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網際網路金融平臺“51信用卡”被曝因委託外包催收公司使用軟暴力手段催收債務而被警方調查。 “暴力催收”,引來監管,持續很久了。
自今年3月起,公安部圍繞“暴力催收”的一系列整頓行動不斷升級,與催收業務相關聯的網路貸款平臺、大資料爬蟲公司等相關方紛紛迎來大規模的清查整肅,催收行業尤其成為重點整頓物件。
除“51信用卡”之外,捷信金融、錦程消費金融等持牌金融機構,趣分期、拉卡拉等知名金融服務平臺,均被曝出與催收相關投訴,一些公司已暫停委外催收業務。
《中國新聞週刊》報道:作為金融貸後不良資產處置的關鍵一環,催收行業的市場容量和不良資產規模直接掛鉤。中國人民銀行的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達2.37萬億元,僅全國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已達919.16億元。
截至今年6月末,全國市場已有3000多家催收公司,還有1500家以上公司是借其他名目而存在。
催收行業的誕生,始於信用卡壞賬。國內日益龐大的消費信貸市場和不良資產規模,是催收行業生存發展的根本土壤。
催收行業內將逾期款分為三個等級。一級逾期款指逾期1~3個月,催回率一般在70%左右,佣金率在8%之內;二級逾期款指逾期4~12個月,催回率在12%至15%之間,佣金率在10%~30%之間。
利潤最豐厚的是三級逾期款,一般逾期達12個月以上,行業平均催回率僅有0.5%左右。
進入2015年之後,在網際網路金融野蠻成長,催收行業的主營業務正在從傳統的銀行信用卡、小貸公司的逾期賬款,擴容至消費金融、P2P、現金貸、車貸等新型網路貸款業務。
相比銀行的信用卡逾期款30%之內的佣金率,小額短期現金貸的提成比例則高得多。
“譬如714高炮之類的非法網貸,平臺往往拿了砍頭息就把壞賬賣出去了,催收公司能收回來的全流進自己腰包。”“暴利的網貸平臺催生了一批暴利的催收公司,行業分化也以此為界。”某催收公司高管直言,“一些P2P平臺不一定會像銀行等金融機構一樣要求催債公司提供註冊資金、財務、員工資訊、合作機構等資訊,催收公司的合作門檻也更低。”
“擼口子”的人會在接到催收電話時進行錄音,並以賣慘哭訴、流氓耍賴、言語辱罵等方式應對催收員。若以“暴力違法催收”為由進行投訴,可以提出“要求當時催收員賠禮道歉、停止騷擾或停催”的訴求。
在“專業”的反催收指導下,有的債務人不僅不還錢,反而還開始以各種理由爭取“精神賠償金”。
不規範的催收經營會給社會帶來重大隱患,但一味向金融機構和催收公司施壓,縱容老賴,反而會損失金融資產和社會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