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作者 | 韓輝

編輯 | 魏曉

平行世界中,如果楊威沒有選擇創業,那麼他可能將成為世上頂尖的腳踏車職業選手,且還是國內騎得最快的數人之一。

這是可以預見的。

因為早在知名企業振華重工工作時,利用工作之餘的閒暇時間,楊威便已在各大腳踏車賽事中嶄露頭角,其獲得的獎金也遠超工資。

但楊威還是走向了另一條路——創業。

2014年,楊威投身物流機器人賽道,創辦上海快倉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開始為“四面牆內智慧駕駛-讓人類不再搬運”這一願景不懈奮鬥。

在人生岔路口上放棄騎車,選擇創業,在楊威眼中,是順理成章的事。

是的,這個80後創業者,北京大學軟體工程專業碩士,是一名典型的學霸工科男。

這固然是影響楊威作出選擇的一大因素。

但更大原因在於,骨子裡的楊威更願意迎接挑戰,擁抱不確定性。

畢竟對於當時的他而言,騎腳踏車騎得更快,已經不構成什麼難度。而轉身創業,則充滿了無限未知的可能。

另外看上去迥異的人生路徑,卻擁有著同樣事關成功的屬性,那就是堅韌。

楊威是一個擁有極致毅力的人,從一開始就是。

他在投身創業前,即具備了成為一名頂尖腳踏車職業選手的確定性,便是清晰例證。更不為人知的是,早在高中時期的楊威體重超過200斤,在立下減肥決心後,僅用了四個多月,楊威便成功減重了60斤。

這種寶貴的性格特質,亦在楊威創業一路走來,體現得淋漓至盡。

7年前的國內物流機器人賽道,還是一片資本熱錢尚未投注過多關注的市場。彼時楊威團隊從0起步也尤為艱苦,幾人聚集在從上海一家企業借來的一間倉庫中,就圍著一張隔板,鼓搗起了原型機。

也正是憑藉著楊威等人的堅韌努力,一步步踏實苦幹,不斷地打磨產品、迭代技術,物流機器人賽道逐漸有了清晰的未來,開始向外界釋放其廣闊的想象力。

現在的快倉智慧,已經成長為國內智慧物流機器人行業頭部獨角獸公司、單倉部署規模全球第二大的智慧物流機器人廠商,且增速迅猛。

據瞭解,2017-2019年,快倉營業收入累計增長近10倍,2020年全年訂單量為2019年的300%以上。

不過對於這樣亮眼的成績,楊威覺得不算什麼。

“目前公司只是從嬰兒變孩童了。我們有自己一定的能力了,有獨到的產品了,能為一些使用者產生價值了,而且也能走向海外了,但距離目標與願景,還需要持續成長進化。”楊威說道。

要知道,楊威給快倉立下的使命是“讓人類不再搬運”。這是工科男希望透過技術改造社會,造福人類的美好浪漫,也是快倉團隊為之奮鬥的究極目標。

現在的快倉,還在路上。

不再搬運

技術已在改造社會。

2020年天貓雙11物流訂單量超過20億,相比2019年再次暴漲。訂單量猛增的同時,從消費者體驗來看,“配送速度更快了”。

這背後,離不開智慧倉庫的助力。

其中之一,便是位於江蘇無錫的菜鳥智慧倉庫。這個超過3萬平米的庫區內,每一天都處於高速運轉狀態。穿梭其間,高效完成儲存、搬運、轉運等工作,並能夠互相避讓,自主充電的正是快倉約1000臺智慧物流機器人。

在雙11期間,該菜鳥智慧倉庫還推出了直播。最高峰時,有約1億人線上“監督”機器人工作,並直觀感受到技術對傳統內部物流業態的改造。

這個大規模商業運用中,快倉與菜鳥合作,透過定製搭建整套排程系統,以及快倉成熟的潛伏式智慧物流機器人,實現了倉儲的無人化、智慧化。

不僅讓人類從繁重的搬運工作中解脫出來,更是降本增效。

去年11月,快倉釋出了全球首創的Quick Pick智慧機器人解決方案,透過高效率、高儲存、高穩定性的智慧料箱機器人與小巧輕盈、高效靈活、高性價比的智慧載具搬運機器人相互結合,實現了“密集儲存+貨到人揀選”的更優使用組合,有效解決了“超高出入庫流量”要求下“拆零揀選及海量SKU退貨”人工作業效率低的痛點。

