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資本降溫,泡沫將散,便利店品牌即將面臨兩極分化。部分現金流充裕,具有自我造血能力的企業籌謀在跨區域擴張、品類佈局等方面尋求質變;而一些依賴資本輸血的企業,則遭遇凜冬。

其中加速度較為明顯的當屬7-Eleven、羅森等日資便利店品牌。相比之前略顯遲緩的開店速度,7-Eleven在2019年內新開西安、福州、鄭州、長沙等多地市場,羅森也藉助區域大加盟策略拓店,表示計劃在2020年門店總數量突破3500家。有觀點認為,這是日資便利店佈局多年,現在進入收割期的直觀表現。

當一批日式標準化便利店進入多個區域市場,無疑會對當地本土品牌產生影響。一方面,消費者出於嚐鮮心理,會在初期內湧入日式便利店。而後期留客,則是本地化門店與外來品牌在商品、供應鏈、服務等多個維度的直接對抗。另一方面,日資品牌大多是與當地企業合作佈局,待首批門店運作成熟,必然會以加盟模式鋪開新店。屆時,加盟主如何投票,也是雙方面臨的又一次考驗。而多品牌競爭入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房租、人力等成本高企。

雖然大多數品牌操盤者在談到競爭時均表示冷靜處理,但從其實際操作來看,硝煙早已瀰漫。例如西北首家7-Eleven開店時,約在500米距離外的西安本土便利店品牌每一天,也特別針對該商圈兩家門店,開展“每滿99-50”的促銷活動,精準“打擊”7-Eleven,一時火藥味十足。

可以說,2020年是大部分本土便利店品牌尋求擴張,展開跨區域佈局的一年。包括廣東天福便利表示將以廣東、湖南等網點為基礎,向廣西、福建、江西、海南等地滲透;武漢Today則在近期開放湖北十六市州加盟,重點向下沉市場滲透;而類似於南昌樂豆家這樣,以標準化品牌樂豆家和鬆散加盟品牌馬刻便利雙線運作,謀求質與量同步發展的企業也不在少數。

其中典型觀點就像南昌樂豆家便利店創始人楊翔所說,“我依然認為,外資便利店始終是:市場的過客、貼身老師、人才培訓基地這一身份,外資品牌也改變不了中國會出現中國自己的7-11這一結論。”

短線“玩家”逐漸退出

長線持有者佔據資源、政策利好

說到對2019年便利店業態的感知變化,“熱錢變少了。”是多位便利店高管不約而同提到的事情。資本市場的風向改變,是對便利店、生鮮店、前置倉等多個零售業態投資回報價值的重新考量,也影響著不少便利店品牌改變玩法,謀求自有現金流。

簡單從資料來看,據不完全統計,從2016年至2018年底,便利店行業融資事件達到190多次,在熱門投資賽道中排名第三。當時的便利店業態,可以說是資本寵兒,不少創業品牌更是藉資本之力,於短時間內迅速鋪開店數。但回顧2019年,除了鄰幾便利獲得3000萬美元B輪融資、鴕鳥便利拿下3000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外,歸屬區域頭部便利店品牌的投融資數量明顯下降。

換句話說,資本在便利店領域佈局,可以大體劃分為長線佈局與短線收割兩種玩法。其中長線佈局即是與便利店品牌協同發展,給予其資源助推,使其有機會成為頭部便利店品牌,從而在未來的行業整合中佔據一席之地。

而短線投資則訴求更具多樣性。例如部分資本實際上是看重便利店可觸達消費者的網點優勢,希望在此基礎上吸納流量,從而拓展其他增量。這種投資邏輯實際上相對多見,在類似於生鮮店、社群店以及前置倉等業態的融資案例中都有出現。

但便利店落地經營的難度使大多數短線投資者開始退場。羅森中國董事副Quattroporte張晟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便說道,“便利店業態的水比較深,一不小心就會踩到坑。國內幾個大佬都曾信誓旦旦要拿下小店,最後都停了,就是因為掉坑裡爬不出來了。比如,中國至今沒有成熟的租賃市場,租金多少錢,誰都說不清楚,無法監控,這裡面就有巨大的腐敗空間。”

相比之下,一些長線投入便利店市場的品牌卻在“資本寒冬”中提升加速度。比如說7-Eleven是在今年內鋪開西安、長沙、福州、鄭州等多個區域市場,而本土便利店巨頭美宜佳也於近日宣稱其門店數達到19000家。

這些便利店長線投資者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迎來市場利好。例如柒一拾壹(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內田慎治透露,最早進入的北京、天津兩地在第7年時實現盈利,意味著7-Eleven已經摸索出可複製的單店盈利模式以及穩定可控的盈利週期。7-Eleven會在參考此前經驗的基礎上,爭取將新進區域盈利週期從7年縮短至3年以內,以此提升區域子公司的自我造血能力。

