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流年不利!

繼年初收購家樂福中國失敗後,永輝超市(601933.SH)要約收購中百集團一事,也在年末落了空。

這場長達6年的股權佈局,在永輝超市與武漢國資的握手言和中落下帷幕,永輝超市仍屈居第二。

12月17日,永輝超市公告稱,公司與武漢國資達成合作協議,永輝超市支援武漢國資作為中百集團的實控人,不再謀求公司控制權。

在此之前,故事完全按照相反的方向發展。從2013年開始,永輝超市一路高歌猛進,頻繁舉牌中百集團,2014年對其持股提升至15%,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今年3月,永輝超市再出手,擬以8.1元/股的價格收購中百集團不超過6905.56萬股,將持股比例提升至不超過40%,劍指公司實控權。

資本市場就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各種陰謀陽謀屢見不鮮。放眼A股市場,圍繞上市公司的股權爭奪戰時有發生,近年來鬧得沸沸揚揚的“寶萬之爭”就是一個鮮明案例。

武漢國資也從永輝超市的大舉進攻中感受到敵意,面對頗有“野蠻人”味道的永輝超市,武漢國資豎起盾牌積極防禦。

僵持半年後,雙方坐到了談判桌上,經過一番斡旋,永輝超市選擇了“妥協”,但並非空手而歸——永輝超市獲得了中百集團總經理的提名權。

當中百集團實控權求而不得,永輝超市退後一步,選擇與武漢國資共同治理,未嘗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起碼在業務空白的華中地區,尤其是武漢當地,算是取得了一席之地。

永輝超市與武漢國資宣佈,力爭在三年時間,將中百集團主營業務銷售淨利率提高至2.5%,這是一舉三得的共贏之計。

攘外必先安內,在發力中百集團之前,永輝超市創始人張氏兄弟已經分了家,並把公司兩大業務板塊安排的明明白白。

去年12月,永輝超市公告稱,公司創始人及大股東張軒鬆與張軒寧兄弟二人,解除了一致行動關係。

2010年,永輝超市登陸上交所,張氏兄弟立刻簽訂一致行動人協議,將雙方利益密切捆綁在一起。現在,這份長達8年之久的合作契約,就這樣被一刀切斷了。

自古以來,兄弟分家都是造成兄弟反目的導火索,像永輝超市這樣的商超巨頭鬧分家,更是惹得外界議論紛紛,但張氏兄弟分家並不是簡單的利益切割。

分家的根源在於張氏兄弟經營理念不同:哥哥張軒寧看好線上新零售業務,即永輝雲創;弟弟張軒鬆看好線下傳統連鎖超市,即永輝雲超。

(左:張軒寧,右:張軒鬆)

永輝雲創是公司近年來重點佈局的新零售板塊,旗下業務包括超級物種、永輝生活、永輝私廚等,還曾獲得來自騰訊與京東的大筆投資。

但是,與盒馬鮮生、7FRESH、每日優鮮等新零售業務類似,永輝雲創目前處於燒錢求規模階段,過去三年間累計虧損13.2億元,成為上市公司財務上的拖累,引發股東不滿。

對張氏兄弟而言,盈利的永輝雲超代表著現在,虧錢的永輝雲創卻代表著未來,都是不能割捨的心頭肉,尤其永輝雲創代表的新零售,是公司佈局下一個十年的重要籌碼。

兄弟分家便成了緩兵之計。與此同時,永輝超市宣佈以3.94億元的價格向張軒寧轉讓永輝雲創20%股權。

轉讓完成後,張軒寧對永輝雲創持股29.60%,為第一大股東;永輝超市持股26.6%,是第二大股東。永輝雲創從上市主體中剝離出來,得到獨立發展。

此後,張氏兄弟各司其職,哥哥張軒寧放心大膽搞新零售,而不必顧忌上市公司財報,弟弟張軒鬆則踏踏實實經營傳統商超搞現金流,何樂而不為呢?

聚焦傳統商超業務的永輝超市,在痛失中百集團實控權的同時,也開始了新一輪跑馬圈地。

12月10日,永輝超市董事會全票通過一項決議,公司擬花費約1000萬美元認購寶龍商業發行的部分股份,投後佔比約1.5%。

寶龍商業是寶龍地產的商業管理平臺,目前正處於分拆後赴港IPO的關鍵時點,倘若認購成功,永輝超市將成為寶龍商業四位基石投資者之一。

寶龍商業其他三位基石投資者也大有來頭,分別為安踏副主席丁世家創立的和盛海外控股有限公司,恆安國際的副主席許連捷,以及投資機構Orchid China Master Fund Limited。

截至2018年末,寶龍商業擁有45處在管零售商業物業,總在管建築面積為450萬平方米(不包括停車場),以寶龍一城、寶龍城、寶龍廣場、寶龍天地4個品牌提供商業運營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四季度,永輝超市有4家門店開在寶龍旗下的廣場內,這些新開門店分別位於上海、浙江、四川等地,租期分別在10-20年之間,佔地總面積超2.63萬平方米。

實際上,這是永輝超市在橫向併購擴張之外的大膽嘗試,是公司佈局商超上游產業鏈的重要舉措。即忙著線下開店的同時,永輝超市也盯上了優質物業資源。

早在去年12月,永輝超市就以35.31億元的價格接手了大連一方集團及孫喜雙持有的萬達商管1.5%股份,當時給出的理由為戰略拓展優質物業。

萬達廣場和萬達茂是永輝超市最喜歡進駐的商業專案之一,通過直接持股的方式,也將打破永輝超市對於產業商業上游被動的形態。

今年5月,永輝超市還收到萬達商管分配的2018年紅利7130萬元。一手握住優質物業,一手收入現金分紅,永輝超市簡直不要太爽了。

俗話說,一招鮮,吃遍天!永輝超市正是以生鮮優勢立足於市場的。

經過多年佈局,永輝超市能做到70%的生鮮在產地直接採購,這是其他大型商超望塵莫及的。生鮮收入在永輝超市總營收中佔比高達45%,排名第一。

生鮮具有損耗率高、利潤率低的特點,消費場景主要集中線上下,受電商衝擊較小,永輝超市正是抓住這一特點,以生鮮導流,搭配銷售其他利潤率較高的日常消費品,提高整體利潤。

但是,近期永輝超市的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生鮮護城河越收越窄。

11月29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釋出的食品安全抽檢報告顯示,永輝超市出售的梭子蟹,檢出鎘含量為2.1 mg/kg(以Cd計),遠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限量值為0.5 mg/kg)。

同一天,永輝超市還登上了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釋出的黑名單,公司出售的烏雞中恩諾沙星含量269μg/kg,遠超國家規定的最高殘留限量值(100μg/kg)。

粗略統計發現,自今年10月份以來,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永輝超市因售賣、經營問題食品,先後六次被多地市場監督管理局點名。

食品安全無小事,而是關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永輝超市屢屢碰觸食品安全紅線,惹得網友怒喊:“食品安全就是老百姓的底線!”

資本市場也給出了反應,2018年至今,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永輝超市累計下跌33.24%(不復權),公司退出千億市值俱樂部,市值縮水至700億元出頭。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以高品質生鮮立足的永輝超市,倘若不能堅守住食品安全底線,就算能靠資本擴張獲得短暫風光,恐怕也不是長久之計。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永輝超市持續下跌,怎麼看市場給出的估值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