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寒冬過境,一夜之間,感覺各行各業都經歷了資金短缺、裁員、關門潮。甚至很多金融機構也是無錢可投,讓企業們感受到了資本寒冬。
而中國的咖啡市場,卻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意味。自2019年伊始,咖啡行業出現了整體的活躍現象,不論是瑞幸咖啡的持續發力,拆分小鹿茶品牌。還是各類新興品牌的逐步崛起,我們都看到了一個與之前大不一樣的咖啡市場。
所以這篇總結,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咖啡產業的頂端之戰逐漸被資本關注的咖啡產業 2020年,咖啡行業應該怎麼做?一、咖啡產業的頂端之戰咖啡作為舶來品,一直在中國表現的起起伏伏。 也許是從2015年"咖啡陪你"全線潰敗開始,"咖啡館九死一生"就已經成為人盡皆知的常識,自此以後,咖啡館或者說咖啡產業的發展好像一下陷入了泥沼,大部分人停留在觀望或小範圍試水的階段,哪怕是"第三波精品咖啡浪潮"開始在中國有了起色,也未翻出什麼浪花;直到2018年一匹黑馬的殺出,開始了中國咖啡下游產業鏈的新徵程。
這就是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
作為2018年6月建立的咖啡品牌,在2019年5月17日,就快速融資在美股上市,其速度之快,讓眾多機構和吃瓜群眾目瞪口呆,也形成了較大的輿論。而截止到2019年12月16日,門店數量達到4910家,同時超越星巴克同期門店數的"壯舉"。雖然官方"不予置評"。但相信這些不是空穴來風。
瑞幸咖啡在創立之初,就有很強的目的性,其佈局之精準,不是一般創業玩家可以操盤的。主要有幾個方面:
無限場景概念:將咖啡的使用者體驗場景,從星巴克的"第三空間"延伸至任意空間,這一新理念給予了瑞幸在空間範圍內的無限瞎想。快速開店,使用者定位精準:瑞幸的店面都選擇在寫字樓、居民區聚集地。其密度極高,可以滿足1km範圍內的快取與快送。線上點單,線下自取和快遞送貨的結合,真正做到了無限場景的理念。小門店,控制成本:不同於星巴克的大店面,瑞幸採取小型快取店,既能控制單店成本,又能降低對店面位置的要求,做到快速複製、擴張。大資料,會分析:利用線上下單,利用大資料分析使用者特徵、下單規律,優化產品線並利用各類線上活動,進行裂變推廣營銷,其營銷之精準,也是2019年零售業務中較為罕見的。減負,讓利:通過減少房租、人工的成本,降低硬成本,讓利於民,並通過大額補貼,降低使用者購買成本,真正的讓利於民,讓福斯理解,不貴的咖啡也是好喝的。以上幾點,讓瑞幸咖啡自成立至今,依舊保持高速發展,而這條突如其來的"鯰魚",也攪動了中國咖啡市場,讓星巴克也做出了具有針對性的反擊。
星巴克的反擊瑞幸的崛起過於突然,導致很多人沒有反應過來,直到瑞幸已經在市場中發酵,在中國時間最久、規模最大的咖啡大廠,星巴克才開始了它針對性的反擊。
2019年5月,星巴克上線了"線上點,到店取"的“啡快”服務,正式在外帶業務上對打瑞幸;7月,在北京開出了全球第一家"啡快"咖啡快取店,與消費者熟悉的以往寬敞的星巴克門店不同,"啡快"店面面積較小,門店內四五張椅子供顧客休憩,這一型別的門店融合了"啡快"服務、"專星送"外賣服務以及堂食服務,但主打的還是即點即取的外帶服務。
而隨著更多攪局者的加入,咖啡產業,開始逐步往下沉市場發展,三四線城市將會成為下一個咖啡巨頭爭搶的重點。
無邊界的飲品界大亂鬥鯰魚效應的發酵,不光只有老牌巨頭捲入其中。有實體店優勢的便利店,全部加入到這場咖啡大戰中。便利蜂、7-Elvevn、全家、羅森等中日品牌加入其中,開闢出咖啡區域,充分利用了便利店分佈的密度優勢,成功增加了坪效,有了將咖啡價格做的更低的優勢。
一般便利店的價格都在10-20元之間,讓為了解決咖啡因訴求的福斯消費者,提供了更低價格的選擇。
另一個加入咖啡大亂斗的,就要數奶茶行業了。雖然都是飲品,但以前咖啡與奶茶默契的保留了一條邊界,很少看到咖啡廳賣奶茶,反之也很少有奶茶店賣咖啡。
但是隨著產品迭代與使用者需求的轉變,奶茶店也做出了相應的改變。
COCO都可、喜茶等奶茶品牌,也在自己的選單上加入了咖啡產品。而新進的瑞幸咖啡,甚至單獨成立了一個奶茶品牌"小鹿茶"。併成功進行品牌拆分,加入了奶茶品牌常見的加盟商業形式。徹底將咖啡與茶的邊界打破,做到了飲品在產業上的統一。
隨著國內各大品牌的戰事四起,星巴克也不甘寂寞,在4月26日,推出了8款茶飲,正式加入茶飲賽事大軍。究其原因,星巴克也面臨業績增長壓力。
根據2019財年一季報顯示,星巴克全球淨收入為66.3億美元,同比增長9.2%,其中全球及美國本土同店銷售額增長4%,而中國在同店銷售上僅增長1%。
