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葉小彤
2020年,資本的目光一直在人工智慧,K12教育以及消費領域,文娛賽道的投融資還有多大的機會?
根據一家知名投融資資料機構的不完全統計,2020年,國內文娛行業共發生投融資事件315起,相比2019年減少了319起,相比2018年更是減少了733起,投資數量銳減70%。
不過,2020年的文娛市場融資金額相比去年有所增長。2020年包含遊戲、衍生品、知識付費在內的文娛板塊融資金額為1081億元,相比2019年的829億元增幅為30%。
在不同尋常的2020年,還有哪些文娛公司被看好?哪些賽道仍在被巨頭加註?
2020年,7家巨頭在文娛領域共投了111家公司。其中騰訊戰略投資了大批中小型遊戲公司,入股資金大都在幾千萬元。快手的文娛投資也集中在電競和遊戲領域,在遊戲領域即將發力。
正在“破圈”的B站講的不再只是年輕人的故事,還需要滿足更多年齡層使用者的內容需求。因此除了投資小而美的二次元遊戲外,還在其它領域有更多佈局,比如耗資5.13億港元投資歡喜傳媒、投資了幾個頭部UP主和短影片MCN機構。
位元組跳動除了投資遊戲外,則在網路文學領域不斷加碼。一位接近位元組跳動人士表示,位元組跳動投資網文的邏輯類似於騰訊&閱文,是內容上游的佈局。
阿里和百度的投資數量則是幾家公司中最少的,各自只投了4家。
總的來看,遊戲的投資幾乎佔到文娛投資的半壁江山,各大網際網路巨頭幾乎都在瘋狂加註,而影視領域的投資幾乎不見蹤影。
資料支援:天眼查
騰訊:偏好投中小型遊戲公司
首先我們來看在中國文娛傳媒行業最活躍的投資機構——騰訊投資的情況。2020全年騰訊共投資了157家公司,其中文娛領域的公司有48家,佔比30.5%,仍是重頭部分。
這48家被投的文娛類公司裡,遊戲公司有29家,佔比60.4%,所以遊戲投資就佔據了騰訊文娛投資版圖的半壁江山。這並不令人意外,畢竟遊戲一直是騰訊的主營業務之一,也是騰訊最大的現金牛。騰訊2019年財年網路遊戲收入高達1147億元,佔全年總收入的30%。
資料支援:天眼查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騰訊在遊戲上的投資數量為歷年之最。據IT桔子資料,其在2019年僅投資了6家遊戲公司、2018年是13家、2017年8家、2016年7家。而2020年騰訊遊戲海外投資也創下了新高,達到8家,是前一年的2倍多。
盛景嘉成董事總經理劉迪對剁椒娛投表示,事實上騰訊從2019起就開始不斷出手,尤其重視對中小遊戲工作室的投資,2020年披露的很多專案在2019年就完成了交割。“騰訊被米哈遊刺激了後,對這些中小遊戲studios寧可殺錯也不放過。”
米哈遊,這家專做二次元手遊的中型遊戲公司,可以說是騰訊稱霸遊戲行業路上突然殺出的程咬金。米哈遊的《原神》在去年9月28日全球上線兩個月後,獲得玩家熱捧,在手遊全球收入榜中排行第二,超越了《和平精英》和《絕地求生移動版》,僅次於《王者榮耀》。
而且《原神》拒絕在騰訊應用寶上架,它還繞開了國內其它的傳統遊戲發行渠道,包括小米應用商店和華為應用市場,選擇了獨立發行。
傳統發行渠道勢微,遊戲細分人群的變化,讓小工作室也有可能成長為對騰訊造成威脅的對手。
