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都說創業要找風口,那這裡麵包含兩個問題:

找風口這件事靠譜麼?如果靠譜,那風口怎麼找?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找風口這件事靠譜麼?

我的答案是,絕大多數時間不靠譜,但是可以找。

為什麼這麼說呢?

咱們先看幾個案例。

第一個,共享單車。

咱們都知道最近兩年,共享單車行業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瘋狂,從瘋狂到幾乎悄無聲息的過程。

和當初團購戰爭”千團大戰“一樣,共享單車行業最初差不多也是“千車大戰”。假如你是一家共享單車的創業公司,但是創立的時間晚了那麼一丟丟,你最痛苦的可能首先是“沒有顏色選”,橙的、綠的、藍的、銀的、黃的,晃瞎雙眼,堆滿街道大街小巷。但是,好像一夜之間,共享單車就從香餑餑,變成燙手的山芋。摩拜賣身美團,BlueGoGo被滴滴垃圾價收購,OfO深陷破產泥潭,到現在還有數百萬人退不了押金。

你不能說那些投資人不聰明,一個一個大機構投進去,甚至騰訊阿里也入場了,但最後能賺到錢的機構卻沒幾個。

第二個,共享貨架。

如果你是一家一二線城市中小企業的員工,你會知道去年共享貨架甚是火爆,幾乎每家公司裡都擺了不止一家的貨架。東西擺在那,純靠自覺,掃碼取貨。半年時間,又來了一場“千架大戰”。但來得快去的也快,不過就是不到一年的時間,共享貨架公司一個一個銷聲匿跡,擺在辦公室的貨架無人打理,剩下點沒過期的零食,可能也被饞嘴的員工拿走吃了了事。

這些例子還可以舉很多,例如16-17年的“分答”型問答裂變,18年年初的答題大獎賽模式,幣圈後期的ICO等。

一個個你方唱罷我登場,結果卻是眼看他高樓起,眼看他眼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時間週期也一個斷過一個。

所以,從大概率上來講,找風口這件事是不靠譜的。

但是,並不意味著沒有風口這件事。

那接下來,就聊聊如何找風口。

其實找風口,有點類似與巴菲特的價值投資。

上面舉的各種找風口失敗的案例,並不是“找風口”這件事本身錯了,而是違背了價值投資的本質,成了投機行為,而投機,說白了就是“賭”,十賭九輸這件事在投資券也是適用的。

那價值投資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是對於經濟趨勢的判斷。

例如我所在的大健康行業,在我們四年前初創時,尚是一團亂麻,國家既沒有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營養師註冊制也沒有誕生,健康險行業也處於萌芽期,但我們認準了中國慢病高發,老齡化加速這兩個重要趨勢一定會對中國經濟造成重大沖擊,所以我們依然決然的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旅。雖然我們清楚,趨勢是趨勢,一家小小的企業要想生存下來並且獲得重要的發展機會,依然需要太多的努力和運氣,但這種趨勢肯定不會錯。就在國慶前,國家21部位聯合釋出了《促進健康產業高品質發展行動綱要(2019-2022年)》,意味著大健康產業的春天的確近在眼前,在這個趨勢下必然會有無數獨角獸企業脫穎而出,我們要做的就是乘風而起,別死的太早。

再舉一個我自己買股票的例子。大概四年前,在研究一些營養健康相關的文章時,看到有一個細節,說中國人均乳製品攝入量只有美國的幾分之一。當時我就想,乳製品可能是最好的鈣質和蛋白質來源之一,這個是長期不變的。而我當時國內的兩個乳液巨頭,一個蒙牛一個伊利。蒙牛被中糧集團收購,而只有伊利可以直接在A股買到股票。那還猶豫什麼?雖然買的並不多,但幾年下來已經翻番。

所謂價值投資(或者說“抓風口”)就是去尋找一些非常巨集觀的趨勢,然後選擇明確的標的物來進行投入,或者是資金,或者是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那你肯定會問,站在當下,有什麼巨大的巨集觀趨勢是必然呢?

我這裡拋磚引玉:

1.隨著中國的國民收入提高,老齡化程序加速,用人成本逐步提高,世界哪個地方有可能補上中國的這個缺口?

2.隨著科技發展的加速,人工智慧的普及,從事科技行業的風險逐步提高,那麼哪些行業有可能逃過人工智慧的碾壓,成為有長期價值,並且不會在一輪一輪快速更迭科的技浪潮下必須更新知識結構?

3.在4G時代沒有爆發的VR/AR/MR行業,在5G時代是否會迎來爆發?為什麼?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基金投資,這些小常識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