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2021年的第一個風口,新能源汽車當仁不讓。

國內,造車新勢力蔚來市值破千億,榮膺中國市值最高車企。國外,隨著特斯拉股票上漲,馬斯克喜提世界首富。

往前推一年,新能源汽車亦是那個能在疫情之下吸金、吸睛無數的天選之子。

理想、小鵬於2020年7月、8月先後順利赴美敲鐘,造車“三兄弟”全員完成上市小目標,並交上了銷量翻倍增長的成績單。新能源板塊的逆勢走強,更是超出業界人士和投資者的預期。

總之,新能源汽車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狂歡。可在狂歡的同時,我們又切實看到,焦慮的氣息正逐漸瀰漫開來。

仔細觀之,焦慮的何止百度。

蔚來稱競爭對手是BBA,寶馬錶示計劃今年電動車銷量翻番,廣汽放出“充電8分鐘,續航1000KM”的爭議言論,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給馬斯克隔空下戰書,ARK旗下三大基金同時加倉百度......

造車新勢力、網際網路公司、傳統車企、資本,新能源汽車風口之上,狂歡與焦慮的恰是同一批人。狂歡引發焦慮,而焦慮為狂歡再添一把火。由此而來的狂歡是否真實?又能否緩釋深層的焦慮?

新勢力:財不配位,估值焦慮

造車新勢力對標的車企是誰?多數人的第一答案應該都是特斯拉。

2003年成立,2008年推出第一款汽車產品。從無到有,至今特斯拉年交付接近50萬輛,逆襲全球市值最高車企,把昔日霸主豐田遠遠甩開。10多年後,矽谷小子大戰底特律巨頭的戲碼引進中國,蔚來、小鵬、理想相繼創立。他們不僅要挑戰傳統車企,更要挑戰特斯拉。

2018年,蔚來創始人李斌再一次媒體活動上放話,“(蔚來)在中國超越特斯拉沒什麼難度”。然而,才過了兩年時間,蔚來的戰鬥欲就已消失不見。

國產特斯拉Model Y大幅度調價,市場因此開始唱衰蔚來,傳聞稱特斯拉降價已引發蔚來使用者大面積退訂。李斌對此給出迴應,“蔚來和特斯拉的產品不存在那麼大的競爭,我們的競爭對手是BBA,我們要把同樣價格區間、他們的油車使用者轉變成自己的使用者。”

避開與特斯拉的正面競爭,把視野上升到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油車的更高層面。業內人士指出,“不是不想打,而是打不過”。

對於蔚來難敵特斯拉的客觀事實,李斌並不否認。近期在接受鈦媒體採訪時,他對超越特斯拉的豪言表示吃驚,“我說過這麼狂的話嗎?”被繼續追問超越還需幾年時,他始終沒有給出正面回答。

“老大哥”蔚來尚且如此,小鵬和理想兩兄弟的贏面可想而知。那麼,順著李斌的話,把假想敵從特斯拉換到傳統車企,局面是否會扭轉?並沒有。

論核心技術,成立剛幾年的公司談技術沉澱本身就是偽命題。要知道,寶馬、豐田等傳統車企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已開始了電動車的研發。上世紀80年代,寶馬就釋出了電動車1602 E,豐田就有了EV-10。

論市場規模,傳統車企在新能源市場也處於領跑。2020年,國內全年新能源車零售110.9萬輛,同比增長9.8%。蔚來、小鵬、理想全年分別交付新車43728輛、27041輛、32624輛,前兩者增長幅度均超過110%。即便如此,差距依然明顯。例如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宏光MINI EV,單月銷量35000輛已經超過小鵬、理想的全年成績。

焦慮,正是源於這些客觀差距。

無論與特斯拉,還是傳統車企正面較量,造車新勢力尚存難以補齊的短板。然而,在市場的實際認知中,新勢力與新能源汽車的關聯度,遠超傳統車企。在資本市場,新勢力更表現出了令人質疑的吸金、吸睛能力。

