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聯想集團釋出公告稱,計劃在科創板上市。公告稱,董事會已批准可能發行中國存託憑證(CDR)、並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申請CDR上市及買賣的初步建議。

聯想集團2015-2019年,研發費用分別為96.36億元、93.95億元、80.09億元、85.27億元和94.64億元,營收佔比分別為3.32%、3.16%、2.81%、2.48%和2.63%。

聯想的研發投入過低,引起了投資者的強烈吐槽。

星空君認為,這個問題,需要從兩個角度來理解。

首先,吃瓜群眾喜聞樂見的角度。

聯想曾經有過路線之爭,後來倪光南出走,柳傳志確定了聯想的路線,與華為完全不同,聯想走的是“貿工技”的路線,就是將戰略重心偏向於貿易這塊。

貿易為主的路線,決定了聯想的技術開發投入有限。

從營收佔比來說,聯想的研發支出著實有限。

其次,從絕對額的角度。

雖然營收佔比不高,但研發支出的絕對額並不低,2019年接近100億。

放在A股上市公司,這也是非常驚人的存在。

其實也還是聯想的經營模式決定的。

很多業務都是OEM,根本不需要聯想親自投入研發,導致公司銷售額巨大,在天量的銷售額之下,顯得公司的研發投入比例比較低了。

看研發投入佔營收的比例,還要看看營收具體是多少。年報顯示,2019年,聯想的營收規模是3593億元。

從絕對額來看,聯想的研發投入還是比較強的。

做個對比,小米2019年的營收規模是2049億元,研發費用是75億元。研發費用佔營收比例3.6%左右。

從研發費用的營收佔比來看,二者半斤八兩。

所以這個問題,還是要辯證的看:研發投入確實不足,但從絕對額來看,已經比較強了。

6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傍上Shark+TTI兩大全球巨頭,小家電及電動工具產品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