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最近在研究醫藥股,花的時間比較多,文章更新的有點少,不知不覺馬上都要過年了。這篇醫藥的寫完,再寫一篇年度總結,就休息了,年後再好好備戰2020。

市場上真正的好行業很少,能夠穿越牛熊,長期增長。醫藥算是一個,需求永遠在,沒有人會嫌當前的醫療水平足夠先進,只有不斷增長的醫療需求。對醫藥股的研究可以很深入,了解最先進的生物醫學科技以及醫學的原理,只是花的時間會比較多。

本文僅站在醫藥股初學者的角度,說一些自己的見解。第一篇先從A股醫藥股的概覽談起,目前滬深兩市共有3700多隻股票,醫藥及相關產業的股票共有297只,佔比約10%,假如自下而上地研究,1只股票花1天,一年就過去了。因此,選擇了先看行業,再做行業對比,最後精選個股的研究方式。

醫藥其實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不僅僅指狹義的藥物,還有醫療器械,醫藥商業等相關行業,下面將所有的醫藥股進行分類,淺談每個版塊的投資邏輯。

1生物藥/化學藥

藥物一般分為化學藥、生物藥和中藥。化學藥一般指小分子化學物,通過化學合成,比如著名的阿司匹林;生物藥原料以天然的生物材料為主,通常為大分子結構,比如人工胰島素、基因、細胞工程、微生物等。全球範圍內來看,化學藥仍是創新藥的主要來源,但生物類藥物增長迅速。

創新藥的研發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從藥物的發現到臨床試驗再到藥物上市,一般要10年到15年的時間和數10億美元的研發費用,而專利保護期一般在20年,在專利保護期內,創新藥沒有對手,在可達到的市場規模中快速增長。

創新藥的專利過期後,其他藥廠生產的仿製藥便可以生產上市,首先研究申報國外已上市而國內未上市的藥品即為首仿藥,由於醫生在接受一種藥物後,除非後來的藥物有著重大的改善,一般對於同一種藥物的仿製藥,首仿藥有著巨大的先發優勢。

另外就是“me-too”和“me-better”類藥物,找到不受專利保護的相似化學結構。仿製藥要等專利到期後才可以上市,而“me-too”和“me-better”類藥物意在跳開專利,從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me-too”和創新藥一樣的效果,“me-better”的效果好於創新藥,“me-better”類藥物有著更大的市場的空間。

最後提一下原料藥和中間體,是製作化學藥的原料,工藝比較簡單,類似於化工類的產品,有一定的週期性。

以下按市值排序選出了所有的生物製藥和化學制藥的醫藥股,取數日期在11月3日,年初至今的漲幅和市值為當時的資料。

從投資估值方法的角度來說,生物藥和化學藥並沒有太大的區別,也是投資醫藥股主要的投資物件。化學藥誕生時間更長,生物製藥只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目前,全球銷售額靠前的藥基本被生物藥佔據。

這類藥品的估值可以看做=現銷的仿製藥估值+研發管線估值。

這兩年4+7帶量採購的政策出來後,仿製藥的估值邏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進入採購名單後的仿製藥出現了大幅的降價,導致過去依賴於單一產品的仿製藥企股價出現了大幅的下跌,比如信立泰的泰嘉,華東醫藥的阿卡波糖和百令膠囊貢獻了絕大部分的營業收入。相比於有著廣泛佈局的仿製藥藥企來說,這類依靠於幾個單品的藥企受到的影響會更大。雖然從藥品的單價來看,帶量採購造成降價不少,但是,過去藥企售藥會有較大的銷售費用,集採後這一塊的成本可以降低,影響沒有單價的降幅看起來那麼恐怖,比如過去海外業務做的較好,國內銷售團隊較差的華海藥業,集採後利潤反而可能會有所上升。

另外就是仿製藥本身競爭程度,假如是首仿藥,其他的仿製藥較少,競爭還沒那麼激烈,短期來看,集採的降價幅度也不會很大。從長期來看,仿製藥並非太好的生意,從全球來看,仿製藥企的市值天花板都不會太高,比如美國仿製藥前兩位的梯瓦和邁蘭,市值都只有100億美金左右,而每年的銷售收入都在百億美金以上。當然,梯瓦有高位負債併購其他仿製藥的原因,再碰上仿製藥降價,使得當前的負債率非常高。不管是什麼樣的原因或者什麼樣的政策導致了仿製藥的降價,即使沒有4+7帶量採購也會有別的政策去壓低仿製藥的價格,最終只能取得較低的利潤率。

接著來看研發管線的估值。這一塊的研究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非常困難。

藥物的研發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從藥物的發現到三期的臨床試驗到藥物上市,一般要經歷數十年的時間。且不說研發失敗的風險非常高,期間許多的變化都會影響到目前在研管線的估值,比如競品的研發進度以及臨床效果,最新醫學技術的發展情況。即使是同一種在研藥品,上市進度差個2年,給與的估值就會截然不同,先上市的藥會有很大的先發優勢,佔據市場,醫生在新藥沒有更好效果的情況下,也不會改變藥物,因此很難顛覆前者的地位。