為了不錯過下一個米哈遊,騰訊戰略投資了大批中小型遊戲公司,比如2020年4月成立的阿佩吉網路、2020年6月成立的元趣娛樂,入股資金大都在幾千萬元。29個遊戲投資案例中,只有樂遊科技、Funcom、動視雲科技等幾項大型併購投資。
遊戲之外,騰訊佈局較多的是音樂領域。這一年騰訊完成對環球音樂集團10%股權收購,也入股了華納音樂,而這兩家都是全球三大唱片公司之一。騰訊音樂在國內市場一家獨大的地位進一步被鞏固。
在動漫領域,騰訊在年初再度增持B站,持股比例升至18%。此外,騰訊還投資了花原文化、炎央文化、暖域科技及百漫文化4家動畫公司。其中,花原文化由繪夢動畫創始人之一的王昕創辦。而繪夢動畫是國內最大的二維動畫公司,承接了國內80%以上二維動畫製作業務。
有意思的是,自去年10月以來,繪夢動畫逐漸被納入B站麾下,包括王昕、騰訊、創新工場等主要股東相繼退出。最新訊息是,1月8日,天眼查顯示,B站全資併購繪夢動畫的工商變更已經全部完成。
另外,即使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回溫的背景下,騰訊仍舊加大海外投資。2020年,騰訊投資了16家在海外的文娛類公司,其中印度2家,美國4家,日本有3家。
B站&位元組跳動:騰訊文娛領域的頭號對手
B站年內投資了24家文娛公司,比前兩年都要多,其在2019年投了5家、2018投了17家。這一年,B站的月活達到1.97億,美股市值超過了愛奇藝,正式開啟了“出圈”之路。於是B站也在加速投資佈局,以拓展自己的內容庫。
資料支援:天眼查作為國內最多ACG文化愛好者的聚集地,B站的投資主要集中在ACG領域,包括4家動畫內容製作公司、6家二次元遊戲研發公司、3家電競MCN、一家手辦衍生品開發公司ACTOYS、以及解決遊戲製作繪畫需求的約稿平臺“米畫師”。
但隨著B站破圈,它也開始在二次元以外的領域有更多佈局。
在11月正式開放MCN合作平臺的B站,還入股了青藤文化、無鋒科技等幾家短影片MCN公司。其中,青藤MCN早期專注母嬰垂類領域,目前主攻B站美妝時尚、生活美食、知識等年輕文化內容,有“甘子七”、“鹿小草”、“達達達布溜”等上百位UP主。
青藤文化CFO費旭然對剁椒娛投表示,公司除了繼續在B站深耕穩步增長的美妝泛生活領域外,還準備將自己的母嬰優勢內容移向B站。之前母嬰垂類內容在B站火的機率比較小,因為粉絲年齡層比較年輕,母嬰垂類的受眾沒有那麼多。但能感覺近兩年B站具備了做母嬰內容的土壤,其粉絲量正在快速增長。
據瞭解,B站表示09年建站時的粉絲至今留存率依然很高,這些使用者如今也30歲左右了,“到了成家立業、生寶寶的年齡。”費旭然透露,後續青藤將與B站有更深度的合作,包括B站對旗下賬號的流量扶持等。青藤文化也會在B站上打造更多的UP主。
劉迪表示,從今年B站的跨年晚會可以看出,B站遇到了一個問題,當年的死忠粉已經過了去B站刷彈幕的年紀了。B站想要留住這波粉,單純靠賣情懷是行不通的,所以需要找好的內容來黏住這些粉絲,並去不斷拉攏新的粉絲。B站講的不再僅僅是年輕人的故事,它還需要讓青春期的學生、甚至35歲以上的人都能找到想看的內容。B站投資頭部的MCN公司也是同樣的意義,“有一天它把所有的百大UP主都簽下來也並不奇怪。”
B站還有一起備受關注的投資案例,就是花了5.13億港元投資歡喜傳媒,獲得約9.90%股份。這是年內B站耗資最大的一筆投資。歡喜傳媒擁有甯浩、徐崢、陳可辛、王家衛、張一白、顧長衛、張藝謀、賈樟柯等眾多知名導演。與歡喜傳媒合作,是B站豐富影視內容資源的一大舉措,也為其影視IP衍生開發奠定下基礎。
