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還記不記得“你們的東哥”在4月15日凌晨,釋出那封給全體京東配送員的信中說的話?
大多媒體的重點往往在於劉強東取消配送員底薪,這是節流的一面,而作為物流人的非紅我更關注在開源的一面,即增加攬收單量、增加外部收入。半年多過去了,效果怎麼樣?來看看幾個資料吧。
先看收入,2019年第三季度,京東公司平臺及廣告收入同比增長28.8%至99.9億元,但這個收入不代表商流,與物流收入更不能說會直接關聯。不過,京東電商平臺化穩步推進,平臺商家同比增長25.0%至25萬個,並且京東物流加速社會化開放,倒是與增加外單收入直接相關。
2019年第三季度,京東物流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長92.0%至60.0億元,其中,來自外單的收入貢獻已經達到40%,較去年同期約20%的佔比有顯著提升,第三方業務拓展效果顯著。據證券公司估算,京東物流2019年全年收入有望突破230億元。
收入在增長,再看看支出。十幾萬人的物流團隊是筆大的開支,但目前的資料只看到2018年,還不清楚2019年的統計結果。
但是另一筆大的投入——倉儲設施,面積卻看得到是妥妥地增加。
收入增加、部分成本也在增加,那就看誰的增長更猛了。最終測算下來,2019年第三季度,京東每平米倉儲對應的物流收入約為4.08元/平米/天,同比大幅提升42.8%,這表明第三方業務拓展顯著提升了京東物流的訂單密度。
按面積算,每平米倉儲設施對應的物流收入是增加的,但是每平米倉儲對應的成本是否也增加呢?看看下面這個資料就清楚了。
上圖顯示,京東物流的倉儲每平米履約費用從兩三年前的12元左右,一路下行到目前6元/平米/天,接近省了50%,這個力度還是相當厲害了。對訂單的精準預測、人效的管理優化以及智慧物流基礎設施的高效運轉是京東物流履約效率不斷提升的關鍵,非紅身邊就有不少朋友及合作伙伴就是參與到京東物流的智慧化、數字化等專案中的。
按百分比來算,履約費用下行,意味著更能吸引外部訂單進入,訂單密度高了,新投入的倉儲設施更加智慧化、更省成本、履約費用也可能進一步下降,有機會再吸引對成本更敏感的外部訂單進入……這是一種良性迴圈,目前看來已經在京東物流開啟了。
綜上,京東物流網路大規模鋪設或已基本完成,在下沉策略驅動使用者內生增長,以及電商平臺化、物流社會化驅動訂單密度提升下,京東物流的產能爬坡有望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