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如果十年前有人這樣預測大陸面板產業,估計會引來一陣嗤笑,因為彼時,日韓面板企業風頭正勁,中國面板產業、電視產業正在經歷著最為痛苦的時刻,“缺屏”是當時價值1500億的現實問題。

除了技術封鎖之外,中國大陸市場還不得不面對韓企與中國臺灣企業的聯合價格壟斷。

十年滄海桑田,當年的追趕者已經轉變為挑戰者,但在這條路途上,無論成功與否,曾經努力過的先驅們都不應被忘卻,是他們的血與汗共同譜寫了一部偉大的中國面板奮鬥史。

1969年-1998年,起步即落後

相比於改革開放前的其他產業,中國的液晶顯示產業起步並不算太晚。

中國液晶材料的研究工作真正的發端是在1969年,此時,引領世界液晶材料產業研究的美、德等國也才剛剛度過材料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階段。

但由於受國內LCD工業整體技術裝置水平和投入資金的限制,液晶行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並沒有被國家列入重點科技攻關專案,研究經費嚴重不足和人才短缺限制了該行業的發展。以清華大學化學系和北化為代表的科研院所是當時的主要研究力量,產業化還無從談起。

為了響應當時中央領導指示清華開展液晶顯示研究,1970年代清華物理教研組化學系、無線電系電真空教研組聯合成功研製針靶電影LC投影,在大禮堂放映了表揚中國女排的電影《沙博士學位論之茶鷗》,這成為國際首個有源(CRT)矩陣驅動發明,也是當時國內為數不多的嘗試。

在學界積極奮進的同時,產業界也參與了進來。70年代末80年代初,原電子工業部七七四廠(北京電子管廠、即京東方的前身)、七七○廠(湖南長沙曙光電子管廠)、中國科學院713廠(河南新鄉)和上海電子管廠,先後建成4英寸基板玻璃的TN-LCD實驗生產線,用於生產電子錶、計算器和一些儀表的液晶產品。清華大學、長春物理所等科研單位也開始了涉足LCD技術的研發。

圖:北京電子管廠全貌

上述這些當年的液晶產業先驅們,多數已成為歷史,只有原電子工業部七七四廠逐步演化成了現在業內巨頭京東方。1981年,註定是京東方載入史冊的一年,這一年它試製成功了TN-LCD液晶屏,並隨後上馬STN-LCD專案,雖然這兩個專案都以缺乏資金而流產,但依然不失為偉大的嘗試,這也為中國液晶產業的發展乃至壯大,留下了一絲火種。

同一年,清華物理系培養出四位首屆液晶物理碩士生,其中兩位做理論的阮麗與歐陽鍾燦協助導師、中國液晶協會首位會長謝毓章教授編寫了國內首本液晶教科書《液晶物理學》。

3年之後的1984年,深圳中航天馬公司建成第一條4寸規格的TN-LCD生產線,七七○廠建成第一條7寸規格裝置較先進的LCD規模生產線(主要裝置通過香港從日本引入)。

但不得不指出的是,直到此時,國內生產企業無論是自主拼裝裝置還是從美國引入的裝置,都是作坊式的小規模實驗線,沒有形成批量的生產規模,但這些實驗室和實驗線卻奠定了中國液晶產業的基礎,曾經在這些實驗線上工作過的一批人,在後來中國LCD產業發展的各個階段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到了1987年,河北省和清華大學省校合作的永生華清公司正式成立,成立之初通過將清華大學化學系19年的液晶材料研究成果成功產業化,開創了中國液晶顯示產業液晶材料中國產化的先河。

此後,永生華清又多次承擔並出色完成包括國家863計劃、國家發改委產業化專項基金、國家電子發展基金等在內的研究專案,先後研製出1000多種單體液晶以及數百種TN、HTN、STN、第一極小、TFT等系列混晶材料,共申報國家發明專利13項(截至2008年10月底已授權10項)。

