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組資料令教育行業從業者唏噓不已,據企查查統計,2019 年共有 12000家教育機構關停。而就在12日,美聯英語與美股上市公司EdtechX Holdings達成收購協議,雙方將重組為Meten EdtechX 公司。這一類似借殼上市的行為,也宣告了美聯英語努力許久的獨立IPO計劃失敗了。
作為昔日英語培訓“四巨頭”之一的美聯英語,最終以“借殼”方式登陸資本市場,而與之相提並論的韋博英語則已大面積關停、跑路結局收場,同時華爾街英語、英孚英語也早已不復往日輝煌。
縱觀教育行業,2019年並不順利,獲客成本高企、監管政策趨緊、市場萎縮等使企業發展步履維艱,跑路、倒閉等多個極端事件已讓教育行業感到了“寒冬”的冷意。
昔日教培“四巨頭” 現在江湖各零落隨著21世紀初留學與外企就業風潮,成人英語培訓如雨後春筍般湧現。1993年英孚英語進入中國市場,1998年韋博英語成立於上海,2000年華爾街英語進入中國,2006年美聯英語成立。這四家英語培訓機構被視為“英語培訓四巨頭”,一度佔據了國內成人英語培訓的大部分市場。
現在世易時移,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與英語教育的普及,線下英語培訓如同明日黃花。市場萎縮、消費需求改變、政策衝擊等因素,造成企業成本高企、運營困難。韋博英語多地關停、華爾街英語易主、美聯英語上市遇阻、英孚英語擬出售......以成人英語培訓為主營的四大老牌機構現在不得不艱難前行。
12月12日,美聯英語與美國上市公司EdtechX Holdings達成最終合併協議,新公司更名為Meten EdtechX。這一行為在業內看來,美聯英語已通過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rporation)方式在美股上市,這類似A股借殼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美聯英語登陸資本市場之路並不順利。事實上,美聯英語自今年5月就已經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了招股書,但此後便不斷傳出上市受阻的訊息。美聯英語成立於2006年,業務包括成人英語培訓、青少年英語培訓、海外培訓服務、線上英語培訓等。
成立13年,在營業收入不斷攀升的同時,美聯英語也面臨著虧損問題。據其5月提交的招股書顯示,美聯英語2016年營收8.02億元,2017年為11.50億元,2018年為14.24億元,2019年第一季度營收3.15億元;而淨利潤方面,2016年為-2715萬元,2017年為4034億元,實現扭虧為盈,而2018年增至5345萬元,2019年一季度則為-4216萬元。
美聯英語的成人英語“魔咒”依然難以打破,整體市場萎縮、線上教育產品崛起、少兒英語品牌湧現等仍制約其發展。為此,美聯英語也開始拓展業務範圍,有媒體報道,在2018年4月,美聯英語推出了青少英語業務,但當時入局已錯失最佳視窗期。
根據招股書顯示,美聯英語成人業務營收佔總營收的比重在不斷下降,線上業務和青少英語業務所佔比重逐漸上升,其中,青少英語2018年底佔比4.6%,2019年一季度佔比則提升至12.5%。
據招股書,招生人數是美聯英語收入的直接驅動力,而據統計,美聯英語2016年至2018年招生數量增長了112.1%。而與此同時,美聯英語的退課率也逐年走高。2016年-2018年及2019年第一季度,美聯英語退課率分別為6.9%、9.1%、10.2%和10.2%。
此外,根據招股書,2018年美聯英語有四成學員採用分期付款的方式,這更容易出現退課情況,其中2018年退課率為10.2%。美聯英語承認,雖然沒有直接向學生提供貸款,但不能保證監管部門不會對消費信貸交易進行額外限制。
而此前,大面積關店、倒閉的韋博英語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
今年10月12日凌晨,韋博英語創始人高衛宇向韋博英語總部及上海中心員工發出公開信,在信中,高衛宇表示,由於經營失敗導致資金鍊斷裂。信中稱,“從去年開始,由於內外部的各種原因,我們業績持續下滑,成本攀升,公司運營遇到困難。我們陸續作了很多努力,包括戰略轉型、架構調整,合夥制和轉加盟等方式,也包括股東追加投資借款等。”
為了紓困,韋博英語與多個教育機構溝通,其中,上海英孚願意接收韋博的成人學員和青少學員,另外多個機構還正在溝通中。而此前,韋博教育已經在全國62個城市開設了近200家培訓校區,學員數量超過30萬人。
據悉,目前韋博英語在北京、上海、成都等主要城市的多家分店已關門,受影響學員數千人,涉及退費金額或近億元。而在門店倒閉後,大量學員由於在報名時簽署了貸款協議,從廣發銀行、招聯金融、百度有錢花等機構申請了數萬元的培訓貸款,他們不僅面臨無法退費,還面臨必須償還金融機構貸款的問題。
作為“四巨頭”之一的英孚教育也在因“預付式+分期貸”模式而深陷輿論漩渦。今年8月7日,新華社“新華視點”在《為學英語花好幾萬元,一不留神卻背上網路貸》一文中,點名英孚教育“預付式+分期貸”模式涉嫌欺騙消費者。文中指出,英孚教育銷售顧問口中的“分期付款”實則為百度有錢花的網路貸款,而英孚教育並未向消費者明確其貸款性質,也並未提及貸款限制性條款及風險。與此同時,消費者提出退款時,英孚教育還以各種理由拖延拒絕。