財不配位,正是造車新勢力透過打響品牌、做大聲量、做高市值等狂歡手段緩釋焦慮所實現的彎道超車效果。

2020年一年時間,蔚來的股價從4.02美元/股到48.74美元/股,漲幅高達1121%;理想上市後的5個月時間裡實現75%的漲幅;小鵬則是上市4個月的股價漲幅達101%。

中金公司在2020年11月份釋出的報告中對蔚來2025年的市值給出預測,總市值6338億元,約合979億美元。不斷衝刺的蔚來,市值膨脹速度遠超預期,在報告發布不到兩個月便成功跨過千億美元大關。

一邊焦慮、一邊狂歡,造車新勢力越跑越快。

網際網路公司:再不造車就晚了

網際網路與汽車之間的界線逐漸消解,新能源市場的狂歡大大加速了這一程序。網際網路行業出身的造車“三兄弟”已經用實踐驗證:跨界造車完全可行。

業內人士分析稱,“燃油車時代,壟斷的機械設計和製造決定了新車企很難有出頭日。發動機、變速箱以及整車的傳動系統都有賴於長期以來的技術儲備,核心技術被幾家巨頭壟斷,這是新車企跨不過去的門檻。”

新能源汽車時代,電動機不再是汽車專有技術,“一定程度上,造車可以參考當年的智慧手機行業,門檻降低。”

零件交給供應商,電池包、電池系統、驅動電機等都能找到相應的成熟供應商。例如電池供應上,造車新勢力三家都選擇了寧德時代;生產環節,與手機行業依託富士康代工同理,新能源汽車廠商也無需自建工廠,例如蔚來與江淮的合作,小鵬汽車與海馬的合作。

另一方面,為激發市場活力,國家釋出了一系列政策紅利,新能源汽車准入門檻進一步降低。門檻低,市場火,當年智慧手機初興的場景重現,國內網際網路公司紛紛跑步入場。

百度就是代表。1月11日,百度宣佈組建一家智慧汽車公司。研究了七年的自動駕駛,終於入局造車。百度公告發出之後,業界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基於之前的技術沉澱,百度這把底氣十足。而另一派則指出,選擇此時入局更多是因為“再不造車就晚了”。

2013年,百度成立深度學習實驗室。此後,阿波龍巴士專案、Apollo開源專案、Apollo go自動駕駛出租車專案等等相繼亮相。然而,百度始終沒有急於把汽車相關的成功推向大眾市場,更多精力是留在實驗室和B端市場。此次宣佈造車,百度卻明確表示要面向“乘用車市場”,並稱自己為“整車製造商”。

質疑由此而來。

究其原因,自動駕駛技術落地需要實體的支撐。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正值火熱,若繼續兩耳不聞窗外事地埋頭研究下去,待新車企在市場上鋪開規模,後期百度造車的難度更大。屆時其或許只能以解決方案供應商的身份入場,而非現在的整車製造商。

狂歡之際入局,搶佔新能源賽道,與之前的節奏相比雖顯得急促,卻是在當前形勢下百度規避“起大早趕晚集”尷尬局面的最優解法。

更何況,“造車”是當前最熱的財富密碼。去年底,百度造車的傳聞開始出現,股價由此持續拉昇。2020年12月1日,其股價為140.26美元/股,2021年1月15日已經漲至238.87美元/股,漲幅達70%。總市值也得益於造車的激勵,百度時隔兩年再次站上了800億美元的高點。

時機不等人,現在宣佈造車,恰是價效比最高的時機。若等這波狂歡過去再宣佈造車,效果無疑都將大打折扣。

而在百度入局的兩天之後,阿里聯手上汽釋出了“IM智己”品牌兩款量產車。時針往前撥,2020年11月26日智己汽車官宣,12月25日公司完成註冊,智己汽車從品牌亮相到產品釋出僅相隔一個半月時間。

