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對於大多電子產品的需求開始傾向“小而精”,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不少人將PC(計算機)產業視作“夕陽產業”,認為在未來PC始終會被取代。
不過按目前的科技水平,一種能完全替代PC的產品恐怕遠未能出現,即便如今越來越智慧化的手機、平板也無法平替功能、應用的動更多樣化的PC產品。
![](http://timg.juduo.cc/2021/01/8ebd3431dc3f48a88340ec8a1c7d3296.jpg)
在今年yi情的背景環境下,全球PC市場的大增更是印證了這一點,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PC產品銷量同比增長13.1%,創下了10年來最好成績。而在Q4更是猛增26.1%,成績出乎很多人意料!
![](http://timg.juduo.cc/2021/01/8a589be351364aed97b0d1a9f7443a69.jpg)
前五榜單中,聯想依舊以強勁實力蟬聯第一,HP、DELL緊隨其後,蘋果、Acer則分列四五名。其中最亮眼的莫過於蘋果,實現了單季度49.2%將近五成的資料暴增!令人惋惜的是,前五並未出現華為、小米等國產品牌,到底差在哪?
![](http://timg.juduo.cc/2021/01/5b5f1b3b8274460eb20c1ac4ccae2f3c.jpg)
其實這從蘋果的成績表現中就能看出端倪,之所以單季度能大幅增長是因蘋果在第4季度推出了M1晶片版的Mac,效能直接吊打intel的X86晶片,並且還擁有長續航、快速喚醒等特點,還藉此打通了MacOS與iOS之間的生態壁壘。
![](http://timg.juduo.cc/2021/01/5d741d2686134870bee2788f7751319d.jpg)
相比之下,與intel、AMD等巨頭相比,龍芯、兆芯、申威等國產CPU效能多少還差距不小。
工藝方面,AMD現在是7nm,intel也有10nm了,而國產CPU目前還停留在28nm、16nm,確實落後一些。如兆芯最新推出的KX-6000晶片,採用的是16nm工藝,但對比intel最新的晶片,效能也至少是落後5年以上,還有海光的桌面CPU,飛騰的桌面CPU亦是如此。
![](http://timg.juduo.cc/2021/01/b48db3e0640545c0983950ed8ace4aeb.jpg)
設計水平方面,無論是物理設計與架構設計目前也並不成熟,這也國產CPU的主頻、效能上存在一定差距。
但目前國內愈發重視晶片的研發,並且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如華為在2019年釋出的鯤鵬920晶片,雖說對比蘋果M1晶片略遜一籌,但要知道華為鯤鵬920採用臺積電7nm工藝,若同樣採用蘋果M1晶片的5nm工藝,估計華為鯤鵬920晶片效能會更加強悍。
另外隨著隨著人工智慧、5G、邊緣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和成熟,新技術、新架構可能也將為國產 CPU 帶來發展契機,實現換道超車的可能!但想突破國外巨頭的枷鎖也並非易事,核心技術的搭建並非一日之功,國產CPU發展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