位元組跳動的文娛投資數量僅次於騰訊和B站,共投資了14家,其中以網文和遊戲公司為主。
資料支援:天眼查
2020年,位元組是在網文領域投資數量最多的網際網路公司,共投資了鼎甜文化、九庫文學網、秀聞科技、掌閱科技及塔讀文學5家網文公司。其中,鼎甜文化旗下有甜悅讀、瓜子小說網、朵米閱讀網三大網文平臺;秀聞科技為磨鐵旗下平臺,主打女頻向內容。
這一年3月,位元組跳動還推出了主打免費閱讀模式的番茄小說。
近兩年來,位元組跳動在網路文學領域不斷加碼,並非完全想依靠網文小說賺錢,實則看上了網文背後的IP孵化能力。一位接近位元組跳動人士表示,位元組跳動投資網文的邏輯類似於騰訊&閱文,是內容上游的佈局。
此外,位元組跳動還入股了中視鳴達、泰洋川禾這類藝人經紀機構,後者擁有陳赫、papi醬、張鈞甯等40多位知名藝人,意味著位元組接下來將在影視圈、娛樂圈進行更多的嘗試。
總的來看,B站和位元組跳動的文娛佈局,都和騰訊大文娛形成了強勢競爭。在動漫領域, B站和騰訊對動畫公司的爭奪持續不斷;在網文領域,位元組跳動挑戰騰訊的野心已經十分明顯。而在遊戲領域,B站和位元組都在加速佈局,並非沒有可能打造出下一個“原神”。
阿里快手百度小米:出手謹慎,但投資金額大
阿里、快手、百度、小米四家公司在2020年投出的文娛公司總共25家,而B站這一年就投了24家文娛公司。阿里等四家公司投出的公司數量之和與B站一家相當。
2020年,阿里巴巴投了4家文娛類公司,是歷年最少,其在2019投了9家、2018投了11家。阿里這一年的投資聚焦在金融和企業服務上,加起來共15家,佔比30%。
阿里的4起投資中有3家是影視相關公司。其中,最受矚目的一起,則是以62億元受讓芒果超媒5.26%股份,成為公司的第二大股東,這被認為是阿里破局長影片市場的關鍵動作。芒果超媒去年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等爆款綜藝帶動下,市值一度高過愛奇藝,而且芒果TV還是唯一一家實現持續盈利的長影片網站。
此外阿里還與騰訊等公司一起注資23億元給華誼兄弟,為這家連年虧損的影業公司“輸血”。
資料支援:天眼查
快手投資的9家文娛類公司中,有7家和遊戲有關。其中,投資的遊戲MCN小象大鵝旗下擁有PDD、大司馬、韋神、寅子、CSGO茄子、劍仙等頭部遊戲主播。快手還投資了英雄體育VSPN,收購KS.YTG電競俱樂部,加碼電競賽道。
根據快手遊戲負責人唐宇煜的說法:截至2020年5月,快手的遊戲直播月活已經超過2.2億,遊戲短影片月活躍使用者突破3億。從資料來看,快手已是遊戲直播行業的一大玩家。
資料支援:天眼查
百度投資的文娛公司是幾家巨頭裡最少的,僅有4家。但這一年,百度實施了史上最大手筆的一起收購,斥資36億美元收購歡聚集團的YY直播。
YY 直播有“秀場直播鼻祖”之稱,前身是 2008 年成立的 YY 語音。百度CEO李彥宏表示,YY Live的加入,將使百度獲得大型影片社交媒體的平臺和運營經驗,結合百度在知識、電商等直播服務上的積累,將使得百度成為中國領先的直播平臺之一。
不過,在歡聚集團宣佈出售YY不到24小時,就迎來了渾水的做空報告。渾水稱YY直播在營收、利潤、付費使用者等資料方面都存在造假嫌疑。這份做空報告為該筆大交易蒙上一層陰影。
資料支援:天眼查