節奏卡得如此之緊,再次側面映證了網際網路公司入局新能源汽車的焦慮——再不造車就晚了。

傳統車企:被彎道超車的焦慮

“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不是通用汽車或者克萊斯勒,而是谷歌和蘋果”,在福特前CEO馬克·菲爾茲看來,汽車工業的危機感應該來自網際網路公司、科技巨頭。這與汽車市場現狀頗為吻合。

前面提到,傳統車企在上個世紀就已經著手開發新能源汽車,同時還擁有成熟的製造、研發體系,在新能源汽車賽道綜合實力並不弱於新車企。然而,其風頭卻被一眾新車企搶盡。

這直接促成了傳統車企對待新能源市場態度的轉變。

一方面,傳統車企近兩年的新能源佈局腳步明顯加快,推陳出新與新車企正面競爭。

蔚來表示自己的競爭對手是BBA,要把同樣價格區間裡的油車使用者轉變成自己的使用者。寶馬不甘示弱,宣佈2021年計劃電動車銷量增加一倍之多,並在2023年前把現有的13種電動車款擴充至 26 款。

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近日加入推特,首條推文毫不掩飾地指向馬斯克。他在推文中寫道:“我來這裡是為了讓大眾集團產生影響,尤其是在政治問題上。當然,也是為了奪取你的一些市場份額,@埃隆馬斯克。”

國內市場,於2020年開啟了新一輪的內卷。東風汽車集團釋出嵐圖品牌,宣稱“嵐圖擁有50年的技術沉澱和30年高階製造技術積累”;長安汽車則宣佈要聯合華為、寧德時代打造高階智慧汽車品牌;長城汽車旗下獨立高階智慧電動汽車品牌“SL專案”早前也已曝光。

此外,部分傳統車企還在嘗試另一種思路——與新車企聯手掘金。

例如吉利控股集團與百度的合作,就公告來看,雙方將基於吉利的現有平臺SEA浩瀚架構,吉利控股副總裁楊學良也表示,“可以理解為我們一定程度上是為百度代工。”此外,吉利控股集團還與代工之王富士康攜手成立一家新公司,專門為第三方汽車企業代工。

不約而同地錨定新能源汽車發力,這些操作同樣可以理解為焦慮使然。處在風口之下,傳統車企不得不調整步伐以跟上節奏。

資本:熱錢背後的變現焦慮

逐利是資本的天性,新能源汽車風口熱錢湧動,資本自然不會放過。

車企、供應鏈企業市值的瘋漲,投融資事件的激增,即是資本爭前恐後的表現。

2020年12月,長城汽車股價領漲,市值增加了910.26億元;比亞迪股價同比增長12.87%,市值增加604.25億元。新能源板塊的供應商市值也紛紛看漲,如寧德時代、億緯鋰能、贛鋒鋰業等。其中,寧德時代股價一路暴走突破400元/股,市值逼近萬億。而一年之前,其尚在100元/股上下徘徊。

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的總市值已經超過中國石油,二者分別為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主要動力供應商。

行業的投融資資料更直觀地展現著資本的瘋狂。企查查釋出的《近十年新能源汽車投融資資料報告》顯示,2020年新能源汽車品牌融資金額達到1292.1億元,為近十年來首次突破千億。相較2011年的4.3億融資金額,暴增300倍。

具體到各路資本,高瓴資本、紅杉中國、順為資本等主流的投資機構以及騰訊、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都已躬身入局。

比如,蔚來2016年上市之時其三大股東分別為創始人李斌、騰訊和高瓴資本。而高瓴資本與蔚來之間相守、分手再牽手的故事正是資本逐利新能源的經典戲碼。

據CVS投中資料顯示,高瓴資本在2015年就向蔚來投資了8000萬美元,2016年、2017年、2019年連續追投數億元。然而,2019年第三季度蔚來股價跌至低谷,一度逼近“1美元退市”紅線,與之相守四年的高瓴資本萌生退意,於2019年四季度完成了對蔚來汽車的清倉。