由此,80年代末到90年初的這段時期被認為是中國LCD產業的第一個黃金期,這個時期形成了初步的TN-LCD產業規模,深圳天馬公司從4寸線開始,很快又建了1條7寸線,在90年代初又建成1條12寸線,在當時規模較大,產品品質較好,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的技術人員,從而奠定了其在業界的地位。

但放眼到國際,中國液晶產業的黃金時期卻並不那麼值得欣喜。1989年,液晶平板產業已經到了起飛的邊緣,日本的液晶面板製造商們處於生產投資決策的喜悅氣氛中。1989年8月至1990年秋季,NEC、DTI和夏普,相繼啟動了各自的第一條大尺寸TFT-LCD量產線,拉開了大尺寸液晶顯示器產業的序幕。

這段時間的歷史背景則是液晶屏開始應用到膝上型電腦上,這成為推動TFT-LCD崛起的決定性力量。此後,從1991年到1996年,全球至少興建了25條TFT液晶面板生產線,其中有21條建在日本。

而同一時間,中國大陸在90年代初才正式涉足STN-LCD,國家八五計劃開發專案“640×200超扭曲液晶顯示專案”由七七○廠和清華大學、南京五十五所共同完成。

日後的LCD產業巨頭——北京電子管廠彼時的主要工作還是解決生存問題。

1993年4月,年營收僅為8000萬元、負債率卻高達90%的北京電子管廠以經營性資產出資的方式,王東昇和2600多名幹部職工以募集的650萬元(只夠發3個月工資)出資,加上銀行的債轉股,成立了混合所有制的北京東方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王東昇任董事長兼Quattroporte。

圖:1995年創業初期的王東昇

而後,經過與日本旭硝子株式會社合資、與日本端子株式會社合資、與日伸株式會社合資等一系列操作與探索之後,直到1997年,京東方與臺灣冠捷科技合資,成立東方冠捷電子股份公司(京東方佔股51%),1999年投產後成功盈利,把臺式電腦CRT顯示器做到了世界第一。

直到此時,王東昇和他的京東方才開始活得有滋味了起來,但看到日、韓液晶面板行業的火爆,王東昇意識到終有一天液晶面板(LCD)終究會取代CRT,京東方需要改變。

1998年-2008年,崛起前的努力

在國內面板行業,有一句老話:北有京東方,南有上廣電。上廣電即為上海廣電資訊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2月27日,上海市政府為重振上海家電雄風而做出關於上海廣播電視(集團)公司劃出重組方案的決定,把上廣電從上海儀電公司分離出來實施資產重組,實行投資多元化,實際上通過資產劃撥的方式,把股權分配給上海幾家龍頭國企。

作為上廣電運營第五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的平臺,這家合資公司也是上廣電轉型平板顯示行業的最大載體。從2003年開始上廣電在第五代液晶專案上的投資前後超過100億元,資金絕大部分來自銀行貸款。

在上廣電重組並著手上馬液晶專案兩年之後,京東方再次成立TFT-LCD專案組,把液晶面板作為未來的方向。此時,等離子顯示和真空微電子顯示風頭正勁,這個選擇存在風險,但幸運的是王東昇押對了。

幾乎在同一時間,三星、LG和現代等南韓企業通過多年的反週期操作,取得了在全球LCD產業的領先地位,開始反超日本企業,但反週期操作的代價是鉅額投入難以承受,現代率先屈服,選擇尋找買家出售面板生產線。

此時的京東方除了忙TFT-LCD專案,還在忙上市的事情。2000年12月,京東方在深交所增發A股,融資9.7億元,這為其帶來了大展拳腳的實力——2001年11月,京東方收購了現代STN-LCD和OLED業務。

