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近日,提到李嘉誠,身邊朋友便會脫口而出“24億”。前任首富兼商圈傳奇人物,李嘉誠與鉅款“24億”的聯絡,難免引來外界褒貶不一的評價。究竟是王者歸來,還是螳螂之舉?這是福斯對李嘉誠的思考。

自1999年起,已連續15年蟬聯華人首富寶座的李嘉誠,可以說是財經界的一個奇蹟,而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李嘉誠的敏銳洞察力。另一方面,英國脫歐事件導致李嘉誠資產大幅減值,直到最近英國資產才趨於穩定。而就在大家以為李嘉誠要永久撤出內地時,他卻突然宣佈要重新佈局國內。這會是另一個奇蹟,還是又一個敗筆?

經過幾年積累,歐洲的資產已經佔據李嘉誠資產的大半江山,英國脫歐的事件給李嘉誠造成了一定影響,但是這還不足以讓李嘉誠動精傷骨。然而,最近的英國大選才是重頭戲,由此導致“大出血”,那麼李嘉誠此次的"回馬槍"主要還是想利用國內市場給自己回血唄?"分籃子放雞蛋"的資產營銷方式我們都懂, 從這點說,李嘉誠也許是對的,畢竟國內市場尚未飽和,李嘉誠殺回國內,給自己留給後路也不是不可。

但是,只看到這一面太過侷限。對消費者來說,外資加強了國內競爭,導致商業地產浪潮再度洶湧,房地產的跌價還是升值我們難以預料。再者說,前有王健林的大拋售,後有劉鑾雄的大清倉,是否也意味著當前幾年房地產利潤會縮水呢?從這個角度看,李嘉誠此舉可能有照搬之前經營模式之嫌。畢竟近年來,房地產市場變動較大,連地產大亨王都有微微變動,那麼僅靠原模式的李嘉誠未必會是王者歸來。

而除去房地產大佬的競爭,也許李嘉誠會為消費者創一波福利來賺一波人氣,當然這都是後話了。但商人的坑消費者不得不防。不過,排斥李嘉誠的人不在少數。國人理所應當的覺得"李嘉誠在英國快混不下去才來國內撈金",此想法一出,李嘉誠如果不創新模式或者給消費者更自由選擇,恐怕很難再度立足國內。更難的是,其他房地產大亨也不會坐視不理,為了避免李嘉誠這個強勁對手的威脅,不排除"強強聯合"排擠李嘉誠的局面出現。

總而言之,李嘉誠的營銷模式要想王者歸來,再度立足國內市場,先要贏得消費者,然後獲取競爭對手容納。但單單第一方面,李嘉誠似乎難以取勝。

最新評論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王校長宣佈:一個人解決20億債務沒讓父母幫忙,未來將繼續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