如果說純看創新藥的研發,美國的醫藥巨頭,動輒每年幾百億美元的營業收入,其中收入的10%-20%繼續投入到研發,每年也有幾十億美元的研發費用,這是國內醫藥企業無法比的。目前的國內藥企龍頭恆瑞,今年也不過200億人民幣的營收,30億的研發費用,但市值已經達到了3700多億,在全球範圍內這個估值都不算低,目前恆瑞大部分的利潤來源依然是仿製藥,不過背靠一個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這點相較國外巨頭來說是優勢。

創新藥的研發需要大量的資金,假如選擇創新藥企,其實沒有太多的選擇空間,研發費一拉,每年研發費超過10億的藥企都不多,研發投入了未必有成果,但沒有投入必然沒有成果。

目前創新藥一般有兩種玩法:

01

仿製藥+創新藥。靠仿製藥帶來利潤和現金流,推動新藥的研發。比如恆瑞製藥,復星醫藥,科倫藥業,麗珠集團,海正藥業,貝達藥業等。這類相對比較安全,即使新藥的研發失敗,原有仿製藥業務依然有一定價值;爆品研發成功則會帶動股價的上漲。

02

另一類是純靠融資推動研發的企業,這類企業初期都是虧損的。比如和強生合作的金斯瑞生物科技,和新基,安進合作的百濟神州,港股一堆帶B字尾的生物科技企業,君實,信達,歌禮等。估值來說,預期某個藥物未來能賣多少利潤,再把利潤折算成現值,在每個研發階段再乘以相應的成功率便可以得出當前的估值。因此這類藥企就會有非常大的波動,有大的單品研發出來或是成功上市,股價就會有大幅的上漲,但是研發一旦不及預期,股價可能就朝著0去了。

總體來說。仿製藥+創新藥模式的這類企業,對當前的仿製藥產品去估值,把創新藥管線看做期權價值,整體估值低的時候,相當於白送期權了,這時可能有不錯的超額收益。對於純創新藥企業風險較大,可以選擇分散投資或者選擇美股的生物科技指數。國內的創新藥企業其實都買也沒有幾家企業,只是動態跟蹤要求比較高,最頂尖的生物科技技術在美國,假如看好這個領域,投資指數是比較可行的一種方法,比如ibb指數。

2中藥

中藥行業其實沒有太多可以看的企業,屬於國內的“特色”。像雲南白藥、片仔癀、東阿阿膠之類靠品牌的企業,相對而言好一點,不過最近幾年雲南白藥利潤只有個位數的增長,片仔癀的增速今年也開始下滑,東阿阿膠業績出現拐點。且不說東阿阿膠就是“水煮驢皮”,未必真正有作用,但起碼不會有什麼副作用,類似於保健品和消費屬性。其他大部分的中藥藥理不明,副作用不明,甚至還有中藥注射劑,把成分複雜的中藥注射進體內。OTC類(非處方藥)相對而言好一點。

化學藥和生物藥的上市都會經歷臨床試驗。幾千人的臨床實驗,有對照組和用藥組進行對比,治療的效果,緩解的概率,治癒的概率都會有統計,對於副作用也會專門的跟蹤,可以說是非常科學的。但這些都是中藥所不具備,真正想發展中藥,把臨床試驗做起來,而不是光喊口號。前幾年唯一去美國FDA做了臨床的天士力,最後以失敗告終(但企業對外發的公告居然是說成功的)。

絕大多數的中藥藥企特點是高銷售費用,低甚至沒有研發費用。但是化學藥和生物藥企會把大量的營業收入用於研製新藥。其實很容易理解,中藥寄希望於用一種或者幾種藥材就把病治好,但對於有的病無法用現成的藥材去治療,目光僅停留在靠藥材治病就不會有新的發展。所以出現了化學藥,用化學的方法去合成新的分子結構,再進化到後續的生物藥,比如生物藥pd-1抑制劑的作用原理是讓自身的免疫T細胞可以重新攻擊腫瘤細胞,從而治癒或者緩解癌症,但是中藥可以做到這一點?顯然不能。

3醫藥商業

對於醫藥商業板塊來說,整體研究邏輯比較簡單。從藥廠到醫院或者藥房終端中間會經歷一道經銷商,便是醫藥商業。最近幾年的“兩票制”改革,使得醫藥商業整體的現金流變差。過去,從藥廠到銷售終端,可能會經歷多次開票,也就是多個經銷商,“兩票制”改革後,中間環節只經歷一次開票,這就使得中間環節佔用的資金較多,銷售的下游過去是談判能力弱的小經銷商,現在變成議價能力更強的醫藥,應收賬款週轉週期變長,現金流變差。

醫藥商業是一個有著較強區域優勢的行業,特別是“兩票制”之後,小型經銷商被淘汰,一般最終都會形成一個區域的醫藥商業巨頭。

從生意模式來說,醫藥商業就是賺點上下游差額的小錢,利潤率不會太高,佔用資金大,不算太好的生意,市場上現在給這一類的企業估值也不高。

4醫院/醫藥

無論是連鎖的藥房還是愛爾眼科通策醫療,今年都獲得了巨大的漲幅。通過併購做大規模,其實來源於內源性的成長並不高,但市場會給與非常高的估值。至少目前我搞不懂或者不認同這一層的投資邏輯。

