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2019年1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6.78%,而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增長僅為5.4%,收入與消費增長趨勢出現背離。同時從消費結構來看,食品菸酒佔比30.21%,居住佔比達到21.88%,交通和通訊佔比為13.16%;從消費增長貢獻來看,1季度食品菸酒、衣著、生活用品及服務共同對人均消費增長的貢獻僅為22.42,為2014年以來最低,同時教育、文化和娛樂對居民人均消費增長的貢獻達到24.99%,創2014年以來新高。

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巨集觀經濟經歷了一段明顯的加速,直到2018年以後才出現減速。從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名義值來看,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加速是十分明顯的。儘管隨後經歷了減速,但截至2018年底,其名義增速依然高於2016年上半年。剔除價格因素的影響後,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趨勢仍然支援上述觀察,不同之處在於,實際增速在2018年底已經較為接近2016年上半年水平。

消費水平,我們選擇了社會消費品零售,這是因為在歷史上的其他時期,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在絕大多數時候都基本受制於、並且高度同步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

可以看出,這段時期內,增速始終保持下行的趨勢。

如果將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會消費品零售季度同比增速放在一張圖,發現2017年以來,兩者之間的相對背離越來越大。

市場參與者將這一現象形象地概括為“消費降級”,並一般地將其歸結為房價上漲造成的擠壓,或者汽車銷售放慢帶來的拖累。

進一步分析房價上漲是否擠壓消費,我們發現,房價高低度對企業和消費者的影響關鍵在於住房供給彈性,而非簡單的房價過高就一定會對企業經營和居民消費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我們認為房價上漲與消費之間的關係模糊。

房價無疑是近些年最為熱門的一個話題了,中國房價的持續上漲,讓很多買房人資產暴漲。所以早年買房的人無疑是非常開心了,不過後期才買房的人卻為高房價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一般後期買房的肯定都是一家人在籌錢,就是是一家人籌錢買了房子之後他們還需要揹負著貸款,生活大多是節衣縮食,害怕生病,害怕自己沒工作。

背房貸的人多了,高房價到底是帶動消費,還是擠壓消費?

房價上漲改變了居民生活中各種支出的相對價格,對不同家庭消費支出的影響有顯著差異。住房作為生活中的必需品,不同家庭面臨著顯著差異的需求替代彈性,已經有穩定居住地的家庭需求替代彈性相對較高,沒有穩定居住地的家庭則缺乏需求替代彈性。對於缺乏需求替代彈性的家庭,房價上漲將迫使家庭不得不增加住房相關的開支,並因此擠壓其他消費。

對其他消費的擠出程度取決於該城市的住房供給彈性,較高的住房供給彈性下房價上漲帶來住房供給顯著改善,住房開支增長有限,對其他消費的擠出也有限;較低的住房供給彈性下,住房開支增長更大,對其他消費的擠出也更顯著。

除了房價上漲對消費的擠出效應,還應該考慮房價上漲過程中,房地產供給改善,城市化率水平提高以及由此帶來的規模效應和收入水平提升,這會對消費形成正面的影響。綜合兩方面因素考慮,房價上漲與消費之間的關係模糊

而汽車銷售出現下降當作是消費降級的表現,殊不知,恰恰是汽車銷售速度放慢,從兩個方面說明了消費升級的加快。一方面,居民對城市環境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乘坐公交、騎車出行、步行等,都成為廣大居民的重要選擇。如果汽車增長過快,對城市環境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對生活品質的提高也是會帶來很大影響的;另一方面,說明廣大居民不再把擁有一輛汽車作為衡量生活水平高低的主要標準,而是更加關注其他方面生活品質的提高。恰恰是這種轉變,說明廣大居民的生活觀念、消費觀念在發生變化,對生活追求的品味等也在發生著積極變化。

所以究竟是什麼導致居民可支配收入與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出現背離現象呢?貨幣與理財的增速的異常下降,可能才是背離的真正原因。

2015年,金融儲蓄佔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仍在22%,2016下降到18%多,2017年則大幅度下滑到10%以下,降幅在10個百分點左右,為金融危機以來所未見。同時,如前述討論所顯示,這種金融儲蓄的下降,在實物儲蓄層面並沒有表現出來,在實物層面儲蓄可能是上升的,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疑點。

在總儲蓄不變的前提下,為何住戶部門用於金融儲蓄的比例會有這麼大的下降?這種變化是否是因為住戶部門把更多的錢用於購買住房,進而沒有多餘的錢去儲蓄了呢?

對比2017年和2015年住戶部門的住宅購買和中長期貸款,筆者發現,其住宅購買上升了4.7個百分點,中長期貸款上升了3.3個百分點。如果兩者之差全部用個人儲蓄來彌補,而不是各種形式的短期貸款和私人借款,那麼住戶部門的金融儲蓄將下降1.5個百分點,而實際上2017年相對於2015年,住戶的金融儲蓄下降超過了12個百分點。這就從現金流的角度排除了住房擠壓的可能性。

住戶部門的金融儲蓄為何會異常下降呢?我們猜測,一個重要的解釋是:金融部門貨幣和理財供應的異常下降。這與過去幾年的金融整頓可能存在關聯。

這種情況導致住戶部門持有的金融儲蓄出現了非意願的下降,為了重建合意的金融儲蓄,住戶部門被迫調整資產負債表和各類開支行為,其中一項即是削減消費,從而表現為巨集觀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的異常下降。

從銀行的角度來講,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收緊了對儲蓄存款(和理財產品)的供應,從而推動利率上升。由於住戶部門持有的金融儲蓄低於意願水平,為了重建平衡,居民被迫削減消費。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堅定自主創新 格力打造“中國造”國際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