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近年來的支付行業可謂“熱鬧非凡”。

據統計,僅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移動支付的金額就達到了106.17萬億元,共計301.41億筆,同比上漲33.61%。國內的移動支付規模早已悄然壯大。

隨著眾多網際網路企業紛紛入局,這個行業加入了更多新面孔和新的競爭者,一個全新的支付大時代或已悄然開啟。而巨頭們入局支付市場時,往往會提前收購或註冊相關域名,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目前支付市場上有哪些令人矚目的支付類域名吧!

阿里:支付寶

2004年12月,阿里巴巴集團關聯公司的第三方網上支付平臺支付寶推出,啟用Alipay.com。Alipay.com由阿里拼音“ali”+具有“支付”含義的英文單詞組合而成,含義直接明瞭。除了主流字尾 alipay.cn/.com.cn/.net 以外,“支付寶” zhifubao.com 也在其手中。

騰訊:財付通

騰訊旗下的財付通官網域名是tenpay.com,該域名由騰訊的“Tencent”+“pay”組合而成。2019年新增加域名“微信支付”wechatpay.com備案,或將用於微信支付官網。此前該域名可跳轉至微信支付海外版網頁。相信不久後微信支付將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立域名!

京東支付

“京東支付”是京東金融(baitiao.com)於2014年7月推出的新一代第三方支付產品,官網域名為jdpay.com。2018年9月,京東金融更名為“京東數科”,官網域名啟用jddglobal.com,保護了jddglobal.cn/.com.cn。

小米支付

小米支付在推出前三年就秘密收購了支付域名mipay.com,還持有支付錢包類域名“米支付”mizhifu.net、“小米錢包”xiaomiqianbao.cn/.net。在2016年9月,小米才宣佈與中國銀聯合作正式推出“小米支付(MI Pay)”。

美團:錢袋寶

2017年,美團點評完成了對第三方支付公司“錢袋寶”的全資收購,錢袋寶官網域名為qiandai.com。錢袋寶是國內首批第三方支付掛牌企業之一。域名qiandai.com直接對應“錢袋”二字,與品牌相契合,便於記憶和品牌傳播。此外錢袋寶還持有qiandai.cn/.com.cn/.net/.tv等品牌雙拼,以及“錢袋寶”qiandaibao.com相關的全套三拼域名。

嗶哩嗶哩支付

B站關聯公司上海幻電資訊科技有限公司於1月4日完成對“bilibilipay.com”、“bilibilipay.cn”等域名備案。此次備案域名或可翻譯成“嗶哩嗶哩支付”。

查詢發現,bilibilipay.com/.net在2017年就已被該公司註冊。B站備案相關域名,除了品牌保護外,更有可能在為搭建自己的支付網站,推出支付品牌做準備。

PayPal:國付寶

PayPal是馬斯克創辦的網際網路支付體系,在此前為馬斯克創造了1.8億美元的財富。去年12月下旬,PayPal宣佈已完成對國付寶資訊科技有限公司70%的股權收購,中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支付機構誕生。國付寶的官網域名為gopay.com.cn,還持有paypal.cn。

除去以上這些支付品牌,目前已有唯品會、滴滴、美團、拼多多、攜程、位元組跳動、快手等多家企業入局支付領域:位元組跳動去年11月收購了“抖音支付”的域名douyinpay.com;快手也早已註冊 “快手支付”kuaishoupay.com/.cn的域名;拼多多的“多多錢包”於去年12月火速上線;滴滴方面推出“滴滴月付”......

而這些支付類的域名基本都以“品牌+pay”的形式組合而成,這樣既能彰顯品牌獨特性,又能顯示域名行業特色,簡潔明瞭,便於理解和傳播。

另有行業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我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依然保持頭部兩家大幅領先的局面,第一梯隊的支付寶、財付通分別佔據55.6%和38.8%的市場份額,兩者合起來的市場份額高達90%。

儼然,過度依賴第三方支付渠道完成支付和引流對自身始終是不利的,並且,很多平臺核心資料也可能存在洩漏的風險。因此各大網際網路企業開始往自建支付體系方向努力。

而持有一個精品域名再自建平臺,不僅平臺的擴充套件性、安全性、維護性得以提高,一枚契合自身品牌的域名也會大大提升品牌影響力,在樹立品牌形象的同時也能側面體現出企業的實力,獲得更多使用者的信任!

隨著一眾網際網路巨頭們集體入局,看似難以撼動的線上支付格局,是否會再生變數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8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新能源汽車未老先衰?20萬噸廢舊電池問題難解!PPT還管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