2018財年三季報迎來了被認為是"九年來最差"的一份財報。星巴克全球同店銷售增長1%,中國區門店同店銷售同比下降2%,同時中國/亞太區營運利潤率下降7.6%-19%。
面對來自內外的不同行業夾擊下,咖啡巨頭星巴克不得不放下身段,積極求變。今年以來,先是貓爪杯引發哄搶,後又賣起了玩具熊,這一系列操作足以看出星巴克開始面向年輕消費群體,甚至是女性消費群體發力。
二、被資本關注的咖啡產業不管你多喜歡喝現磨咖啡,市場拼的多麼火熱,但中國人當前的主流,依舊是速溶咖啡。
據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的資料顯示,中國的咖啡消費市場在1000億左右,預計2020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將達3000億元。其中速溶咖啡佔比達到72%,現磨咖啡比例約為18%,即飲咖啡佔比為10%。當然,對於國內咖啡市場的研究,各份研究報告有不同的資料,但均顯示出速溶咖啡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咖啡消費品類。
多年來,中國消費者對速溶咖啡的印象已經被雀巢等國際巨頭企業定型。價格便宜(1-2元/條)。雖然味道香甜,但包含過多植脂末、香精等新增劑,不夠健康。但好處是,沖泡方便,同樣能幫助人們提神醒腦。
速溶咖啡的產業升級在此狀況下,速溶咖啡在2019年邁入了一個新的產品階段。從傳統速溶咖啡,升級到精品速溶咖啡。這樣的升級被資本是作為咖啡品類中的一個新機會。
2019年,以凍幹速溶咖啡為主打的咖啡品牌三頓半接連完成完成A輪與A+輪融資,共數千萬元,均由天圖資本領投,參與其Pre-A輪融資的老股東峰瑞資本跟投;同月,主打掛耳咖啡的便捷精品咖啡品牌時萃SECRE完成近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由遠望資本領投。
三頓半(上)時萃咖啡(下左)永璞咖啡(下右)
還有更早完成融資的永璞咖啡,以冷萃咖啡液和飛碟凍幹即溶咖啡粉為主打產品,與前述二者一樣主要通過電商渠道售賣。
而三頓半也不負眾望,在2019年雙十一中,勇奪該品類銷售額榜首的位置,讓我們對新型速溶咖啡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這種新型別的速溶咖啡,與傳統咖啡的區別在於:
使用更好的精品咖啡豆,而不再使用劣質咖啡豆,提升了品質。凍幹速溶既可以溶於熱水,也可以溶於冷水、牛奶等液體中,提高了便利性。在內容上,凍幹速溶保留了咖啡豆特有的香氣與口感,沒有額外的新增劑加入更健康,口感更佳。工藝、品質提升的同時,自然增加了成本。相比與傳統速溶咖啡1-2元的平均價格,凍幹速溶的價格基本保持在5-10元左右。這種價格的定位,高於傳統速溶咖啡,又低於便利店10元以上的咖啡價格。
這樣的產品形態與定價區間滿足的是消費者不同場景下的需求,既在辦公場景、家庭場景中可以隨時隨地來一杯口感不錯的咖啡,無需走出門或叫外賣。
咖啡館的線下升級咖啡產業從線上開始出現變化,湧現了很多新興公司與新的產品和營銷理念,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咖啡產業似乎有了抬頭之勢。
2014年成立的連咖啡,其本質上,比瑞幸咖啡更早一步試探線上下單,線下快取與配送的模式,可由於這個理念過於先進,很多配套環節沒法滿足,因此擴充套件不是很快,基本停留在南方地區。
2019年4月,連咖啡獲得了2億左右的B+輪融資。得到了資金支援,其開店的範圍,也逐步擴充套件到華東地區。
相比於瑞幸咖啡的瘋狂補貼和贈送的硬核裂變模式,連咖啡更加溫和。雖然也是利用社交裂變去拉新、促銷。但通過"口袋咖啡館"這個模擬經營咖啡館遊戲來說,既可以玩,又可以得到實惠,對於不是很財大氣粗的企業來說,小火慢燉是個不錯的法子。
這個活動上線第一天,點選達到420萬,累計開了52萬個咖啡館,其中10%以上實現了真實銷售,普通使用者中最多的一天賣了200多杯咖啡,轉化相當驚人。
而作為線下實體起家的Manner Coffee就是一個另闢蹊徑的案例。這家咖啡館成立於2015年的上海,店面只有2㎡,就開在一個上海老住宅樓的一層視窗。
通過降低門店成本,減少SKU數量,減少人工的形式,去降低產品的成本。並用較低的價格回饋給使用者。真正的讓使用者喝到價效比極高的咖啡。
而 Manner Coffee,為了進一步減少成本,開始推廣自帶杯減5元的活動,以至於成為了他們的一大特色。
一般店裡需要35元甚至更多的手衝咖啡,在這裡如果你自帶杯,最後只需要10元或15元,不要太實惠!
