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隨著資訊科技在銀行業的廣泛採用和傳播,數字金融、移動銀行、移動支付、數字貨幣等新的金融服務模式的出現,改變了消費者獲取金融服務的渠道偏好。移動銀行業務的技術創新減少了消費者進入實體網點的主動性,技術的應用降低了銀行網點處理交易的成本,這意味著銀行有更多的時間去關注客戶群體的特定需求。

數字金融技術在銀行的運作中起著核心作用,並影響著銀行的營銷渠道。實踐表明,銀行網點在銀行產品和服務營銷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銀行系統創新透過實現數字金融技術的高效使用與銀行業務的有效融合,能夠最佳化現有的金融服務模式,改變原有的營銷思維,充分體現銀行網點的價值。

儘管技術(例如數字金融)不會取代銀行,但數字產品的採用將改變中介服務的交付方式。不管爭論結果如何,銀行業對數字金融技術創新的適應能力是由行業內的內部力量和外部競爭推動的,銀行業應根據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經營對策,在內部競爭中,銀行應適應技術創新以獲得行業競爭優勢。

從現實情況來看,零售銀行網點轉型已勢在必行,細分其原因,首先是源於自身發展戰略的要求,數字金融技術領域的變革改變了傳統銀行的運營模式,同業競爭愈加激烈,國內商業銀行傳統金融產品與服務的差異性日趨縮小。爭奪優質客戶更是實現集約化經營,用相對較低的成本獲取較高收益的有效渠道,以客戶需求為市場導向,加快實施競爭優質客戶戰略,必然導致網點的功能和服務轉型。

因此,零售銀行網點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應該透過數字金融技術設計金融產品和服務流程,滿足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增強客戶的體驗感。在網點選址和店面設計上應該大量引入超市或便利店概念,以此強調客戶至上和提升服務體驗的重要性。要借鑑商品零售的經營理念,將銀行產品陳列在“門店”內,做到讓客戶隨意挑選和試用各種產品,並及時為客戶解答各種可能遇到的問題。

值得指出的是,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安快銀行(Umpqua bank)的社群化、輕型化、門店型、以客戶為中心的網點模式值得國內零售銀行借鑑。更重要的是,為了讓零售銀行網點在數字金融時代中生存和競爭,它們必須發展可擴充套件的交付模式(即零售銀行結合自身所具備的優勢,實現線上數字金融服務與線下營銷渠道拓展的有機結合),以留住現有客戶,並以經濟有效的方式與傳統銀行網點或其他渠道(如目前使用的網際網路銀行)相比較,與更廣泛的消費者接觸。

12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2021創業必須知道的十二條趨勢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