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央行數字人民幣專案也捷報頻傳,數字貨幣也高調興起了。
數字人民幣,就算無網路,手機“碰一碰”即可完成離線支付。
實在是太方便了!可這只是對我們年輕人來說。老年人呢?他們就是偏愛實實在在的可觸控的現金,他們“不會用”甚至“不敢用”這些智慧服務。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影片,非常難受。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冒著冷雨,獨自一人去交醫保。而當她拿出現金交給工作人員時, 工作人員卻不耐煩地說:“我們不收現金,你要麼讓你親戚幫你,要麼自己在手機上支付,這兩個方式。”
老人沒說話,一個人呆坐在櫃檯前,駝著身子,茫然無助地弄著手套,彷彿自己做錯了事。
據統計顯示,目前我國網民規模已超過9億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4.5%,但是60歲以上網民佔比僅為6.7%。
不少老年人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慧手機,在出行、就醫、日常消費與生活中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
幫助老人,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如果我們的工作是需要跟老年人打交道的,我們最好備好零錢,不怕麻煩。
在快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時代,老人有“慢”的權利,兒女對待父母,也應該像我們小時候他們對待我們一樣,多一些耐心。幫助他們學習智慧手機,當然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但是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的衰退,各種慢性病纏身,不僅行動力、記憶力差,老花眼、白內障、糖尿病眼等眼疾,也是影響他們學習的一大障礙。
沒有人願意變老,但人總是無法避免老去——身體機能的衰退,各種病痛的折磨。很多人聊天時說起晚年,最大的願望就是走的時候痛快點兒。
因為折磨不光是對自己的,也有對子女的。我們的上一代人比我們這一代更有著自我犧牲和隱忍的精神,遇事不肯對兒女多言,不願成為拖累,更是很少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
之前,看過一個訪談:
問老人:如果你的孩子得了大病你會怎麼辦?
答:砸鍋賣鐵,賣房子賣地,花多少錢都要治!
問老人:如果你自己得了大病你會怎麼辦?
答:看花多少錢,花太多就不治了。
監視器裡,是子女們的滿面淚痕。
但這個訪談,沒有追問子女,如果你父母得大病了,你會怎麼辦。答案可能很……
這樣的問題,過於殘忍。但在你心裡,是否問過自己?
老年人保險配置建議
1、意外險
父母年紀大了,腿腳不便,如果有個扭傷骨折的,恢復起來比年輕人慢得多,一住院,可能就是十天半個月,所以意外醫療保障,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
所以,意外險是首推要買的。
2、醫療險
社保畢竟報不全,如果能有一份百萬醫療來兜底,就可以免去子女的後顧之憂。
但是百萬醫療的健康告知非常嚴格,如果年紀太大,健康狀況很可能不符合投保要求。碰到這種情況,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只保障癌症的防癌醫療。
3、重疾險/防癌險
年齡越大罹患重大疾病的機率越高,按理說重疾保障也很重要。但是一般來說,年齡超過50歲,就不建議購買重疾險了,因為這個年紀投保保費過高,可能會出現保額保費倒掛的情況,買重疾險是不太划算的。
但是,如果預算充足,年齡又不超過65歲,可以適當配置防癌險。
4、壽險
老年人對於家庭並沒有經濟貢獻,所以不需要身故保障,所以壽險就不建議購買了。
結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老人的窘境,越來越多的政策開始照顧他們。我們每一個年輕人也有義務,儘自己的力量來幫助老人。但是幫助他們學習使用智慧化產品,融入這個新世界的前提,是關心他們的健康,不然,一切都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