在2018年10月時,Manner獲得了數千萬A輪融資,開始了擴張的步伐。目前在上海、南京、蘇州、北京、深圳等地擁有52家門店及線上店鋪。
經過4年的發展,Manner Coffee走出了屬於自己的咖啡之路併成功活下來,而能活多久還需要不斷跟隨市場變化緊跟步伐。
三、2020年咖啡行業發展預期重視上游產業鏈2020年的咖啡產業發展,還是要圍繞在整個產業鏈中來。而大部分創業者或者從業者,都屬於產業的下游端。
而新的一年,可以考慮從咖啡產業的上游到中游介入。就像一個老外網紅"郭傑瑞"那樣,直接深入中國咖啡的種植地雲南普洱,與當地的咖農接觸,了解到當地咖農收入過低,且被寡頭壟斷收購價格。因此他直接介入上游的種植鏈條,承包咖啡種植地,並選擇加工工廠合作,推出自己的品牌,甚至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將咖啡出口到美國。
這種直接連通產業鏈上游的做法,目前在國內也開始流行起來。Greybox、Manner Coffee、SeesawCoffee等等都開始與產業鏈上游的產地進行對接,有的直接承包了種植地,自己進行咖啡種植,有的直接與產地咖農進行深度合作。
從源頭上,控制咖啡生產的品質,去掉過多的中間環節,可以節省很多成本。而根源上的品控,可以更好的將品質上乘的咖啡,展現給使用者。
聯合中游產業鏈中游產業鏈,可能是大部分下游產業鏈接觸最多的一環。中游產業囊括了咖啡烘焙、包裝生產、新產品開發、OEM的作用。
很多新產品的生產,都是在中游產業鏈中實現的。而品牌,想要某得新的增長點,就需要不斷的開發新產品,得到新技術的支援。因此,中游的廠家就變得尤為重要。他們掌握了大批量烘焙的能力與新的生產技術的研發能力。就像凍幹速溶咖啡的生產技術,都來自於此。
而有些品牌,都是全套的產業鏈組建,比如星巴克、Costa、明謙咖啡等等。不光有用自己的咖啡種植園,還擁有完整的咖啡烘焙工廠,可以自行烘焙、包裝咖啡豆,通關全套供應鏈的管理與優化,儘可能的降低成本。
如果有一定體量時,可以直接插手原料生產環節,從根本上管控產品品質,提高產品品質。
下游產業需創新下游產業鏈,是最貼近終端使用者的。他們的滿意程度,直接影響著咖啡產業的發展有潛力。
根據《2018-2019中國咖啡消費藍皮書》調研結果顯示,中國一二線城市咖啡消費者中女性佔比接近六成,潛在咖啡消費者中男女比例不相上下。從年齡分佈來看,85後(30-34歲)、90後(20-29歲)是國內咖啡消費的主要人群;潛在咖啡消費人群中,20-24歲和25-29歲的比重更大,分別佔35%和31%,中國年輕人喜歡嘗試新鮮事物,是未來國內咖啡消費的主力軍。
對於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年輕人,咖啡館主應該更注重幾個方面,也許能成為2020年破局的關鍵:
1.從產品出發
面對終端客戶,產品絕對是核心。建議精簡SKU,讓自身擁有高效的自主研發能力並保持快速的產品迭代。產品可以跨界結合,從茶飲、水果茶、傳統飲料甚至酒中獲得靈感,不要拘泥於咖啡本身。
而即飲咖啡市場,是一個新的博弈戰場。
即飲咖啡,就是開啟蓋子直接喝的飲料。這一直是雀巢、星巴克等國際巨頭的遊樂場。
在2019年,卻成了飲品界的新戰場。即雀巢、星巴克等傳統咖啡巨頭後;可口可樂、農夫山泉、伊利、百事、日本UCC等飲料、咖啡企業也加入到這場大戰中。