2003年2月12日,京東方以3.8億美元的價格,成功收購了南韓現代顯示技術株式會社(HYDIS)的TFT—LO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業務,這是當年中國金額最大的一宗高科技產業海外收購。京東方也因此成為中國第一家擁有TFT-LCD核心技術與業務的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方此次收購採用的是整體收購模式,擁有完全的獨立自主權和生產安排權,這也成為京東方日後能夠崛起的重要條件。同年,京東方在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開建5代TFT-LCD生產線。

與意氣風發收購現代的京東方不同,上廣電選擇了合資方式——2003年上廣電和NEC合資(兩者出資比例分別為75%與25%),投產了5代液晶生產。這與上述京東方開建的5代線一起被視為開啟了中國LCD產業元年。

但在這一過程中,上廣電不得不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合資引進的生產線打包運到國內以後,對生產負責的是外方企業。這樣一來,整個生產的管理、裝置零部件的採購、供應商管理、技術的後續研發等各個環節,都由合資外方承擔,上廣電能得到的,只是生產出來的產品銷售以後的分利。因此,缺乏技術支撐的上廣電也就不敢下決心繼續投資擴張生產。

京東方和上廣電南北兩大企業的命運就此來到了分水嶺。

2004年10月,上廣電投產後以切割15寸電腦液晶屏為主,此時市場主流已經逐漸轉向17寸屏。

當2005年上廣電決定轉向17寸市場時,南韓、臺灣廠商憑藉其龐大的產能規模降價衝擊市場,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17寸面板價格迅速跌落至160美元以下,造成上廣電無利可圖。

緊接著2006年9月到2007年11月短短一年多時間內,上廣電總經理職位自周家春退休後先後迎來了施嶽志(臺灣人)和顧偉民,伴隨而來的是上廣電高層和供應商的兩次大換血。最終在高額裝置折舊、高價進口原材料、產品缺乏競爭力、人事動盪,以及技術依靠日本NEC(高額技術許可費用,佔年銷售額3%)的五重打擊下,上廣電NEC的“引進合資”模式走到了盡頭。

據了解,上廣電NEC液晶五代線自2005年投產到2007年連續三年虧損,總計虧損超過5億元。原本對2008年的5代線寄予厚望,卻遭遇了液晶面板價格雪崩而鉅虧18億元。

2009年3月,上廣電因資不抵債而被託管重組。由此,中國出現了第一家宣告破產的面板廠,也意味著中國政府扶植面板產業的意圖受挫。

與此同時,京東方的發展則要順利許多。2006年,液晶發展進入低潮期,京東方虧損17億,但由於京東方掌握自主技術和供應鏈,敢於抓住機會擴大生產,並通過各種方式獲得了銀行團的貸款延期。到2007年,京東方因為產量大增而迅速轉為盈利。

此後,2008年3月,總投資34億的成都4.5代線正式開工;2009年4月,京東方合肥6代線開建,總投資175億……

圖:京東方合肥6代線

在京東方和上廣電努力上游的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的十年中,吉林彩晶也曾為面板產業帶來不小的火花。

吉林彩晶從1996年就開始立項,它的誕生可以說承載著無限期望。作為吉林省“九五”計劃的頭號重點工程,當時的設想是把長春建設成中國液晶生產的北方基地。1998年,投資13.2億元的液晶基地三期工程--TFT&LCD先導工程宣佈竣工,吉林彩晶形成了年產38萬塊TFT-LCD的生產能力。

但此後,吉林彩晶的發展卻令人大跌眼鏡:1998年9月,耗資8400萬美元從日本DTI引進了一條第一代TFT-LCD生產線(DTI建於1991年的舊線),其後因技術、資金、市場等一系列因素而夭折;2000年7月,吉林彩晶遭遇“通海高科”的上市騙局,被拖入了資金問題深淵;2002年11月,吉林省政府投資4500萬元,組建吉林北方彩晶集團公司,把吉林彩晶從欺詐上市的泥潭中“拯救”了出來。

