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亞洲銀行競爭力榜單,工行第一,建行第二

最近,一份《亞洲銀行競爭力榜單橫空出世》,這份榜單是對亞洲10個國家(或地區)的244家銀行的競爭力作了排名。

其中,工行排名第一,建行排名第二。

這份榜單的重點就在於“競爭力”。

什麼是銀行的競爭力?按報告中所說,銀行競爭力就是“能為股東創造持續高額的未來收益”。

針對於這個需求,本榜單將競爭力劃分為兩大方面:收益(即盈利能力)、客觀指標。

其中,收益由資本回報率體現;客觀因素包括銀行規模、市場份額、資產品質、資產流動性、資本充足率、效率、存款基礎及分行網路七個部分

同時,為了保持研究的連貫性,收益、客觀指標兩個分值的計算方法和去年基本一致。

在排名前十的銀行中,中國內地銀行佔據了其中的六席,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和招商銀行,分別位列第1位、第2位、第3位、第4位、第7位和第9位。

在今年的榜單中,除了中國內地與日本入選銀行略有減少之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入選銀行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其中,印度的增幅最大,新增上榜銀行達到24家。

雖然今年工行仍然位居榜首,但是中國內地的銀行整體排名與去年相比有所下降。

在這份榜單的報告中指出:整體排名下降的現象表明,中國目前的系統性風險逐步加大,各家銀行在外部風險的壓力下所採取的不同策略,導致銀行間分化加速。

銀行薪酬一覽

銀行歷來被稱為“鐵飯碗”,更是父母眼中可以和教師、公務員比肩的香餑餑。

這個香餑餑到底有多香呢,先來看組資料。

這是部分銀行的上半年總薪酬支出變化。

從榜單上看,23家銀行上半年員工薪酬支出總計達3340億元,同比增長8.4%;平安銀行總薪酬支出位居增速首位,同比增長26%。

從整體薪酬支出的變化情況來看,除華夏銀行、北京銀行總薪酬支出同比減少外,其他21家銀行總薪酬支出都在增加。

或許有銀行人說,平均數並不能反映真實情況,看到“人均”二字就覺得自己進了“假銀行”。

事實確實是這樣,由於所在區域不同、所在部門和條線不同、職務級別不同,“平均數”難以客觀準確地反映每一位員工薪酬現狀。

一般來說,銀行的薪資主要是由這幾部分構成的:基礎工資+節日福利+補貼+績效獎金+其他

(1)基礎工資

銀行的基礎工資是根據不同的員工職級來發放的,分成不同的檔次,每個職級對應不同的基礎工資。

剛進銀行的人通常是最低職級,基礎工資最低,如果銀行經營業績好,基礎工資每年會有5%左右的漲幅。

(2)節日福利+五險一金

其中五險一金包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養老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這部分是從基礎工資里扣除的。

節日福利一般是發放超市的購物卡,每次幾百到幾千不等。

(3)補貼

包括交通補貼、通訊補貼和中餐補貼。

(4)績效獎金

包括季度獎,年終獎,銷售獎金等。不過績效獎金與每個網點的經營業績緊密相關,如果網點的業績不好,那績效獎金肯定是涼涼了。

(5)其他福利:各種福利保險和教育培訓

可以說,銀行雖然可能實際薪酬沒這麼高,但隱性福利絕對是妥妥的。

銀行:像大象一樣步伐穩健卻又遲緩

其實,國內的四大行一直以來都處於一種“躺著賺錢”的模式。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把錢存在銀行裡,才是最保險的投資。長期以來,銀行以極低的利率吸收存款,又以較高的利率貸出存款,這種利差形成了國內大部分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

但時代是會變的。

網際網路浪潮不僅改變了人們的購物習慣、出行方式,更改變了大多數人的理財觀念。網際網路金融的崛起,讓更多的人意識到,原來我的錢除了銀行,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從這幾年的資料就可以看出。

截至2016年末,銀行業協會的資料顯示:

工商銀行共減少櫃員14090人,

農業銀行減少10843人,

建設銀行減少30007人。

從2014年的減員1.7萬餘人到2016年的驟減5萬餘人。

當初中移動老總接受採訪時,提及了一些巨無霸國有企業的劣勢。

他形容中移動像一頭大象,因為機構冗雜,掉頭會比較困難。而工行等國有銀行的情形也與此類似。

從銀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來看,研究報告認為,在網際網路浪潮的洗禮下,打破藩籬,合作共贏的理念得到廣泛的歡迎與積極的實踐。畢竟傳統銀行與其和網際網路水火不容,倒不如主動化解網際網路金融為傳統銀行帶來的威脅,建立合作共贏的模式。

總結來說,銀行應該是父母輩比較喜歡的那型別工作,穩定安逸,卻也缺少有力的發展前景;而網際網路金融,工作繁重,更具挑戰性。

究竟哪個才適合自己,自己定奪。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20萬元是購買大額存單還是銀行大額存款?不要盲目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