5月,農夫山泉推出了其第一款即飲咖啡碳酸咖啡"炭仌(音同'冰')",正式進軍這一品類,隨後在10月升級了產品線,推出了低糖拿鐵、無蔗糖拿鐵和無糖黑咖等三款新品。從農夫山泉的產品線設計就可看出,它想走健康、低糖的路線,與傳統的雀巢、星巴克即飲咖啡的定位有所區別。
7月,伊利推出"聖瑞思即飲咖啡",這也是其第一次進入咖啡市場,喊出了現磨咖啡店式的口號——"選用100%阿拉比卡豆"。
而中國產咖啡品牌Never Coffee也一直在即飲咖啡市場堅持著,每家便利店、超市都能夠看到它們的身影。而新的產品,更多的體現在新的咖啡萃取工藝中,冷萃咖啡成為主流。
即飲咖啡市場,除了可以給傳統咖啡企業帶來新的產品增長點。對於個體咖啡館主來說,即飲咖啡的開發,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銷售效率,避免了現磨咖啡製作的等待時間。可以給店裡帶來更高的坪效和銷售額,也不失為一個可以深耕的新領域。
2.還利於民
通過低價、優質的產品,獲得使用者的口碑,目前發展形勢也較為良好。
國內咖啡消費人群對咖啡的飲用動機普遍停留在功能性和社交性需求,主要集中在利用咖啡提神醒腦、消除疲勞(83%)和放鬆心情、緩解壓力(68%)、休閒社交(37%)。總體來看,當前國內消費者對咖啡消費的營養性意識較弱,出於健康需求而喝咖啡的人群相對比例較低,且仍有13%的消費者將喝咖啡視為彰顯個人品味的標誌。
市場需要培育,過高的價格必定限制了人們的消費,而只有喝咖啡的人多了,整個咖啡市場才能更好的發展。而壓縮成本,降低價格是一件最容易辦到的事兒。
3.多渠道聯動
O2O的風潮已經過去,新零售的風潮已經到來。所謂新零售,其實更多的是通過網際網路大資料分析、增強線下場景中的智慧體驗,讓線下可以更精準的進行產品迭代;線上對使用者進行精準的推廣營銷;。
這一點,頭部企業已經開始,瑞幸咖啡就是一個典型。根據資料顯示,有63%的咖啡消費者通過APP或微信小程式購買咖啡,其中九成以上消費每週都會使用。下單排名前三的小程式分別是瑞幸咖啡(89%)、連咖啡(31%)和星巴克APP(12%)。
4.開店多元化
除了CBD、商業街這種硬核開店地址,其實還有很多靈活的開店方式:
店面合作:白天咖啡館、晚上酒吧店面增值服務:服裝店、買手店合作一個角落做一個咖啡角社群咖啡館:大小咖啡為首的一眾社群咖啡館O2O的新結合:現在的咖啡館越來越離不開線上渠道的整合,所有品牌都開始重視線上渠道的建設,線下更多的是一種便捷性上的需要,重新調整線上、線下的比重,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多思考,結合自身優勢,尋找周圍資源,做到資源整合,降低雙方的風險並增加雙方的賣點。現在是一個抱團取暖的時代。
5.從供應端入手
咖啡產業是一個龐大的產業鏈,除了咖啡館其實還有很多可以做的。舉幾個例子:
咖啡種植:直接當咖啡農戶進出口外貿:咖啡生豆進口商咖啡烘焙生產廠:代工生產咖啡豆、速溶咖啡等,提供品牌的OEM耗材物料:開咖啡館一定會用到很多耗材,比如紙杯、紙巾、糖、吸管。各類咖啡裝置,如:咖啡機、製冰機、磨豆機。甚至各類調味糖漿、衝調粉。終端設計:可以給初創品牌做品牌定位、創意、VI設計、店面裝修設計(包括裝修)等咖啡產業很龐大,能做的事情很多,結合自己的優勢在2020年依舊可以殺出一條血路,讓自己活得更精彩。這篇文章總結一下2019年咖啡行業發生的事兒,順便展望一下2020年,咖啡產業還可以做點什麼事兒?
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