吉林彩晶幾經波折,雖然中途曾以3000萬元改造產線獲得臺灣唯冠包銷全部產能,但資金的巨大壓力與歸屬權問題一起最終壓垮了吉林彩晶。

當然,除了上述京東方、上廣電與吉林彩晶三家企業的不懈努力,中國其他企業也在不斷進行嘗試,比如2006年龍騰、深超5代TFT-LCD量產,2007年彩虹5代TFT-LCD玻璃基板在咸陽開建等等,但在當時的產業基礎和市場環境之下,這些努力並沒有根本改變中國面板產業困局。

2009年-2019年,憤而崛起

海關資料顯示,2008年中國面板業貿易逆差達到歷史最高峰的1487.96億元人民幣(按照2008年底匯率計算)。中國需求的液晶面板在很長時間中完全依賴進口,甚至中國每年的進口物資消費排行中,液晶面板僅次於石油、鐵礦石、晶片,而位居第四位。

直到受到了南韓和臺灣方面的惡意重創,這一狀況才開始有了轉機。

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爆發,很多臺灣的面板廠家陷入困境。2009年上半年,工信部、國臺辦組織中國大陸彩電廠商,赴中國臺灣採購液晶面板,金額高達44億美元,總量超過1200萬片。一度被評價為“將中國臺灣企業拉出了金融危機泥沼”。

不過,臺灣企業卻擺了大陸一道。2009年2月,南韓企業突然以現金向臺灣廣達、奇美採購了400萬片庫存,並簽署2009年度採購協議,目的很明確——控制市場供應量,這讓大陸面板開始嚴重供不應求。

同時韓企壓縮對華液晶出口量,開始漲價,這直接導致2009年3-8月面板漲幅達30%以上,導致中國彩電企業再次陷入困境。而臺灣企業坐視這種局面,跟進控制產量,從中大獲其利。

2013年,大陸以合夥操控價格的名義對韓檯面板廠高額罰款(3.13億人民幣)。此次事件以後,商貿部擺明了態度:“液晶面板行業,以後任何事不再與臺灣合作。”

而讓商貿部有如此底氣擺出此態度的,無疑是國內面板產業幾年間的迅速成長。

2008年,國務院批准發改委與工信部於2009年釋出的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2010至2012平板產業發展規劃》,自主建設TFT-LCD列為發展重點,恢復高世代產線引進國家審批(5選2)。

藉此東風,2009年10月,還在虧損中的京東方,出人意料地開始大舉擴張,在北京亦莊開建了中國大陸首條自主設計與自主建設的8.5代線,該專案總投資280億元,設計產能為9萬片玻璃基板/月,實現年產液晶顯示屏1300萬片,年產值近200億元。

這一決策很快便掀起了一場“液晶風暴”,此後不到10天時間裡,日本夏普、南韓三星、LG,臺灣奇美、友達等廠商紛紛宣佈放棄封鎖策略,要在中國大陸建設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這背後是搶佔龐大中國市場的生死角逐。此時,中國各地計劃上馬的7.5代以上生產線一度達到8條,總投資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

同樣是在2009年,為改變國內彩電行業“缺芯少屏”的被動局面,增強本土企業在全球平面顯示產業的話語權,走出併購困境後的TCL又將創新的目標轉向了面板產業。TCL設立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僅僅一年之後,華星光電8.5代TFT-LCD生產線在深圳開工。

此時,為了促進中國面板產業的騰飛,2009年底,工業和資訊化部電子資訊司釋出了一份名為《2010~2012年平板顯示產業發展規劃》的檔案,提出面板生產正步入大尺寸時代,要重點支援6代以上TFT-LCD面板生產線等。

此後,中國的面板生產企業與生產線如同雨後春筍般迅速成長,十年之間成績斐然(以下表格是集微網整理的部分成就):