其中,揀選人效可達450-600 PCS/H(400個入站),相較傳統人工拆零揀選倉,效率提高3-4倍。

“最開始我們的智慧物流機器人,目標是‘賦予倉庫靈魂’”,透過用資料探勘、機器學習等技術,能讓我們整個機器人叢集變得更智慧,讓海量訂單執行變得更有效,這一階段服務的還是以電商為主的海量訂單任務分解型倉庫。”楊威說道。

上述的菜鳥智慧倉庫,便是快倉應用的典型案例。

不過在後期發展過程中,快倉發現智慧內部物流的需求不僅僅侷限於電商場景,在流通、製造場景中亦廣泛存在,並在2018年提出新的願景:讓人類不再搬運。

他的設想是:“未來,每個智慧倉庫都會像一個有智慧交通系統的智慧城市一樣。倉庫裡的每條巷道相當於城市的車道,叉車相當於大卡車,料箱機器人相當於小巴士,快遞分揀機器人運載力最小,但是速度最快,就相當於小汽車。巷道的通行能力是道路的訊號燈,每一臺車、每一個機器人都是自動駕駛,它們的資訊協同由智慧城市的中控系統來完成。”

而此後快倉的每一步,均為朝這個目標持續邁進。

2019年,釋出第三代智慧機器人和“智慧大腦”EVO系統,引領物流機器人行業進入高度智慧化的3.0時代。

2020年7月,研發了一款“手腳並用”的複合機器人,可以快速部署在工廠、倉庫等各種空間內的生產物流、倉儲物流環節,能夠替代多個人力完成上下料、搬運等作業。

同年11月,釋出全球首創的Quick Pick智慧機器人解決方案……

快倉不僅要做智慧物流機器人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更要做智慧內部物流產業鏈上的廠商,以行業級產品,賦能並改造傳統內部物流業態。

截至目前,快倉已服務全球15個國家30多個行業500多家企業使用者,其中包括60多家各行業全球頭部企業,如ICT世界500強、大飛機制造巨頭、國藥、高濟醫療、中國郵政、DHL、菜鳥網路、唯品會、PCB上市公司、一汽、上汽、三菱等,服務領域從最早的電商行業,衍生至電子終端、航空、醫藥、郵遞物流、PCB、汽車、電梯等多個行業。

星辰大海

在“讓人類不再搬運”這一願景推進過程中,快倉的價值亦被多方認可。

2020年12月15日,位於上海寶山區的快倉全球智慧機器人產業基地專案正式開工。開工典禮上,楊威與上海寶山區區委書記等當地領導共同為專案培土奠基。

該專案規劃面積約68畝,總投資超5億元人民幣,預計在幾年之後,這裡將成為一個集研發、測試、製造、應用為一體的世界級智慧機器人產業叢集,圍繞智慧製造和智慧物流大做文章。

差不多同期,快倉也完成了C+輪融資,引入了凱傲集團、沙特阿美等新投資方。

公開資料顯示,這是成立至今以來快倉完成的第五輪融資。此前的B輪融資中,菜鳥網路、軟銀中國成為了快倉的投資方。

多方的追捧,正是對快倉本身以及快倉所處賽道想象空間的認可

一方面,柔性、智慧化、低成本的智慧內部物流系統在國內市場的發展前景廣闊,特別體現在兩個領域:一是電商倉庫,二是傳統行業對供應鏈的改良,這二者都在向更加敏捷的方向發展。

另一方面,還在國際化。

有統計顯示,當前國際範圍內全行業智慧物流機器人的整體滲透率僅為1%左右,未來可期的市場規模保守計算將高於5000億元。

在服務國內市場的同時,楊威一直是想著代表中國智造的一部分,走出國門的。

2018年開始拓展海外市場以來,快倉已在北美、歐洲、澳洲、東南亞、日韓、中東等地區均有落地,其機器人海外出貨量已超過總銷量的10%。

並在這一過程中,楊威發現在整個智慧物流機器人產業鏈各個節點上中國智造的優勢已經凸顯出來,包括應用場景以及客戶、底層研發能力、供應鏈等。

“歐美的物流機器人起步較早,技術也比較先進,但受限於基礎製造業供應鏈等配套設施,以至於技術迭代、產品演化速度上是比較慢的。而在國內,一方面是整個供應鏈特別齊全,另一方面國內物流行業的應用場景更加複雜,國內的機器人行業技術迭代升級速度非常快,並且在多應用場景下有了更多打磨產品,以解決更多實際問題的可能。”楊威認為,往後看5~10年,這一定是一箇中國企業大放異彩的舞臺。

