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因此很多人都開始重視自己的財商培養,學習一些理財知識。一些人在學習了幾本理財入門書籍之後,就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很多投資技巧,於是想要躍躍欲試的進入股市。
我的一位朋友看了一本炒股書之後,覺得最近的股市走向和他前幾天在書中看到的k線圖一致,認為接下來的市場應該是大漲的,於是打算投入錢進去賺一筆,可是手裡多數的資金已經被套牢,已經沒有多餘的錢投入進去於是開始想辦法籌錢。
在和妻子申請資金的時候被拒絕後,於是準備偷偷挪用家裡買車的錢拿去炒股票。準備炒一個小短線,賺點錢之後就把錢拿回來,認為自己應該不會有什麼損失。
結果不湊巧的是,從投資那天起他選的那隻股票就接連跌停。最後還被妻子發現自己挪用,可當時賬戶的錢已經賠進去了1/4,在妻子和她大吵一架後,割肉止損,將錢取出,買車的計劃也因此被擱置了。
由此可見槓桿操作問題很多,千萬不要拿急用的錢去炒股。在實際投資理財中,更切記千萬不要借錢去投資人。不然一旦失敗,可能帶來沒有彌補的惡果。
作為平凡人的我們,在理財中有什麼訣竅?我們可以在每個月發工資之後分成幾個部分用來投資。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用逆向思維來進行強制儲蓄,儘量的攢下第一桶金。通常多數人的做法是“收入-支出=儲蓄”。我們可以把這個公式調換一下順序“收入-儲蓄=支出”,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每個月可以更多的存下資金,而且對於不合理的消費會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在出門採購物的時候,可以分清這個是必需品還是你的想要品。比如你想買一雙球鞋,可能一雙球鞋500元足可以搞定,但是你去商場裡看見一雙限量款,可能需要2000元,這個限量款的球鞋就成為了你的想要,而櫥窗裡那雙普通的球鞋才是必須品。如果你要想要買那件“想要”,那麼就需要你自己靠自己的努力額外做些兼職,實現自己的小願望。
如果覺得自己存不住錢的話,可以把錢分為幾部分:一部分支出用於消費,一部分支出用於理財,一部分支出用於朋友聚會,把每一部分的東西劃分好,如果發現這個月的預算不足,可以把願望攢起來,放到下個月,這樣讓生活中有所期待,當你心願達成時,遠比輕而易舉的實現它更讓你開心。
嘗試讓自己強制儲蓄,可以嘗試基金定投。在當年我剛大學畢業的時候,突然之間賺到了工資,覺得這些錢可以供自己支配,花期錢來大手大腳,於是常常在月中的時候就把整個月的工資全花掉,後來我強制自己買了基金。每個月我固定把錢存到基金的賬戶,這樣把錢存了之後,再用剩下的錢來生活,雖然每個月的工資依然是不夠花,但是賬戶裡都會存入一些錢進去,久而久之也有一定積蓄。
在每個月有一些存款之後,定期審視自己的資金賬戶,分清哪些是可以用來投資理財的,哪些是作為應急儲蓄資金,之後根據你的理財金額來挑選自己的投資工具。現在有很多的投資方向可以供我們選擇,比如股票、基金、期貨,定存存款。但是這麼多的投資專案可能適宜不同的人群,如果你是保守者,那麼就建議選擇銀行理財類,如果你手裡有大量的結餘現金,短時間內不用那麼可以投入到股票、基金。
在投資方面不要人云亦云,不一定流行的,就是適合你的,要根據自己的理財需求來規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