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今天是1月13日,上午市場高開,三大股指盤初集體上攻並均錄得階段新高,創業板指站上3200點。

板塊上中字頭板塊大漲,不過很多中字頭個股估值較低,前幾天也出現了拉昇,估計和中央經濟會議供給與需求側改革有關,拉動國內經濟。

此外,鋰電池板塊反覆活躍。主要是碳酸鋰需求上漲支撐價格上漲,碳酸鋰價格在2020下半年開始觸底回升走出“週期低谷”。去年10月份,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價格開始出現回撥。當時價格還在3.8萬/噸、3.9萬/噸左右,上漲到4.3-4.5萬/噸左右後再走高。去年年底電池級碳酸鋰均價上漲至5.1萬/噸,漲幅在30%左右。

到了今年年初,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在5.4萬/噸左右,短短几天,漲了3000元。部分小廠最新報價甚至高達63000元/噸,且7天有效,漲幅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昨天,國內電池級碳酸鋰漲價2000元/噸,報價5.8萬-6.1萬元/噸,較11日漲3.57%;工業級碳酸鋰亦上漲1000元/噸。

其價格上漲背後反映的是下游行業的高景氣度。去年第四季度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持續增長帶動動力電池裝機電量提升,拉動上游碳酸鋰出貨量增長,碳酸鋰企業庫存較低,訂單飽滿;新能源幾家新勢力造車銷量攀升,僅僅去年12月份銷量都處於增長狀態,蔚來汽車交付超過了七千輛,理想汽車交付超過六千輛,零跑汽車交付超三千輛,小鵬汽車交付超五千輛,多家都是銷量增長,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火爆。今年我們也看見了特斯拉國產Model Y降價開售,銷量上有望實現100萬輛,同比翻倍增長。國內造車新勢力出貨量也在快速增長,上游碳酸鋰資源需求有望持續提升。

下午看點之一:智己汽車下午釋出高階智慧純電動汽車品牌

今天13:30,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打造的智己汽車釋出高階智慧純電動汽車品牌,並全球首發兩款量產定型車。新車將搭載上汽與寧德時代共同開發的採用“摻矽補鋰電芯”技術的電池,最大續航里程超1000公里,新車預計今年四季度實現量產交付。

上汽集團、阿里巴巴都是大來頭,而且上汽在新能源方面銷量不少,去年上汽新能源汽車熱銷32萬輛,同比猛增77.8%,奪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冠軍。投入也不少,總投資170億元的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正式投產。不過從市場反應看,不像市場對像特斯拉、蔚來、小鵬的高預期,上汽的估值預期並不高。因為智己汽車只是上汽規劃和製造的一個新能源品牌,並不是把全部精力和資金都放上,不像特斯拉就打造Model Y等純電車,也不像蔚來花費全部精力推出ET7。像特斯拉、蔚來這些新能源車企只研究新能源車,不觸碰傳統車。所以和寶馬賓士差不多,即便寶馬研發出i系列,賓士研發出EQ系列,市場估值預期同樣不高。市場估值預期和營收有關聯度,但用在新能源車企上也有例外,特斯拉就是例子,前兩年處於燒錢狀態,但擋不住市場對它的期待。蔚來也是,現在營收不高,利潤也處於負值狀態,可是它們的市值很高,都高於上汽。不過市場還是期待智己汽車的產品。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13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阿里雲迎來了又一輪“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