上述模式既定、具備個體化特徵,且盈利週期、單店營收等指標明確的品牌賣點,無疑會成為其說服區域合作者的重要籌碼,甚至引來政府助推。

比如說貴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的《貴陽市推動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發展工作方案》中表示:“對成功引進國際品牌在築新開連鎖便利門店達到5個及以上的,給予引進主體一次性50萬元的獎勵;對國際品牌連鎖便利店企業在築數量達到10個以上、國內百強連鎖便利店企業在築數量達30家以上、本土便利店企業在築連鎖數量超過50家,每新開一個門店且銷售資料納入統計的,每個給予一次性3萬元獎勵。”

由此可以看出,便利店業態雖然在資本市場上遭遇降溫,但從長期佈局來看,現在反而是擠出泡沫,留給更多落地經營者的有利局面。

區域品牌提前會戰

不再“盲目”推崇日式標準

此前,一些便利店高管曾有過一個判斷,即便利店品牌未來會走向併購整合,但現階段還是以區域為主發展,成為本區域龍頭。例如廈門見福便利、西安每一天、武漢Today、南昌樂豆家、內蒙古安達便利等。但從當下發展來看,區域會戰、併購整合或將提前到來。

而發跡於福建省縣級市福清,目前有300多家門店的匯寧便利,便開始推動 “農村包圍城市”計劃,相繼進駐省會福州、平潭,海南等地,並將率先搭建後臺供應鏈系統、允許一定數量門店預虧經營,從而搶佔市場作為其擴張邏輯。

“7-Eleven進入福建市場後,我很興奮,這意味著福州及周邊區域消費者有了培育鮮食消費習慣的基礎。而當市場需求出現,相應的供應鏈也會逐步成熟。”匯寧便利創始人俞曉耀如此說道。

如果說上述品牌是看到了省會市場及周邊省份的發展機會,類似於武漢Today則是將下沉區域作為其重點工程。

這意味著,不少便利店品牌將會圍繞重點省市展開會戰,加上7-Eleven、羅森等日資品牌協同當地資源進行擴張,相關企業都面臨著來自選址拿店、聚客引流、加盟招商、搭建供應鏈等多個層面的考驗。

就拿鮮食來說,24鮮創始人顧星表示,“便當便當等鮮食品類更適合開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市場的辦公區內,類似於三四線區域的社群點位,並沒有明顯的鮮食需求。”南昌樂豆家創始人楊翔認為,“早餐,是外賣怎麼做都做不了的。這類場景便利店其實有很多。”而羅森中國是將烘焙作為主攻品類,表示其瀋陽店開業後單店銷售是上海、武漢等傳統明星區域的四倍。其中銷售佔比位於前列的便是甜品。

在這些便利店品牌看來,鮮食不是不可以做,但一定要找到適應本土市場的品類、場景和點位。否則類似於外賣平臺這樣的跨界競爭者,便會成為典型的鮮食“狙擊者”。

現金流是重點指標

人才、供應鏈、擴張是關鍵詞

所謂借力打力,是指日資品牌採用區域授權、區域大加盟政策等方式,藉助進駐區域本地化資源及實力,從而在硬體投入上降低成本壓力,騰出更多資本及精力進行商品研發、管理經營等軟實力輸出。這實際上也是一種保證現金流的做法,即在管控經營條件下引入外界資本,相比較純融資關係、資本尋求短期變現來說,更具可控性。

而類似邏輯也出現在本土品牌的日常經營中,即在品類創新等需要重大投入的方向上,引入外部合作者。即保證了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也減輕其資金壓力。比如說天福便利日前與京東7 Fresh達成合作,聯合京東友家鋪子,開展社群拼團業務,在實體店基礎上增加線上下單、到店自提的生鮮服務。

也就是說,在資本降溫的大環境下,便利店品牌想謀求發展,保證現金流充裕便成為重要指標,是支援其正常運轉、擴張開店,以及尋求增量的底氣。

比如說南昌樂豆家創始人楊翔對此表示,“本土便利店應該回頭苦練內功;在區域形成高密度、高日商;在門店密度和管理效率上做更多的努力,有一定的資金和規模的前提下可以考慮堅定的在供應鏈上面進行延展(打造獨特商品的合作工廠或者專屬工廠)。這樣才能逐漸在商品差異化、管理效率、單店和整體競爭實力上在未來有一席之地。”

同時,也有便利店經營者提出需要關注市場中的技術迭代者。“我認為便利蜂是很值得關注的,它把收銀等環節的人力節省出來去做其他增值服務,並運用資料分析來處理消費者需求,這種數字化應用是傳統實體便利店需要注意的新趨勢。”一位不願具名的便利店高管表示。【完】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企業主動召回資訊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