2020年,新能源市場迎來狂歡,蔚來股價隨之走強,高瓴資本選擇再次入局,新進了蔚來、小鵬、理想的股票,同時還斥資百億入局寧德時代、隆基股份,拿下新能源領域各細分領域龍頭。

相應地,新能源市場為資本帶來了豐厚的回報。騰訊多次加註蔚來,業內人士估計,其投資蔚來的賬面浮盈就已超過百億元。又如,美團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盈利67億元,其中投資理想汽車貢獻了58億元。

狂歡還在繼續,熱錢依然滾燙。對於百度等企業來說再不造車就晚了,對於資本而言則是再不入局就晚了,而他們的跑步進場再次為新能源市場的狂歡添了一把火。

真正的狂歡遙遙無期?

就像當年智慧手機顛覆功能機一樣,新能源市場狂歡的根本在於大家寄希望於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車,而行業新舊動能轉化則蘊含著巨大機遇。

從功能機時代到智慧手機時代的變遷,促成了一眾國產手機廠商的崛起。歷年的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榜單中,前六名中除了三星和蘋果,其餘四席均被國產品牌佔領。

回到體量更大的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是大勢所趨,但動能的轉換、時代的過渡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完成,還需打上一個問號。

前文提到傳統車企為新車企提供生產代工服務,若新能源汽車將順利顛覆燃油車,傳統車企為新車企代工無異於為競爭對手做嫁衣,加速自己的消亡。本應互相對抗的新舊兩派勢力卻表現得其樂融融,這已經能夠說明問題:顛覆,沒有那麼簡單。

結合實際發展情況,從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時代變遷的過程中,確實存在諸多難以消解的阻力。

首先是產品本身的問題。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近日表示,“電動車全面替代燃油車的時機已成熟”。實際情況或許並非如此。首當其衝的便是續航里程焦慮,受限於電池技術的發展水平,電動車買回家之後成了使用者口中的“電動爹”。一開空調續航掉一半,一到冬天就趴窩的實際表現與廠商當前大肆宣傳的“8分鐘充滿,續航1000公里”存在極大出入。

如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所講,“電池創新這是正常的商業運作,當然不能過度,過度就變成炒作了。”業界普遍認為,固態電池可以有效提高整車的續航里程,但距離量產商用還至少需要五到十年的時間。

此外,若對各大新能源汽車廠商的負面新聞稍加梳理就會發現,電池包自燃、自動駕駛失控等發生頻次最高的事故,其實恰是新能源汽車最引以為傲的電力驅動、智慧等創新賣點。領跑者特斯拉、造車新勢力以及其他品牌都無法完全杜絕相關事故,這說明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的成熟度、穩定性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在成熟、穩定之前,過度強調創新的顛覆,顯然偏離了正常的商業運作。

其次是產業變遷的問題。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市場全年銷售汽車2531.1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共銷售136.7萬輛,佔比約為5.4%。再看保有量,據公安部發布的統計資料,截至2020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2.81億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492萬輛,佔比約為1.7%。

新能源是汽車產業的未來方向,但燃油車目前仍是市場的絕對主導。新能源汽車年銷量佔比從5.7%到100%,全國保有量從1.7%到100%,其普及週期之長可以想象。

另外,從油到電,不止是產品的更迭,產業配套的基礎設施需同步替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全國數萬座加油站都需作出相應整改。舊基建如何匹配新需求,相關從業人員何去何從,這些也是能源產業變遷必不得不考慮在內的因素。

鑑於此,新能源市場真正的狂歡尚未到來。反觀當前這一波由造車新勢力、網際網路公司、傳統車企以及資本多方共同推動的表象狂歡,更多停留在資本市場,而缺少實際的產業支撐,本質是由焦慮驅動的對行業未來的透支。

唯有深層焦慮得以緩釋,時代變遷才可能順利完成。屆時,狂歡將如約而至。

8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比特幣強制壓盤,難掩即將再次暴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