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存款和銀行理財都是銀行的產品,老百姓接觸的比較多,都很熟悉。銀行存款和銀行理財最大的區別在於,存款能保本,但理財不能保本。
根據2018年4月出臺的“資管新規”,銀行理財要打破剛性兌付,投資者自負盈虧,保本理財要在2020年底之前全部退出。
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存款能保本,但是銀行理財卻不能保本呢?
存款是銀行的表內資產,銀行吸收存款要繳納存款準備金,由央行來保管,用來保證客戶的取款需求以及資金年清算需要。不同型別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略有不同,假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是15%,吸收了1億元存款,那就就要上繳1500萬元存款準備金。
有了存款準備金,就能保證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居民取款的時候不至於賬戶上沒錢支付。
除了繳納存款準備金之外,銀行還需要繳納存款保險費用,由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機構來管理這筆錢。如果銀行破產倒閉了,且沒有其他金融機構來接管,就要動用存款保險基金中的錢來賠償儲戶,其中50萬元以內本息可以得到100%償付,超過50萬元的部分要根據清算結果來賠償。
銀行吸收了儲戶的存款,錢是拿來自己用的,比如放貸,從中獲取利潤,但銀行吸儲也要付出成本,除了要支付儲戶利息之外,還要繳納存款準備金和存款保險費用。在存款準備金和存款保險費用的作用下,既可以保障存款的流動性,以供儲戶隨時支取,又可以保障存款的安全。
儲戶把錢存到銀行,和銀行之間和債權人和債務人的關係,只不過銀行這個債務人非常靠譜,而且有保障,所以存款是非常安全的。
銀行理財和存款就不一樣了,它屬於銀行的資產管理產品,資管產品的本質是“代客理財”。投資者買了一款銀行理財產品,相當於是把錢委託給銀行,讓銀行拿著自己的錢,幫助自己去投資,銀行從中收取管理費,作為代客理財的報酬,投資者和銀行之間是委託人和受託人的關係。
過去銀行理財之所以能保本,是因為行業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剛性兌付”。銀行把投資者的錢拿去投資,會給投資者固定的收益,投資收益多的話,超出的收益就是銀行的超額管理費,投資收益少了或是虧了的話,銀行就會拿自有資金或利潤去彌補。大部分情況下,銀行是可以拿到超額管理費的,所以這麼多年來剛性兌付可以維持。
在剛性兌付下,很多投資者都把銀行理財當作存款,認為銀行理財也可以保本保息。
但是誰都不能保證市場一直順風順水,一直都能穩賺到錢。如果金融市場變得不景氣,整個大環境變得糟糕了,或是個別銀行投資風格過於冒進,出現投資危機,銀行自有資金也無法彌補,就會對投資者造成傷害,甚至會影響到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所以,銀行理財要打破剛性兌付,迴歸“代客理財”本源。銀行理財向淨值化轉型,產品收益不再固定,而是浮動的,目的就是為了打破剛性兌付,讓投資者意識到,理財非存款,投資需謹慎。
其實從收益上也可以看出,銀行存款3年期、5年期利率連3.5%都可能達不到,銀行理財3個月就能達到4%,如果理財跟存款一樣安全,這樣合理嗎?一分收益對應一分風險,投資者永遠都要記住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