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巴基斯坦的重要經濟夥伴,比如中國是巴基斯坦最大的貿易伙伴和投資夥伴,而且隨著中國增加對巴農產品的進口,兩國的合作關係還將升溫。不過,巴基斯坦在的貿易和投資上極其依賴美元,這也阻礙了該國經濟發展。在中國熱情邀請下,日前巴基斯坦跨出了改變貨幣使用的重要一步,這有望解決其“美元荒”的難題,日前這一改變傳來了最新進展。
據12月20日的最新報道,中國工商銀行卡拉奇分行與巴基斯坦聯邦工商會聯合舉辦了中巴經貿合作人民幣使用推介會,意在幫助巴基斯坦企業便利使用人民幣進行貿易和投資。據悉,巴基斯坦國家銀行已出臺促進巴在貿易和融資方面使用人民幣的相關政策,這意味著兩國企業在巴基斯坦可以自由使用人民幣。
對於中國而言,巴基斯坦決定使用人民幣計價和結算,將加速人民幣走向國際化,有望成為人民幣在國際上成功運用的案例。據悉,當前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佔據主導地位,給許多國家帶來不便,比如許多與美國經濟合作不多的國家,卻要持有大量美元進行貿易和投資,被迫承受匯率波動帶來的損失,換取美元還要支付額外的結算成本。
類似地,此次巴基斯坦承擔巨大的外匯儲備壓力,就是其採用人民幣結算和融資的重要背景。據報道,在中巴22個合作專案結束後,巴將獲得近百億美元的收入,因此從基建專案受益的巴基斯坦決定再進行新一輪融資。而人民幣國際化就為其解決了融資的新思路。
從2009年開始,中國開始對外推動跨境貿易使用人民幣結算,給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提供多一個選擇,得益於中國的貿易地位和海外基建優勢,人民幣國際化不斷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企業的歡迎。根據中國的資料顯示,2009年,人民幣結算規模不到36億元,而2018年,這一規模已增加至5.11萬億元,大幅增長1418倍。某種程度上,人民幣國際化取得成績,也是巴基斯坦選擇人民幣的原因之一。
隨著人民幣在國際使用範圍的擴大,使用的國家也越來越多,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也大幅提升。金十資料留意到,截至當前,超過33個國家與中國達成了本幣互換協議。另據報道顯示,截至2018年年底,人民幣成為第三貿易融資貨幣、第五大支付貨幣和第六大儲備貨幣。
除了中國外,最近,歐盟也在探索如何擺脫對美元貨幣體系的依賴。據此前報道,英國、法國和德國共同建立一種稱為INSTEX結算機制,目的是為了與伊朗開展國際貿易的結算,即放棄美元計算,通過“以物換物”來與伊朗實現雙邊貿易合作。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結算機制已受到歐洲6國的響應,包括比利時、丹麥、芬蘭、荷蘭、挪威和瑞典。不難看出,歐洲已經研發出了對抗美元霸權的方法。
在多國貨幣崛起的背景下,現在美元在國際上的地位已經受到了一定衝擊。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元在國際外匯儲備的比重約為61.6%,連續4個季度下降,而且這一比例相較1999年的70%下降了9個百分點。有分析稱,隨著去美元化的趨勢進一步加強,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的地位還將不斷遭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