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漲”一詞源於美國上世紀70年代,是歷史上少見而又十分獨特的經濟現象:經濟活動長期萎縮,通貨膨脹嚴峻,併產生了很高的失業率。
當時的經濟資料是這樣的——
1972年至1973年,雞蛋上漲49%,隨後雞鴨魚牛羊豬等飛禽走獸“齊飛”。肉類整體價格上漲了25%。美國民眾大呼“牛肉自由、雞蛋自由”。
1972年通脹率3.27%,1973年受石油危機影響上漲到6.16%,1974年高達9.2%。1973年,美國失業率整體維持在5%以下,而1975年達到在8%以上。GDP資料上,1973年增速5.64%,第二年斷崖式下跌到-0.52%,第三年為-0.2%。
這種“滯漲”持續了十多年,美國政府應對乏力,制定經濟政策也左右為難——如果擴張貨幣或財政刺激經濟復甦,則可能導致通脹惡化;如果緊縮貨幣,則可能加深經濟衰退,甚至引發系統性風險。
前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曾經說過:“大蕭條,是經濟學家還未能觸及的巨集觀經濟學的聖盃”。大蕭條產生的原因尚且不知,“滯漲”在當時更沒有權威解釋(現在也沒有)。
所以對其誘因只能是各種猜測,甚至引發經濟學界理論的互相抨擊:有責怪凱恩斯主義過度干預經濟的(凱恩斯主張政府運用財政政策刺激有效需求),有把滯漲危機歸結於石油上漲的……
從來沒有人認為:滯漲是一種經濟調整,是經濟週期的必然現象。任何貨幣政策抑或財政政策都是週期性規律以外的外因,而不是元凶。“石油上漲”這種外部因素更不應當當作原因。(經濟的週期規律是本人的系統性理論,在第四部分做簡要敘述)
嚴格的說,“滯漲”危機也是經濟的“橫向調整”。
它同大蕭條一樣,都是因為:財富太過集中後,導致產能過剩,繼而引發生產收縮。只不過相對於大蕭條前的投資性擴張,此次橫向調整前是由消費性生產飽和導致。
由於消費性生產擴張不會過度使用金融槓桿,所以滯漲危機中沒有爆發系統性風險,而只呈現出一種緩和的態勢:產能緩慢萎縮。
根據貨幣價值原理(貨幣價值=社會財富/流通貨幣總量),經濟發生萎縮的時候,社會財富減少,分子減少,貨幣是貶值的,即通脹。
而通脹之所以變得嚴峻是因為:1.“石油危機”(石油價格大幅上漲)對美中國產生了輸入性通脹。2.美國後期實行了寬鬆貨幣政策,向市場輸入了貨幣(分子變大),造成通脹加劇。
實際上,從產能過剩的程度和經濟萎縮的程度上看,美國大“滯漲”和日本“通縮”都屬於經濟的“橫向調整”。但又屬於不同的週期階段(第四部分再說)。
之所以前者產生通貨膨脹,而後者通貨緊縮,是因為貨幣政策的原因。美國發生滯漲危機之前的貨幣政策是膨脹的:美元不再金本位之後,貨幣總量大規模膨脹。而日本在危機中回收了大量流動性造成了資金偏愛改變(資金偏好於儲蓄),導致通縮。
同時,日本和美國當時所處的外部環境也不一樣。日本通縮期間,中國正經歷改革開放,日本大規模投資中國後,獲取到低廉的勞動力和生產成品,這造成了輸入性通縮(進口東西很便宜)。而美國則處於“石油危機”導致的輸入性通脹中。
走向通脹還是走向通縮④——正在做出選擇的拐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