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2015年,《決策》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深度分析了合肥與長三角的差距在哪裡。

彼時,合肥剛成為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人們卻普遍不看好合肥。與長三角其他城市相比,合肥交通運輸能力差,經濟體量小,產業結構、企業能量、基礎設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後。

“合肥跟長三角的差距很大,融入長三角後,很多生產要素可能外流,如果不能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就有可能被邊緣化。”一位域外經濟學家如是說道。

時間流轉,不知不覺,即將迎來2020年。近5年的時間過去,合肥發展的怎麼樣?是否成功融入長三角,承擔起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的作用?

不用看合肥怎麼說,讓我們看向1200公里外的廣東佛山,廣東省委機關報《南方日報》聯合佛山市委宣傳部組建調研組,連發的三問:

過去以傳統制造、專業鎮經濟、中小企業叢集“關鍵三招”為發展動能的佛山製造,美的庫卡基地裡呈現的場景是“一枝獨秀”還是“百花齊放”?是憑藉舊套路慣性前進,還是增添了新動能?對標合肥智慧製造樣本,佛山製造如何找到自己的“新三招”?

從今年10月起,為對標國際國內最高最好最優,調研組深入走訪合肥等10個在高品質發展領域各維度走在全國前列的樣本城市,為佛山探尋新路徑,並希冀從佛山出發,為廣東全省探索有益經驗。

為什麼首先對標的城市是合肥?一起來看:

“平平無奇”的合肥

坦白說,合肥並不是一個多麼引人注目的城市。

長三角諸多城市中,有“開闊雅緻”的上海,有“六朝古都”的南京,還有“院士之鄉”的寧波,“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更是傳誦古今。

合肥,夾雜在這些城市中,彷彿人群中面目模糊,眉眼極淡,淡到似乎拿個橡皮擦都能把臉部輪廓給擦掉的路人甲。

誠然,從一系列經濟發展資料來看,合肥好像乏善可陳。

別的不說,我們先來看最能衡量一個城市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政府財政收入。

財力,是一個城市真金白銀的硬實力,城市財力的多寡,能直接決定這個城市在城市建設、民生支出、稅收優惠等方面的投入能力,也就是“錢袋子”。

財力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城市的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下表為“2018年中國城市財力50強排行榜”,以中國294個地級以上城市為樣本,以各城市財政局或政務網的資料做來源,我們一同來看看,合肥在其中佔據第幾位(本榜單取樣暫不含港澳臺地區)。

論財力,合肥在前50強中排名第22位,正處於中間位置。單拎長三角的城市出來看,似乎也在中游徘徊。

即便再拿出高校數量、工業發展水平、交通運輸水平等眾多指標做比較,合肥在中部六省會中也基本都處於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

那我們不禁要問,“平平無奇”的合肥為何能被珠三角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東佛山對標,還成為繼京滬之後最吸引外國人的城市?

十年內趕超8城的大“黑馬”

深扒一下就會發現,合肥實在是中國城市界的一匹“黑馬”,有著不凡的經歷。

單看近幾年的資料很難看出端倪,我們不妨把時間拉長。

很多安慶人都不服氣,認為安徽的省會應在安慶才對。誠然,從康熙年間江南省徹底一分為二,到抗戰前,安徽省會大部分時間都位於安慶,之後因為戰亂,才把省會暫時放到合肥。

1949年合肥剛解放時,這個小縣城一樣的城市簡直是太落後:

只有兩條街道、不足5萬人口,城市規模和人口數量甚至不如省內的蕪湖、蚌埠、安慶等;

幾乎沒有現代工業,僅有3家小酒廠、1個鐵器社、1座小發電廠等20餘家小作坊,工業總產值不足747萬元;

交通也很差,有次省委書記去北京開會,因機場跑道太簡陋,雨天無法讓飛機滑行,只能被迫改乘火車從蚌埠中轉,再到北京;

