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不都是騙人的,銀行理財產品不都是保本的,房子也不是能一直漲價還有傻子接盤的。顯然,有些人只喜歡存定期,只是不願意承受未知風險,屬於非常保守的理財選擇。
即便是有社會福利性質的醫保,也有著費用逐年上漲,醫療成本逐年上漲,但是多數人報銷比例普遍偏低的情況。商業保險先要讓保險公司扒一層皮,然後再給業務人員大比例提成,最後需要的時候賠不賠還是兩說。
保險的意義在於風險防範,而不是用於理財。對於富裕家庭來說,拿出一筆資金供養保險公司和保險業務員不受影響,但是對於中低收入家庭來說,每年一筆數千上萬元的保費就會成為壓垮家庭財政的秤砣。
中低收入人群應首先選擇有社會福利性質的醫療保險,其次可以加入支付寶相互寶,每年分攤不過三五十元,卻有不低於10萬元的保障。
房子曾經是能夠跑贏通貨膨脹的資產,為經濟增長保駕護航的同時,也受到了資金的熱捧,於是一騎絕塵,扶搖直上三萬裡。到了2016年之後,房價雖然還在上漲,但是風險已經越來越高,流動性越來越差。當存款不夠多,收入不夠高時,買了房子就要面對沉重的房貸壓力,一旦還不上就會被銀行收走房子拍賣,徵信也會受到影響,還有可能淪為老賴。
存款不多,買房很吃力,收入不高,還貸還不起,有房子住,自然也沒必要揹負壓力再去投資房產,這是多數家庭面臨的現實。
保險宣傳的花團錦簇,但是太多的負面案例,太多這也不賠那也不賠,號稱20年後收益多少,到期後只有少的可憐的利息,這就是我們面對的保險。再去看看民間借貸和P2P理財血本無歸的場景,不由得讓人又增加三分警惕。
錢存在銀行,跑不贏通脹,但是不會損失本金,利息也能小幅減少通脹帶來的損失。當沒有太多好的理財選擇時,存成銀行定期存款不是為最樸素理性的理財選擇。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