小米在2020年共投了7家文娛公司,佈局較為分散,在音訊、影視、廣告營銷、遊戲、直播等領域均有涉獵,主要仍是圍繞著小米自身的硬體產品佈局內容。
小米參與了蜻蜓FM的第7輪資本投資,據悉,雙方將建立更加緊密的戰略協同關係,共同探索打造AIoT時代的智慧音訊生態。目前,小米的小愛音箱內建了蜻蜓FM的音訊內容,也是雙方的合作體現之一。
而小米在小家電方面都有佈局,包括智慧大屏終端,而且,也在硬體內容配備方面逐步完善。
可以想見,比如小米電視大屏端會有更多的合作模式,雙方可展開大屏端的5G+4K合作。
小米投資新湃傳媒,看起來是跟投資華視網聚一樣,都是在內容端佈局。但邏輯並不同。前者是基於硬體業務的需求,後者也是看中新湃傳媒對青年群體的流量運營和影響力。
為什麼說新湃傳媒懂年輕人?可以說,新湃傳媒透過《陳情令》一手捧紅了兩個頂流偶像藝人,肖戰和王一博。
不僅如此,公司還發行同名OST音樂專輯、舉辦線下國風演唱會、上線包含抹額、口紅和漢服等在內的周邊、推出同名遊戲以及電影,在粉絲中都引發了巨大影響力。
而小米就是一家給年輕人做智慧產品的公司,跟新湃傳媒的合作,能夠讓小米產品更容易觸達年輕群體,甚至會嘗試粉絲帶貨。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參與了聚匠星辰的Pre-A輪融資,這是目前小米在直播電商唯一的戰略佈局。聚匠星辰成立於2020年6月,是一家MCN運營服務平臺,由音樂人胡海泉創辦。
資料支援:天眼查結語
橫向比較7家網際網路大公司的文娛投資案例,可以看出,在投資數量上,騰訊最多,百度最少。B站和位元組跳動排第二和第三。而總被拿來和騰訊新文創對比的阿里文娛,在這一年出手並不多。
資料支援:天眼查不論是騰訊、B站還是位元組跳動,它們都曾被寄望過“成為下一個迪士尼”。至於誰能最終實現夢想,還是未知數。畢竟文化產業重在創新創意,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是不可能單靠一味擴張做出成績的。
在投資輪次上,戰略投資比重最大。其中騰訊的戰略投資佔比達到了65%,意味著大公司參與投資時更加看中初創專案在行業中的長期價值。
在投資領域分佈上,遊戲領域的投資數量最多,其次是動漫。
疫情影響之下,雖然線下文娛產業損失慘重,但是以網路遊戲、影片、直播等為代表的線上文娛行業卻迎來春天。據艾媒諮詢,2020年第一季度,騰訊、網易、三七互娛等上市遊戲企業網路遊戲收入平均增長率達到30%。因此遊戲行業投融資市場火熱。
ACGN行業曾在2018年遇冷,許多動漫領域的初創公司關停變賣,甚至頭部如騰訊動漫也開始縮減創作者預算,據雷報統計,2018年該領域的融資共計65起,較2016年的128起、2017年的110起近乎折半。到了2019年,投資領域對二次元公司的關注繼續減少,當年僅40家二次元公司完成融資。
但進入2020年後,隨著二次元遊戲的大火,潮玩衍生品、虛擬偶像服務公司的興起,與動漫相關的專案已經出現回暖跡象。
巨頭們的投資要麼是和主營業務強關聯,要麼是在開拓新的市場,而巨頭的投資風向往往代表著行業風口。但是,風口總在不斷變化。今年大火的二次元手遊《原神》揭示了這麼一個道理,在文娛傳媒行業,不盲目追隨風口,專注於擅長的內容,也許能開拓出不一樣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