至此,中國的面板產業終於走到了世界前列。

實際上,合肥京東方10.5代TFT-LCD在2017年底提前投產,甚至快於夏普廣州增城10.5代線,取得業內領先。這一生產線更大的意義還在於其技術上的突破,10.5代線在產品設計開發、工藝保障、技術控制難度等方面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條液晶面板生產線。原因在於10.5代線生產採用的玻璃基板面積是8.5代線的1.8倍,生產中的精密度又因為超高解析度的顯示產品而大幅提升,導致生產過程在電路設計(TFT)、驅動能力等產品設計開發及工藝保障方面變得極為複雜,很多生產環節都需要進行優化和重新設計。

同時,因為10.5代線採用的玻璃基板尺寸更大,其在大規模成膜蒸鍍等技術上出現區域性瑕疵的機率,以及裝置在大尺寸空間內工作的穩定度等技術控制難度也很高。京東方的10.5代線率先投產,預示著其智慧化和核心工藝技術均達到業界最高水平。

中國面板產業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如許成績,與背後國家政策支援同樣密不可分。據統計,2011年-2019年間,國家層面共出臺了9條相關政策,不斷刺激面板產業發展。

到了2018年,中國面板行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從面板廠商的佈局上來看,截至2018年底,京東方旗下共有10座面板廠,興建中的還有兩座6代AMOLED面板廠和第二座10.5代TFT-LCD面板廠。

華星光電方面,截止2018年底,華星光電已建成和在建的產線有6條,合計投資金額近2000億元。

天馬微方面,現經營管理4.5代a-Si、5代a-Si、5.5代LTPS、5.5代AM-OLED、6代LTPS、6代AMOLED等多條產線。

和輝光電方面,2018年11月,總投資272.78億元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成功點亮。

此外,京東方為首的大陸面板廠今、明兩年也將不斷有新產能開出。其中,LCD廠包括京東方合肥10.5代廠、中電熊貓成都8.6代廠、惠科昆明11代廠、華星光電深圳11代廠和京東方武漢10.5代廠;AMOLED有四座廠,其中三座六代廠為華星光電武漢廠、和輝光電上海廠、京東方四川綿陽。

根據IHS Markit的預估,2022年時,大陸八代以上大尺寸面板廠將達19座;5.5代以上中小尺寸面板廠也有高達20座。其中,京東方的全球第一座10.5代廠定位為專門生產65英寸面板,2018年4月良率已達五成,預估2019年中達到月產能12萬片滿載運作,供給大增。

到了2019年上半年,世介面板市場形勢早已今非昔比,中國大陸面板廠商全球出貨量份額達到了45.8%,佔據將近一半的份額,其中京東方位列第一,繼Q1季度之後再次超過了LG公司,臺灣群創光電位居第三,接下來是TCL旗下的華星光電,第五名是三星。

目前大尺寸面板主要以南韓、中國臺灣和日本廠商為主,但用不了多久,隨著第10.5代線產能的大量釋放,大陸廠商的供應能力將超過中國臺灣甚至南韓企業,成為最主要的大尺寸面板供應商。群智諮詢(Sigmaintell)資料顯示,預計2019年中國大陸面板廠在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市場中的產能市佔率將超過40%,而到2022年將有望超過50%。

可以預見,未來面板行業“中進韓縮日退”的產業格局變化會加速演進。

總結:一部中國面板產業發展史,寫滿了血淚與倔強,數十年追趕,數十年奮進,數十年總結,產業先驅們以或成功、或失敗的案例告誡後人:自主創新與腳踏實地是產業發展永遠的真理,市場換不來核心技術,能換來的只是壟斷與蔑視。

值此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再次致敬為了中國面板業曾做出過貢獻的前輩和企業。

參考資料:

1.路風:《光變 一個企業及其工業史》,當代中國出版社2016年版;

2.從毀滅中崛起的行業龍頭;

3.液晶顯示發明五十週年紀念及中國液晶顯示產業發展歷程回顧;

4.紅色帝國血淚史——液晶的世紀戰爭。

(校對/範蓉)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新手擺攤入門首先需要解地攤必看的基礎知識(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