衛生機構只有縣醫院1所,床位12張,房屋13間,工作人員12名,其中醫生2名。

接下來的幾年,安徽省會是否要設於合肥,一直有爭議,其他城市都覺得自己比縣城合肥要強,對省會的位置躍躍欲試。直到1958年,毛主席在給安徽省委的信中寫到“合肥不錯,為皖之中”,這才結束了安徽的省會之爭。

成為省會的合肥,面臨的壓力有增無減。看看別人家的省會,旁邊的南京、杭州就不用說了,合肥無法望其項背;西邊的武漢,近代重要的工業重鎮,1949初人口就已近120萬;就連相對落後的南昌,1949年時人口數量也達到了26萬。

可以說,當時的合肥,經濟發展水平,別說長三角,在中部省會城市中也是絕對墊底。

1970年,出於戰備考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從北京遷到了合肥,雖然那時窮得叮噹響,但合肥仍然騰出最好的校舍來接納安置,此後中科院合肥分院等一批國家級科研機構也隨之而來,這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多大轟動,但已在無形中為這座城市的崛起埋下了一粒種子。

一個城市要有自己的定位,對於底子不強,資源不多的合肥來說,只得默默利用手頭的高校培養著人才,走科教路線,進行著看似無用的基礎科學研究。

直到21世紀猝不及防地來了,科技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每個行業都被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攪得天翻地覆,一些技術催生出的產業甚至能對國家搶佔國際性的戰略制高點發揮重大作用,即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

直到這時,多年的積累開始發力,單分子化學、鐵基超導、奈米材料、量子資訊……在頂級科學期刊上看到合肥高校的成果,慢慢成了家常便飯。

合肥驚奇地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中握住的這張科研牌,竟然是一把“利器”!依託自身強大的科教優勢,合肥湧現出智慧語音、新能源汽車、量子通訊、太陽能光伏等一批國內領先的高新產業。

除此之外,合肥還有一系列國家重點科學實驗室,也為未來新一波產業革命積蓄著能量。

可不要小瞧這些實驗室和裝置,它們對高階人才有相當大吸引力。從2009年開始,王俊峰等8位哈佛大學博士後相繼歸國,紮根合肥。這八位哈佛博士,沒有一位生於安徽或長於安徽,他們能最終來到合肥,除了科研環境,看中的還有科學島上的這些大科學裝置。

歸國八博士

最近幾年,來自合肥科研的爆炸性新聞也不少,比如“墨子號”、光量子計算機等,但最厲害的還是它成為了全國三個重要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城市之一,另兩個是北京和上海。

為什麼不是高校眾多的西安、南京、武漢,不是財大氣粗的廣州、深圳,甚至不是工業基礎較為雄厚的成都、哈爾濱?為什麼偏偏是合肥?

還是因為合肥的基礎型科研實力強,而其他城市更偏重於實用型科研。

當然,大批科研成果能最終落地形成產業,更得益於合肥工業的崛起。

之前合肥因為“一流的科研,二流的工業”吃過不少虧,比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合肥曾研製出全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全球第一臺VCD等創新產品,但由於工業跟不上,無法落地生產,只能看著這些新技術跑到廣東、江蘇等地形成巨大產業,留下自己的一聲聲嘆息。

從2005年起,合肥開始實施“工業立市”,確立了以汽車、裝備製造、家用電器、化工、新材料、電子資訊及軟體、生物醫藥、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等八大產業為發展重點的工業體系,工業總產值獲得了提升,給原本沒什麼工業基礎的合肥積攢了更多家底。

依靠“創新驅動”和“工業立市”,合肥進入了長達十幾年的黃金增長期,成為一匹不斷逆襲的“黑馬”,開始迎頭超越多個省會。

從2006年至2016年的十年間,合肥是中國省會城市中經濟增長最快的城市之一,經濟總量先後超越太原、南昌、昆明、石家莊、長春、福州、哈爾濱和西安8省會。2017年合肥GDP總量超越了老牌省會濟南,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9(注:此排名不含各直轄市和港澳臺),成為中國城市格局的最大“攪局者”。

改革開放以來,從小漁村變成一線城市的深圳被我們廣為傳頌,而靠科技和工業以小縣城身份崛起的合肥,同樣是一個很有借鑑意義的案例。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

兩份大禮讓合肥加速融入長三角

一個城市真正的崛起,自身經濟實力的提升固然不可或缺,但單打獨鬥肯定成不了大氣候,能融入整個區域格局中,與周圍鄰居產生深度競合,進而形成一定的區域影響力才是“王道”!