5醫療器械

醫藥器械是除了藥物以外的另一個大型版塊。分為低值耗材、高值耗材、醫學影像、體外診斷IVD、家用醫療等。

這兩年的4+7帶量集採使得仿製藥的價格大降,明年開始醫療器械可能也要受到帶量集採的壓力,由於仿製藥的帶量集採前經歷了一致性評價,一致性評價從字面意思來看也可以看出:通過一致性評價後,雖然是不同廠家生產的藥,但是認定有同樣的效果,是同一種藥。因此,決定是否可以中標的條件只剩下價格了,但目前醫療器械畢竟存在差異,不可能像仿製藥一樣,只看價格,最後導致價格壓得非常低。

過去,國內的高階醫療器械進口較多,最近幾年慢慢中國產替代,可以看到醫療器械下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增長非常快。比如安圖生物,化學發光領域的龍頭,過去幾年的年化增速在30%以上,而截至目前,進口裝置依然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骨科的大博醫療,血液灌流耗材的健帆生物,ICL(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的金域醫學,也都有著不錯的成長。

6細分領域

生物藥和化學藥細分領域主要有疫苗、血製品、輸液、精麻、核素等,單列出來的原因這些領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市場規模,且有一定的准入門檻。

比如科倫藥業的輸液業務,截止2018年底,公司在輸液市場的市佔率達到 44%,加上參股的石四藥的市佔率13%,合計市佔率為57%。科倫新投產的中間體業務,類似於化工產品,有一定週期性。對於科倫的估值就可以看做 輸液業務(現金奶牛)+川寧中間體(週期性)+年10億投入的研發管線。輸液和中間體業務好估值,研發管線估值較難,但如果市值只反應了輸液和中間體的業務,或許是不錯的介入機會。

核素、精麻、疫苗、血製品等都具備一定的准入門檻。比如全國可核素類藥物的企業僅20家左右,兩大頭部企業東誠藥業和中國同輻已經獲得了超過50%的市場份額;血製品行業國內只有幾家企業能夠大規模生產。

7CRO/CMO

CRO和CMO簡單解釋就是新藥的研發外包。這個版塊今年走的非常好,從邏輯來說,這兩年的帶量採集使得仿製藥的前景變差,而新藥研發的需求上升。由於cro和cmo企業不承擔藥物研發失敗的風險,因此可以獲得穩定的收益。比如藥明康德,收入在2018年全球排名第九,來自美國的收入佔比過半,可以算全球性的龍頭。

總結:

這段時間學習了一些醫藥的基本知識及政策,把整體板塊看了一遍,對感興趣的個股看的細一點。總體來說,投資醫藥股最難的地方在於創新藥或者研發管線的估值,需要對在研產品的未來銷售額進行預測並把利潤折現,對最新的醫藥技術做動態的追蹤以及競品的動向,結合自身的研發程序和臨床結果,不斷調整管線的估值。

但是換個角度想,國內真正做創新藥的藥企就沒有幾家,公認最好的只有一家恆瑞,但是估值實在太高,70多倍的pe,即使把研發費加回利潤,pe依然很高,給了一定未來可能成為全球性創新藥企的預期在裡面。不考慮港股的藥企,接著就是復星醫藥,科倫藥業,麗珠集團,貝達藥業,海正藥業,大概就這些企業,也有各自的缺陷,其他的藥企僅有的研發費很難覆蓋創新藥需要的支出,像金斯瑞那樣突然出來個cart神藥的概率太小。即使加上港股的中國生物製藥,瀚森製藥,百濟神州以及一系列帶B字尾的藥企,選擇範圍依然不大。

醫療器械來說邏輯在於中國產替代,這是一塊非常廣闊的空間;cro/cmo企業增長也非常快,同時估值非常高。關鍵在於高增長能否持續,通過時間來覆蓋掉高估值。

細分領域受集採影響小,不過整體估值不算太便宜,還要考慮潛在跑出個長生那種黑天鵝的概率;醫藥商業板塊目前估值不高,不嫌增速慢的,可以配置一些龍頭。

企業的好壞相對而言比較容易判斷,但估值是種藝術,特別對於高增長的企業來說。A股醫藥股我可能暫時不會買,建立個股票池先觀察,整體中等偏上的估值感覺缺點確定性。港股的醫藥股估值相對低點,可能小倉位分散先買一些,包括“摸獎”一些高增長的和創新藥,下篇醫藥的文章可以寫這個。A股有轉債的機會會參與下,比如安圖和聖達,之前有非常好的機會,安圖有過9個多點的折價,聖達甚至到了13%,目前還算有點小肉,快到轉股期了,依然折價,聖達轉債佔流通股市值大點,可能對正股有一定拋壓。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廊坊銀行董事長邵麗萍出席第十七屆財經風雲榜銀行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