導致國內流動性進一步大幅提高,為明年的央行貨幣政策調整帶來了一些明顯的干擾,並有可能迫使央行適度收緊貨幣政策,這不僅會為人民幣匯率帶來升值壓力,還會影響出口貿易,對國內經濟穩健發展非常不利。

當前全球主要國際貨幣都基本採用了低利率與負利率政策,美聯儲預期明年還會有降息過程,而歐央行與日央行目前都是負利率,這些國際貨幣都是很典型的套利貨幣。超低利率與低利率政策是發達國家套利發展中國家的重要手段,也是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債務的主要方式,因此國內當前對外資的快速流入要有充分的預期與備案,不然國內的金融體系容易出現一系列複雜的嚴重問題。

目前國內市場通過債券市場與股票市場的擴容來化解外資流入的衝擊,雖然這樣做可以在一定週期內令國內地方與企業等融資得到支援,但是長期來看,一旦外資遠期集中跨境流出,也將會給中國市場留下嚴重的後遺症。

嚴格來講國內市場並不缺乏資本,而是需要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與優化,需要人才與技術的整合,當下國內金融市場的開放能否將外部資本轉化為人才與技術優勢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從目前的事實上來看,中國當前的金融開放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為國際投機資本套利做出來了讓步,並對國際債務向中國的轉移做了貢獻,這樣的付出會贏得長期的互惠互利嗎?

金融大開放使中國的市場變革進一步走向深水區,危與機並存。金融是一把雙面刃,所以這是一局高風險、高水平的國際博弈,成敗在於中國對國際金融大局的綜合把握能力。

最新評論
  • 1 #

    開放的結果是競爭,競爭的結果是產品價格走低

  • 2 #

    別害怕,醜媳婦要見公婆面,引入競爭更能優勝劣汰

  • 3 #

    金融開放更能體現大國發展…但需要完善法律…條例辦法約束不了有經驗的外資銀行!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區塊鏈+第三方支付 匯付天下金融科技中臺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