按理說,合肥雖處於內陸,但區位優勢也很明顯,本可以承東啟西——向東可融入中國最強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向西可進入武漢、長沙、南昌形成的長江中游城市群。

然而,這兩處都很難融入進去,尤其是東邊的江浙滬,合肥雖有意向東對接地緣相鄰的長三角,但總是“規劃不少、成效不大”。

為什麼呢?

因為,想要與強者共舞,必須讓自己也成為強者。當時合肥與經濟強勢的上海、南京、杭州在整體經濟實力上落差太大,很難進行深入合作。

基於此,很長時間內,合肥就在“不東不西”的尷尬境地中“東張西望”,有人甚至曾將合肥看作是經濟強勢的武漢與南京之間的“經濟塌陷區”。

好在厚積薄發的“後起之秀”合肥,在近幾年慢慢向強者轉變,雖然在高手如林的長江中下游地區依然不算特別亮眼,卻明顯有了更多籌碼與東西兩端開展合作。

就在此時,國家對區域經濟的整體規劃也給合肥送來了兩份大禮!

一是2016年5月新版《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正式獲批。

與之前相比,這次的規劃並沒有太大不同,上海還是中心,南京、蘇錫常與杭州、寧波還是兩翼,齊頭並進,共同形成一個雁形佇列,只不過,這一次多了一雙翅膀——安徽。其中,合肥還與南京、杭州等量齊觀,一起被定位為長三角副中心城市,這意味著,合肥在區域經濟新棋局上的定位大幅度提升。

對於江浙滬,尤其是上海而言,北邊已經有了蘇州、無錫、南通等實施“北移”,南邊有杭州、寧波等與上海展開全面對接,可實行“南下”,而如果要沿著長江進一步“西進”,作為中部省會城市的合肥是一個不錯的支撐點,一個理想對接地。

國家給合肥的第二份大禮是高鐵,這也是時代給予各個城市的紅利。

城市競爭的本質是爭奪客流、物流與資金流,高鐵是所有這些“流”的重要基礎設施。沒有便利的交通,再強大的城市也伸展不開,只能是地圖上的一個黑點,並不能拉成線,鋪成面。

合肥東部的“包郵區”江浙滬的交通便利程度自不必多言,西邊的武漢自古以來就有“九省通衢”之稱,靠著密集編織的鐵路網向四面八方伸展而去,而北部的鄭州,南部的長沙、南昌等早在綠皮火車時代就已經算得上交通便利,同時它們也是重要的交通節點。

只有合肥,在“四縱四橫”時代只接入了滬漢蓉一個幹線通道。

但到了“八縱八橫”時代,以合肥為中心突然冒出一個華麗麗的“米字型”規劃——除了滬漢蓉,合肥還接入了京深高鐵、合福高鐵、合杭高鐵、合鄭高鐵、合蚌連高鐵,未來憑藉這個“米字型”規劃,從合肥可1小時到南京、3小時到上海。

由此,合肥成為交通上的新貴族,更方便地楔入長三角城市群。

合肥能堪大任嗎?

2019年的下半年即將走完,我們不妨在這個節點回顧一番在上半年城市發展的競賽中,合肥交出的一份漂亮答卷——

●全市生產總值(GDP)實現3752.2億元,同比增長8.1%,高於全國、全省,這是一個“含金量”較高的速度;

●戰略性新興產業繼續蓬勃發展,增加值增長20%,成為引領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連續三年受到國務院表揚激勵;

●新簽約重點專案504個,總投資超過2400億元,實現了近100%的增長;

●財政收入858億元,排全國省會城市第9位;

●時間再往前推十年,合肥全市生產總值在全國省會城市排名由2009年的第15位上升到2018年的11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18位上升到14位;地方財政收入也前進了4位,列第十。

然而,抬起頭來,放眼長三角,合肥的經濟體量和同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的南京、杭州相比,還存在著明顯差距:上半年南京市生產總值6742.59億元,杭州市6949億元。合肥還不到南京、杭州的六成!

