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將1萬元人民幣,在銀行存三年定期,其利率一般在2.75%到3.5%(個別城商行可以提供更高的利率)之間。我們就取個整數——以3%為例吧。這就是我們賺取的收益率嗎?表面上是這樣的,但在經濟學中,我們看的卻是“真實利率”。
銀行存款的名義利率、真實利率的區別
在經濟學中,將“銀行告訴您,給您的存款收益、存款利率”稱之為名義利率。這是表面上的存款利率,不是真實意義上存款的利率。而真實利率,又叫實際利率,指的是:剔除通貨膨脹率後,儲戶得到利息回報的真實利率。
簡單的說,如果一個國家的年度通脹率是2.5%,三年期存款年利率是3%,那您這個存款的真實利率實際上只是0.5%/年,而不是3%/年。如果您是活期存款,名義利率都達不到1%/年,那真實利率就是負數了。
因此,這個案例中,表面上看起來這1萬元存款,一年的收入就是300元,實際上“一年的真實收入只是50元”。
知道名義和真實利率的區別,有什麼作用呢?
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整體都伴隨著物價的上漲,雖然有高有低,大體趨勢也基本都是如此。這意味著如果我們持有的現金越多,其購買力就會越來越低。為了保值增值就需要去投資,比如存銀行定期、購買固定資產、基金等等,試圖跑贏通脹,而不應該大量持有現金。
此外他還從側面解釋了為什麼美債的收益率要比一些發展中國家國債的收益率更低,但美國卻更加受歡迎的原因。通過了解名義利率、真實利率的區別,我們知道了對比美國或其他某個發展中國家的國債,不能僅僅看表面上的利率。
更應該關注其通脹率,其真實利率。有時候美債的利率雖然不是很高,但通脹率較低,實際利率在提高(尤其是預期美聯儲要加息),那國際熱錢向美國的流向就比較明顯。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國債雖然利率更高一些,但除去通脹後,可能實際收益還不如美債。
第三,也解釋了為什麼歐債、日債經常是零利率、負利率,但還是有人購買的原因。在2019年歐洲多個國家的國債出現了零利率、負利率,日本也是如此。表面上看起來,這些仍在購買國債的投資者“咋這麼傻啊!”,明明是零或負利率,購買了不賺錢甚至虧本,怎麼還在買呢?
原因就是這些國家已經出現了“通縮”,負利率已經出現了。這個時候購買國債反而是保值的有效手段,其“真實利率”比存銀行更高——比如全社會利率(通縮)是-0.5%,國債利率是零,真實利率反而是0.5%。
與此對應的,如果某國通脹率是2.7%/年,銀行定期存款利率是3%/年——表面看起來,這個國家的銀行利率高很多,但其實際收益卻只有0.3%/年。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實際上國際資本反而更加偏向購買那個“零利率的國債”,因為他的實際利率更高。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