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這八次共累計賣出5475.8萬股股份,套現總金額高達10.76億港元,而其所持恆大股權比例也隨之從0.45%降至0.04%,幾近清倉。

受到此訊息的影響,恆大股價隨即下跌,截至收盤,報價每股20.75港元,跌幅近1.66%。

01

夏海鈞到底怎麼了?

有人寬慰,減持股票只是個人投資行為而已,夏海鈞也就是個普通的投資者,股票想賣就賣,想買就就買,不必多加解讀。

但這這麼說顯然是不成立的,既然夏海鈞坐在那個位置,那他就首先是恆大Quattroporte,然後才是夏海鈞。一個大公司的Quattroporte突然幾乎清倉所持本公司的股票,能說正常嗎?

當然不正常。

聯想去年年中夏海鈞在半年財報會上的言論,就更覺弔詭了。

當時夏海鈞表示:“現在恆大市值3700多億港元,增長空間遠遠沒有釋放出來,房地產行業平均PE大概是8倍左右,恆大上半年PE只有5倍,和行業差距很大,按照8倍PE,恆大市值要去到5600多億。恆大的增長還遠遠沒有體現出來,我不相信持有恆大的人會賣掉恆大股票。”

奇怪不奇怪,去年恆大市值3700多億的時候夏海鈞不賣,現在只剩2700多億了,怎麼就賣了呢?不等到一萬億了嗎?

關於夏海鈞此行為的動機,我們無法完全揣測。但有一點猜測我認為是合理的,那就是,夏海鈞認為,現在是出售恆大股票的一個合適時機。也就是說,夏雪鈞可能認為,恆大的股價已經在高位了,短期內可能有下行風險,至少是不會有明顯漲幅了。

為什麼這麼說,很簡單,如果預測到一支股票還會繼續漲,你會賣嗎?

顯然不會!

你選擇在某個時刻賣它,一定是因為覺得它有下跌風險。

那麼,夏海鈞究竟是看到了什麼,以至於他對恆大股價的前景不看好?

我們無從得知。

但是,光從恆大以往的披露的資訊來看,恆大股價確實存在下行風險。

風險來自於多個方面,首當其衝的是恆大業績的大幅下滑。

02

今年八月,恆大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財報。財報顯示:

恆大實現營業收入2269.8億元,同比大降24.4%;毛利潤772.6億元,同比下降29.0%;淨利潤270.6億元,同比暴跌49%!

對此,恆大的解釋為:下降主要因為2019年上半年交樓面積比2018年同期減少25.8%。

也許你會認為,在今年大環境對房地產高管控的情況下,恆大業績大幅下降純屬正常。

但事實並非如此!

搜狐釋出的資料顯示,2019年上半年,國內TOP100房地產開發企業業績同比增長4%。

也就是說,雖然大環境趨緊,但今年上半年大的房企業績依然是在穩步增長。但恆大卻在這裡面掉了隊。

與此同時,恆大的債務水平也雄冠全行業,其有息負債高達8131.71億元,是碧桂園近2.5倍。

可以看到,恆大一年內到期的借款就高達3758億元,貸款平均利率高達8.62%!

較高的負債總額給了恆大很大的資金壓力,這也是為什麼恆大在下半年發動全公司員工促銷甚至不惜大幅降價賣房的重要原因。

未來,隨著“房住不炒”政策的貫徹,包括恆大在內的房企很難回到以往無往不利的場面。利潤下降,債務居高不下,是恆大需要長期面對的問題。

而恆大,需要面對的問題還不止這些,另外,回A上市之路就已經讓許家印頭疼了3年。

03

或許是認為自己公司的市值被嚴重低估,也或許是覺得A股的“韭菜”比較好割,許家印從2016年開始,就在極力推動恆大借殼迴歸A股。

一旦恆大完成回A上市,在完成配套融資後,恆大的債務風險立刻會處於可控狀態!

不幸的是,這個程序難產了!

恆大借殼的物件深深房從2016年開始一直停牌至今。本月13日,深深房又釋出了最新通報:公司和控股股東深圳市投資控股與恆大地產及其股東廣州市凱龍置業簽署了《關於重組上市的合作協議之補充協議六》,將約定的排他期和有效期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

這大概已經是第一百次延期了。

延期復牌的理由,依舊毫無新意,大意是:重組太複雜,規模太龐大,方案需完善,尚需時日!

恆大回歸A股為什麼如此艱難呢?坊間一直認為可能是政策阻礙較大。

要知道,由於國家對地產方面的調控,從2016年開始,就沒有一家房地產公司通過證監會發審委審批。也就是說,國內房地產企業的IPO已經被暫停了。

夏海鈞對此曾有過一番精彩的辯解:“房地產企業的IPO重新上市是基本停掉了,但是恆大的迴歸A股市和IPO完全是不一樣的概念,恆大是把深深房這家房產企業,進行國有企業混改,變成優質的地產企業,這符合國家改革的大方向”。

但這番辯解顯然沒什麼用,恆大想幹什麼,明眼人都知道,證監會當然也知道。

從近期的大環境來看,短時間內房地產政策仍然不會放寬。恆大的回A夢,還得再多等等。

或許,它的“造車夢”可能會先有點起色。

04

在房地產行業眼看就要告別暴利時代之際,恆大選擇的出路是什麼?

是新能源汽車!

為了實現“力爭3–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之一”的野心,恆大開始了大規模的撒錢。

去年9月23日,恆大以144.9億元持股40.964%,成為廣彙集團第二大股東;

今年1月15日,恆大出資9.3億美元收購瑞典電動汽車公司NEVS 51%的股權,獲得了整車研發製造資格;

1月24日,出資10.6億元取得動力電池企業卡奈絲能源58%股份,獲得頂尖動力電池技術;

1月29日,投資1.5億美元入股瑞典超跑公司柯尼塞格,佈局新能源汽車高階品牌;

3月15日,以5億元收購泰特機電有限公司70%股份,而後者持有荷蘭e-Traction公司的全部股權;

6月份,恆大分別投資1600億和1200億在廣州南沙和瀋陽建設新能源汽車整車研發生產基地…

據不完全統計,短短一年時間,恆大僅對外公佈的造車業務投資就已累計超過3000億元,超過了目前中國新車企約2000億的總融資規模。

恆大想通過“買買買”的粗暴戰略完成彎道超車,但真的有這麼容易嗎?

顯然不可能,如果新能源汽車光憑燒錢就能迅速造出來,賈躍亭也不會逃到美國去了。

恆大雖然通過一年多的大手筆出手,完成了全產業鏈的佈局。但如何將產業鏈中的各個企業完美整合到一起,也是足夠許家印頭疼的事。

在造車經驗方面,恆大完全是白紙一張。今年恆大下線的“國能93”就可以看出,它目前的水準是什麼樣子了。

新能源汽車是資金密集型產業,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研發。因此前期恆大必然面臨著虧損的局面,而且這個時間不會太短。行業內做的最好的特斯拉,2010年就已經上市,將近十年過去了,仍未實現年度盈利。

在恆大營收下降、高負債以及短期無法回A股大規模融資的情況下,它能忍受這塊業務近十年的拖累嗎?

05

高處不勝寒!

恆大憑藉多年的努力,終於在2017年登頂中國房企排行榜上。但快速擴張也給恆大帶來了鉅額的債務,同時,巨大的體量也讓恆大的多元化轉型顯得異常笨重。

未來恆大面臨的挑戰是多方面的,身為Quattroporte的夏海鈞,是不是已經感覺到了一絲寒意?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2020年別再偷偷公轉私了,超過一定額度轉款將受到嚴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