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羅金昆在進行主題演講)

9月21日,2019年第二屆中小企業創新大講堂“中國造隱形冠軍”暨江西小巨人論壇在南昌開幕。羅金昆進行了以“華興玻璃——改善革新之路”為主題的精彩分享,

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玻璃廠的厚積薄發和破繭成蝶。

以下為華興玻璃副Quattroporte羅金昆主題演講的精彩內容,由財智君精編擷取。

鍥而不捨 專注玻璃製造

華興玻璃誕生於改革開放以後,是一個典型的珠三角民營企業,我們沒有任何的外來資本,也是珠三角野蠻生長,草根經濟,成長起來一個標本式的民營企業。

可能在我來之前,很多人沒有聽過,玻璃的產業分幾種?這個產業,共有七種玻璃,最著名的就是福建的曹德旺汽車玻璃,還有建材玻璃等等

那麼,華興玻璃到底是做什麼的?我一講大家都明白,瓶瓶罐罐,講的更專業一點叫玻璃包裝容器。

家家戶戶用的玻璃包裝品,十個有八個,是我們華興生產的。

雖然我們的產品遍佈家庭的每一角落,但是使用的時候,肯定不會有人問這個玻璃瓶是誰做的?

我們這樣一個企業,你不能靠一個創意,不能靠一個廣告,不能請一個明星……來成就我們的企業,那靠什麼?

(羅金昆在介紹企業改善革新)

我們這樣的企業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心一意的做好產品,助力我們的客戶成功。這樣才能反過來成就我們自己。這就是我們企業行業的本質。

但是很多人會問,原來我們都不知道你們這個企業,其實不僅在外地不知道。就在廣東很多地方也不知道。為什麼?因為我們沒有做過廣任何的廣告。

這主要源於珠三角企業的文化,都非常低調。以前汪洋在廣東做省委書記的時候說過一句話,他說:“你們佛山南海、順德兩個地方的民營企業,優點是低調,缺點是太低調”

確實,我們在默默的做一樣事。

華興玻璃32年,1987年建廠到現在,現在我們是在全國12個省,16家工廠,我們的員工有12000人,但32年,87年到現在,從來沒有幹過任何的其它事。

大家知道,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30年到40年,在珠三角,特別是在廣東,機會和誘惑相當大。

舉個例子,我們在對外擴張的時候,很多房地產老闆就找到我說:“羅總,我們一起來攜手並進吧!”

為什麼?一個房地產商,如果他要去外地去拿地去開發房地產,他是要

通過招投標來拿地的。而一個實體經濟,一個企業如果到每一個地方去投資的話,都是縱向投資的,你隨便建一條線,兩條線都十個億、八個億的。這個政府是非常歡迎的,為什麼?因為廠房、裝置你都帶不走。

一旦你建成,你可以持續的提供就業,持續的提供稅收。因

當房地產商找到我們說聯手為政府要資源,我們一起做地產、做商業地產,也可以做工業地產,華興不用出錢,你就等著分錢就好了。

但我們從來沒有幹過,到現在為止,一件都沒幹過。

不是我們的,我們就不要去貪;我們不能掌控的東西,我們就不要去做,老老實實做自己的行業。

破釜沉舟 打造革新團隊

很多人會問,你們一個毫不起眼的行業,你的產品也不太起眼,為什麼你們能脫穎而出?