合肥面臨的挑戰和壓力無疑是巨大的,尤其是工業方面仍然存在大而不強、三產薄弱、軟實力不強等發展短板。

對標寧杭,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從經濟總量上來看,合肥尚處於工業化中後期階段,而南京、杭州已進入後工業化階段。”

“十多年來,合肥工業雖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南京、杭州和蘇州等城市具有先發優勢,基礎雄厚,新興產業實力強勁。”市經信局經濟執行處負責人張傳超說。

另一組資料更能說明差距:去年南京軟體及資訊產業產值近5000億元,杭州的阿里巴巴年收入超過了3700億元,反觀合肥,還沒有1家營收超千億元的企業、規模超2000億元的產業;而2019年中國獨角獸報告顯示,在全國161家獨角獸企業中,長三角5個城市擁有57家,杭州有16家,而合肥僅僅1家。

除了工業以外,產業、交通、人口、功能、開放……資料之間的距離,正是合肥巨大的提升空間。

但是,如果合肥在此後發展中只是按照傳統發展模式追趕,那永遠都會差人一步,極有可能在長三角城市群中被冷落,同樣,在中部地區也會被區域龍頭武漢、長沙等處處壓制,從而被邊緣化。

合肥要怎麼做?它還能逆襲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合肥現在的逆襲靠的是“創新”這把利器,未來,關鍵還在創新。

就合肥而言,國家戰略疊加,創新紅利、政策紅利、人口紅利不斷釋放,尤其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速的區域競合給合肥帶來了增強發展動能、擴大城市影響的難得機遇。

手握優勢,對標先進,合肥該如何做?

立足自身優勢,緊扣高品質、堅定抓落實無疑是精準求實之路。

揚長補短闖新路,下好創新“先手棋”。

鞏固智慧家電汽車及裝備製造等產業的優勢地位,做大做強新型顯示及電子資訊、新能源汽車、智慧語音及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大膽佈局量子資訊等未來產業……集中資源向創新集聚、向產業發力,將合肥科技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創新,是合肥最大的優勢,我們需要在融合科技創新、產業協同和體制機制等多個維度上同其他城市合作,提高產業競爭力,打好基礎,佈局未來,為長三角城市群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核心支撐。

著力提升城市能級,增強對周邊地域的影響力。

加速建設商合杭、合安高鐵,形成“時鐘型”高鐵網路;啟動新橋機場二期建設,打造長三角副中心航空基地;與南京港、蕪湖港等水運聯航,建設江淮航運中心……

“交通條件改善後,要積極吸收更多的資金、技術、人才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把開放型經濟做大做強,才能實現趕超崛起。”一位研究合肥區域經濟多年的統計專家表示。

跨越趕超要跑出“加速度”,比拼的是“持久力”,關鍵要素就是營商環境。

今年4月,合肥市出臺《聚焦企業關切進一步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實施方案》,對營商環境進行全面而系統的提升,彰顯著合肥改革開放、跨越趕超的堅定決心——今年,企業開辦時間在1個工作日內完成;全面建成“一站式”服務大廳,年底前將簡易登出登記時間壓縮一半;壓縮納稅時間,減少納稅次數,90%涉稅事項實現網上辦理……

紛繁世事多元應,擊鼓催徵穩馭舟。

看清成績,增強底氣信心;對照差距,化壓力為動力。

合肥,值得期待!

最新評論
  • 1 #

    合肥被邊緣化只有時間問題

  • 2 #

    合肥的科研技術成果,自己城市利用起來,不外流,才有望做大做強。

  • 3 #

    70年代接收中科大是合肥市做到的最有眼光的事,30年的沉澱和積累,厚積薄發,前程遠大。

  • 4 #

    集全省之力共建合肥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走向通脹還是走向通縮③——美國大滯漲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