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都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是不少中國科技巨頭無視國家在諸多前沿技術領域被“卡脖子”的背景,仍然只專注於商業模式上的微創新,比如巨頭們正在追逐的風口:社群團購。

不過慶幸的是,依然有少數的中國企業正在不斷推動中國技術的發展,突破海外的封鎖,讓中國百姓更高質量的生產生活努力著。

1月12日,全球領先的專利資料庫提供商IFI CLAIMS Patent Services公佈了全球專利企業50強。資料顯示,2020年美國專利與商標局(PTO)共授予了352,013項專利,同比下滑1%。其中,華為和京東方是唯二進入榜單的中國企業。

華為以2761項專利排在全球第九,京東方以2144項專利排在第13位。除此之外,再無其他中國企業上榜。剛剛入選胡潤全球500強前十的阿里巴巴和騰訊都未入榜。此外,在網際網路上呼聲很高的小米也沒有入榜。

縱觀整個榜單,主要以美國企業為主,特別是前十榜單,有五個企業都來自美國。

資料顯示,IBM去年獲得了9130項專利,同比下滑1%,連續稱霸28年。三星電子位居第二,所獲專利數量為6415項,略低於2019年的6469項。排在第三位的是佳能,獲得了3225項專利,而2019年為3548項。

第四至第十位排名依次為微軟(2905項)、英特爾(2867項)、臺積電(2833項)、LG電子(2831項)、蘋果(2792項)、華為(2761項)和高通(2276項)。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這份榜單裡同樣只有華為和京東方兩個中國企業。2019年,華為排名第10位,獲得了2418項專利。京東方獲得了2177項專利,同樣排名第13位。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榜單的資料是來自美國專利與商標局,並不能完全體現出一家公司的專利數量。比如,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PIO)曾公佈了一組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透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體系申請了58990件專利,首次超過美國(57840件),成為世界第一。

其中,華為4411件專利申請遙遙領先,而且連續三年世界第一,之後是日本三菱電機、韓國三星電子、美國高通、中國OPPO、中國京東方、瑞典愛立信、中國平安科技、德國博世、韓國LG電子。

可以看到,美國專利與商標局的資料和排名和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是有較大差異的。

此外,2020年7月份,中國國家智慧財產權局也釋出了最新發明專利授權排行榜,其中華為以2772件名列第一,其次為OPPO和京東方。值得注意的是,這僅僅是2020年上半年的資料。

為什麼華為的技術專利層出不窮?

華為公司有一個成立多年的規矩:每年必須拿出10%以上的銷售收入投入技術研究和開發!靠著這樣的規矩,華為209年研發投入共1317億元,總營收約8588億元,研發投入佔總營收15.3%左右。僅憑這一條規矩,除了華為,中國幾乎沒有哪個企業能夠做到。

根據小米公司2019年的財報,小米研發投入共75億元,總營收約2058億元,研發投入佔總營收的3.6%左右。

在中國,大多數企業只專注商業模式上的微創新,主要挖掘出一個又一個“風口”,就能賺得盆滿缽滿,比如所謂的網際網路模式、O2O、P2P以及現在的社群團購。誠然,商業模式上的微創新能夠探索出使用者的新需求,但是提升不了國家的整體競爭力。

我始終認為,只有擁有核心技術才能讓中國智造走向世界,實現中國製造2025計劃,並最終實現國內產業升級,讓老百姓過上真正的好日子。

22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暴跌之日,我的14萬積蓄全都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