現在來說,我們在這個行業,企業規模是絕對的亞洲第一、世界前三。

在03年到05年的時候,我們敏銳地發現,我們的下游行業,不管是啤酒飲料,還是食品,都在加速的整合與集中。因為資源在往大品牌彙集,很多小企業舉步維艱。

在當時,我們的整個產值只有不到四個億,也就佛山南海一家工廠,而且作為珠三角本地的民營企業要走出去,還是有所擔心的。

當時整個行業有幾千家玻璃瓶工廠,但是每個都不大。就像滿天的星星,沒有月亮。我們意識到我們這樣的企業,如果不做大做強,我們的出路只有一個,就是死掉。所以當時我們董事會一致決定,我們要成為這個行業的第一,一定要成為整合別人的人。其實,這個時候,外資企業正在虎視眈眈的進入中國市場。

太遠的事情,我們都考慮不了,迫在眉睫就是怎麼不被吃掉?於是,我們決定建立一套適合華興玻璃的盈利模式和管理機制。

第二個,我們要改善革新,更要培養一支具有革新精神的人才團隊。

從5S開始,一步一步往前走。

大家做企業都知道,很多製造業觀點非常落後。

(羅金昆在介紹革新推進)

例如說:人事部就負責招聘培訓,辦辭職手續,辦招聘手續,搞一點什麼不明不白的KPI指標,考核檢查打分,一般幹些日常性的工作。

於是,我把人事部的人員統統推到現場,你們每天都到現場去看,我們現場到底在發生什麼?我們的員工高不不高興,開不開心,我們的管理幹部都在幹什麼?而不是坐在辦公室來寫檔案,製造一些過剩的所謂的管理制度。

第二個改造財務部,以前我們的財務,包括現在我們很多中國民營企業的財務,純屬於事後數字的統計對接。這個事已經完了,下個月在統計上個月我們盈了多少,虧了多少,哪裡增加、哪裡少了。

而我們需要的財務人員能對整個公司的每年的預算做精確的預算,並且對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發生的每一個細小的差異,我們需要非常了解。針對

每一個分公司,對每一個部門,經營成本的核算,有任何的異常,你都能及時的發現,這樣你才能保證我們走的路是順暢的,才能保證我今年涉及到明年掙五個億六個億,我才能實現它,而不是到了過了年以後你再告訴我資料。

改革開始時,有人跟我說:“羅總,我們要提一些口號,我們提一些來震撼人東西。”我說不要。我就說了兩個字:“行動”。理解的不理解的先去做。人是這樣的,踏之前你會想很多,有很多的顧慮;當你踏出一步,你的風景就完全改變。

我們整個推進的做法,做了13年。

企業的變革,企業的改善革新,一定是一個脫胎換骨,破釜沉舟的過程。如果你把它作為一個業態的東西,一點用都沒有,它叫花拳繡腿。

作為整個改革的頭,在一個有著十幾年、二十年的企業,有將近6000人的企業,你要去做企業的變革,所經歷的波折,無法想象。從思想觀念的碰撞,到利益的衝突,到部門的隔閡,你要去打通它,過程非常煎熬。

這是考驗什麼?考驗整個企業的意志和耐力毅力

以及我們的目標感。

我們的改善革新從基本的5S開始,前面六個月我們從整個公司清理出來的廢銅爛鐵,賣了962萬現金。你說原來管理有多混亂,後面做了基礎工作以後,我們就盯住財務的成本預算和監控。第二個,整個公司構成周期時間的縮短,從接單到生產,到出貨、到資金回籠,層層把控。

為什麼要縮短,就是要快速的應對市場。我講一個例子,關於轉產工序。我從A品種換到B品種生產,比如說生產線,我現在生產的是青島的綠瓶,但我要換成生產老乾媽的玻璃瓶?以前我們換品種,我們要兩三個小時停產,而且換完之後還要除錯裝置,有時候一個班生產出來的產品合格率非常低,甚至有時候一整天,合格率都達不到要求。

通過所有的手段,動作分析、工具的改善,專家帶著我們在現場一點一滴改善。樹立標杆,橫向展開。首先,先集中公司所有的資源,在一條生產線上把它做好,然後複製。現在我們只需要25分鐘就能完成。

(羅金昆在介紹產業佈局)

我們採用的方法是:

優化客戶、優化訂單,我們做的事情在流程、結構和管理去做。我們把這個叫做:從現場到管理到經營的改善,任何的企業變革,不可能改變幾個部門或者另設部門,革新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革新一定是從每一個現場、每一臺裝置、每一個工序、每一個員工的心理、每個員工的臉上開始改變。所以我們經常和大家說,企業的變革、改善,包括你做企業的經營生產,不要在會議室裡,不要在研究文章裡,也一定不要在課堂上,更多的是去現場。因為你現場改變了,一定可以啟迪你的管理方式。

當現場和管理改善了,你的經營指標一定會得到改變,這是最樸實的東西。通過十幾年的時間,我們把前面的工作已經完成了,我們現在做更高階的,日本叫方針管理。

當我們去日本和德國知名企業遊學時,可能我們更多的是走馬觀花,沒有了解到它的實質。

你以為豐田拉動生產就是零庫存嗎?其實這只是表象。很多日本企業,他真正可怕的地方是每個崗位、每個人,天天都想著怎麼改善和提高,這才是它的核心。

如果我們企業的每一個人都具備革新思維,天天想著怎麼改善他的工作內容、怎麼提升工作效率,並付諸於實施,你企業不進步都難。

抓住機遇 成就龍頭企業

從05到08年三年時間中,我們逐漸發現我們的生產模式、人才體系、成本控制、盈利機制……初見雛形。但是,我們不能等到萬事俱備才去高速發展。中國的改革開放也是如此,機遇稍縱即逝,我們決定邊幹邊擴張。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了全國佈局,不斷地擴張建廠。

在海灣經濟區,我們兩個廠全部在福建,為整個海西經濟區以及福建周邊地區的企業配套;在長三角,我們有江蘇和浙江,一個在江蘇的宿遷,一個浙江的海巖,是為整個長三角的客戶配套。

在河北,為整個京津唐地區的客戶配套,生產葡萄酒瓶;

在河南鄭州,我們有分廠;

在湖北的大冶,我們有分廠,為

勁酒、黃石青島啤酒,為整個武漢區域服務;

在湖南的益陽,我們也有分廠,為長株潭整個經濟區配套服務;

在貴州我們廠設在安順,為老乾媽和茅臺集團服務;

最遠的地方新疆,我們也有分廠,不僅可以滿足當地的市場,然後可以輻射中亞。

我們邊建廠邊收購和併購。我們併購過私營企業、國有企業,還併購過外資企業,在併購過程中發生過很多驚心動魄的事。

例子:

在併購河南一家國有企業的時候,員工是帶著武器到我賓館房間來,說羅總我跟你過不去,你把我們這些國家的主人變成了打工仔。

反對的幹部不出面,他鼓動工人去找你,這個事你也得去面對。

我說你們是國家的主人,我還是國家幹部,我都下海了,然後以親身經歷來給他們分析,給他們動之以曉之以理。

包括在新疆,我們招聘的少數民族員工能歌善舞,一有晚會都不需要準備,立馬就可以載歌載舞,但是他們也會掙夠了一筆錢,一個班組集體消失了,過段時間,缺錢了,又集體出現來上班。

所以,我們需要根據不同地方,不同的風土人情,制定我們不同的營銷政策和人力資源管理政策。

一個人臥倒、射擊、瞄著目標射擊很容易,當在高速的跑動當中,你要瞄準目標設射擊,難度卻很大。

其實,對於我們傳統的製造企業來說,我們沒有捷徑可走。我們只有一心一意、心無旁騖的瞄準目標,不斷的自我突破、自我改善,打造一支具備革新精神的團隊,才有可能彈無虛發。也只有如此,未來的道路才會越來越寬闊,華興玻璃的明天才會越來越璀璨!

每一個企業的成功都不是偶然,一定有它與眾不同的地方。華興玻璃化繭成蝶在於執著和革新,那麼,阿里和華為的成功之道呢?是戰略眼光、產業佈局,或者是營銷思維、企業文化……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年化收益最高可達9.5% 交通銀行理財收益太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