不僅如此,今年2月,據路透社報道,知名英語教育機構英孚教育考慮出售部分中國業務,對這部分業務估值約20億美元。彭博社也報道稱,據知情人士透露,在英孚教育出售中國業務的事項中,知名私募股權投資機構高瓴資本、歐洲大型私募Permira出現在首輪競標的名單中。
與其他三家不同,因業務和業績問題,華爾街英語曾發生過三次股東更換。2005年-2006年間,全球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凱雷集團先後成為華爾街英語母公司和華爾街英語中國的股東。2009年,全球教育與出版巨頭培生集團從凱雷集團手中接棒。2017年,培生集團的業績持續不理想,相繼將環球雅思和華爾街英語出售。
1.2萬家教培機構倒下,熱門賽道因何預冷?2019年,教育機構在使用者市場與資本市場中雙重遇冷,據企查查資料,2019年,共1.2萬家教育機構關停,這一資料令觀者震驚不已。
另有資料顯示,2019年30餘家教育公司謀求上市,其中包含今年首次提交招股書,以及仍在IPO程序中的企業,共有15家教育公司成功上市,佔今年IPO公司總數的50%左右,4家招股書已失效,剩餘13家仍在程序中,與2018年相比,成功上市的公司總數相同。
同時,在投融資方面,據《2019年度線上教育行業大資料報告》顯示,截止2019年10月底,教育行業共發生了263起投融資事件,相比2018年同期的548起,數量減少近一半。在融資數量減少的同時,資金規模有所提高且向頭部機構流動。
融資端緊縮,成本端卻在擴大。整體而言,教育市場的獲客不斷提升。據楊旭介紹,今年線上教育企業獲客成本高達700元/人至800元/人,而此前的獲客成本僅為100元/人至200元/人。
種種現象讓教育行業普遍感到了“資本寒冬”的冷意。
他進一步表示:“教育是一個慢行業,使用者需求多樣且市場分散,頭部機構市場佔有率可能不到10%,線上教育的市場滲透率較低,未來市場仍有機會。”
對此,楊旭則談到,相對於其他行業而言,資本流向教育行業的數量還是較為可觀的,但投資熱點有所不同,2018年投資熱點為程式設計教育和數理思維,而2019年資本主要流入教育資訊化、兒童教育等賽道。
另一方面,對於教育行業的政策也在逐漸完善,這讓問題企業不得不做出調整。
2018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其中明確要求“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
近期,北京七部門聯合起草了《關於加強預付式消費市場管理的意見(徵求意見稿)》等7份檔案,涉及對教育培訓、健身機構、分時租賃汽車、共享單車、線上旅遊等行業的監管。根據徵求意見稿,培訓機構一次性收費不得超過3個月、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60課時費用。
長久以來,教培行業“預付費”模式似乎已經成了潛規則,而這一政策的實施,對行業而言影響重大。
“一些機構的跑路、破產與預付費模式有關,很多教培機構剛報名就要交一年的學費或者以收取某物權的方式抵換學費,總體而言資金量比較大”,楊旭說。
她談到,預付費的初衷是因為教育效果的體現需要一個長週期,通過預付學費以保證學員學習的持續性。“一次性收費不得超過3個月”這一政策實施後,對於企業而言,就要面臨著產品、人員、運營等多方面的調整。比如,課程體系需從1年期調整至3個月期或其他更短的週期,以保證學員學習成果,提升續費率;同時為保證足夠的現金流,機構或需招收更多學員,這也意味著招生員工數量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務管理也將相應做出改變。
許明志認為,“一次性收費不得超過3個月”政策最主要的影響體現在企業現金流上,“預收費減少,很多機構的資金鍊會出現問題”。同時,他認為,這一政策事實上加快了使用者在機構間的流動性,對多方可能都有利,因為使用者的選擇成本更低,大機構勢必會花更多精力在內容和服務上留住使用者,小機構也有機會獲得使用者青睞。
隨著教育行業的規範、一線市場的飽和,大量教培機構開始尋求其它,他們將目光聚焦到了下沉市場。
“中國家長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問題,所以教育是一個剛性需求,它有廣闊的使用者。或許一、二線城市已經接近飽和,教育資源非常豐富,但是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說,教育資源依然相對稀缺,所以市場潛力比較大,但機構選擇下沉市場還需選擇一個比較好的切入點。”楊旭談到。
對此,許明志也談到,對於下沉市場,中青少階段的使用者需要更輕量化的教育產品和服務,而老年使用者,需要更重的服務。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如何滿足老年人群,特別是下沉市場的老年使用者的學習和精神文化需求,目前已經有一些機構在做這部分工作,資本也開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