快倉亦在努力成為關鍵角色。此次C+輪引入凱傲集團、沙特阿美等新投資方,正有加速國際化方面考慮。

一個背景是,凱傲集團是全球領先的工業車輛和供應鏈解決方案供應商,在100多個國家幫助工廠、倉庫和配送中心改善物資流和資訊流。

在拿到凱傲集團投資前,快倉便與其達成戰略合作,快倉的產品將透過凱傲的全球銷售及服務網路進行分銷,以擴大後者自動化倉庫解決方案的全球產品供應。本輪融資完成後,雙方的關係更加緊密,快倉的出海道路也將更加順暢。

“未來智慧物流機器人行業也會出現四大家族,就像今天工業機器人行業的ABB、發那科、安川、庫卡,我相信其中一定有我們中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智慧物流機器人必將成為智慧製造、智慧物流的基礎設施,到那一天快倉可達成讓人類不再搬運的創業使命。”楊威說道。

這也正是快倉追求的星辰大海。

長期主義

創立至今,快倉已經成長為國內智慧物流機器人行業頭部獨角獸公司、單倉部署規模全球第二大的智慧物流機器人廠商。

覆盤這一路走來,雖然創業充滿不確定性以及遍佈艱辛,但快倉還是找到了確定性因素,並憑藉於此脫穎而出。

這一確定性,從做事風格而言,是楊威團隊的堅韌與踏踏實實。

楊威至今還對早期的融資記憶尤深。

2014年,快倉剛成立,是一個僅有三人的小型團隊,彼時的智慧機器人賽道剛興起了苗頭,遠沒有現今這般蔚然氣象。

在上海一個咖啡館裡,楊威約了一個做倉庫的老闆,沒有絲毫創業經驗的他,甚至沒準備一份BP,手上就一份技術規格書。

這場會面中,楊威講了四個多小時。雖然投資人根本就沒聽懂,但仍然投了天使輪,理由很簡單:這個理工男能講四個多小時技術相關,踏實靠譜。

再到A輪,是百世集團投的。這場融資過程,同樣跟楊威想象中的不一樣。

2015年的一個週六夜晚,百世集團董事長周韶寧來訪。

不同於別處融資創業者給投資人講如何透過技術去改造世界的故事,在快倉的兩個多小時內,都是周韶寧在講,楊威團隊在聽。楊威也根本沒預想到這種情形。

周韶寧講完,楊威就說了一句:百世挺好,然後前者回應:我們投你。

事後跟周韶寧熟了之後,楊威也向他了解下為什麼百世願意投資快倉。

周韶寧是這樣考慮的,百世作為物流企業,看重了智慧倉儲的價值,要投資這個賽道,但這個賽道需要一堆踏踏實實的人做,涉及到機器人、叢集作業系統、供應鏈等多個環節。而快倉的團隊,在他眼中,正是這樣一群人。

周韶寧造訪的那個夜晚,不是工作日,快倉團隊所有人都在加班,且沒有一個人中途離場。

從價值觀角度來說,正是長期主義:把時間和信念投入到能夠長期產生價值的事上,盡力學習最有效率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標準,遵循第一性原理,永遠探求真理。

楊威一直認為,智慧物流機器人賽道,只有長期主義才能到達彼岸。

“我比較反對所謂風口這個概念,因為再怎麼樣,企業都需要交付裝置、系統,以及交付服務。而這些針對的是客戶真實的應用場景、業務需求,需要時間去積累,需要時間去打磨。不是說今天做了一款產品,明天各行各業都能廣泛適用。”

踏踏實實做裝置,踏踏實實做系統,踏踏實實服務使用者,這是長期主義的外在。堅持技術自主研發底色,這是長期主義的核心。

截至目前,快倉已有固定員工近500人,其中碩博士學歷員工佔30%以上。目前研發工程師數量保守估計佔比超過5成。其近兩年的收入中,有50%左右用作研發投入。技術積累方面,目前快倉已獲得及申請200多件專利,其中發明專利佔近一半。

憑藉這種對長期主義的信仰與踐行,過去的快倉奔跑得很快。

也將憑藉於此,快倉再次向前。

“做出更多行業級產品,成為全球頂尖廠商,推動智慧物流機器人這一全新產業發展,實現讓人類不再搬運這顆初心不變。”面對未來,楊威已經做好了準備。

17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電動飛行汽車要來了,“永磁電機”是新源車未來的新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