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專利權價值評估中,尚沒有一種以主導地位得到廣泛認可。這一方面歸咎於專利權價值評估的複雜性,另一方面現有演算法多參照有形資產評估理論,對於專利權不同於有形資產的特性考慮不足。為了促進專利價值轉化,建立科學規範、客觀公正的專利權價值評估模式是大勢所趨。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專利權質押金額為489億元,較上年增加92.5%,進入2015年,各地專利權質押融資案例更是與日俱增。從中可以看到智慧財產權運用的可喜發展態勢,但如若評估演算法不科學、評估結果存在隱患,將會影響到專利權質押融資以及專利權轉化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由此可見啟動專利價值分析指標體系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如果能夠籍此形成規範的專利權價值評估體系,服務於智慧財產權運用大局,無疑將會推動智慧財產權價值更好地體現。
隨著大資料時代的到來,海量資訊的儲存、獲取、挖掘、運用正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人們的生活。大資料的核心價值在於分析,對於專利資料而言,其相對於其他資料具有先天優勢。如果基於專利大資料分析建立完備的行業技術脈絡及市場分佈,將能為充分考慮法律、技術、經濟要素建立評估演算法提供可靠基準。行業技術脈絡的建立可以專利資料資源以及行業市場資料為基礎,在縱向上劃分不同技術層級,梳理相同技術層面的技術關鍵點、專利數量、產品市場份額、每年行業產值、申請人等核心資料,形成行業技術分析資料。同時統計相關技術層級下行業總產值,技術關鍵點對應產品市場份額,形成行業市場資料。以行業技術資料和行業市場資料作為對待評估專利從法律、技術、經濟緯度進行標定的基準,以技術脈絡再次核定其法律穩定性,從權利保護範圍評價其侵權抵禦能力,從技術走向考量其技術效果,從技術及市場發展態勢預判其市場前景,依據市場和行業資料分析,在法律、技術、經濟維度給出評估因子,核算專利權的經濟價值。評估時還可有效進行多項專利權組合評估,其估值將可透過加權因子進一步加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