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2011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 (中文為:領英,NYSE:LNKD)在紐交所首日上市交易。該股收盤報94.25美元,較 45美元的發行價上漲109.44%。按收盤價計算,LinkedIn市值為89.06億美元,成為繼2004年穀歌上市融資16.7億美元以來最為重要的網路股上市公司。

LinkedIn公司的成功在於他們把傳統的“六度空間理論”變成了現實。根據這一理論,“兩個陌生人要建立聯絡,他們之間間隔的人數不會超過六”。例如你最多隻需要經過六個人介紹,就可以結識美國總統奧巴馬。這一理論在求職和招聘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LinkedIn將其付諸實踐,應該說是一個不小的突破。LinkedIn搭設的網路體系在全球廣受好評。截至2010年底,LinkedIn註冊使用者就已超過9000萬,遍佈世界200多個國家,網站月均獨立訪問者數為6500萬,2010年第四季度頁面訪問量為55億次。毫不誇張地說,這是自微軟、谷歌後的又一次IT革命。LinkedIn上市,絕對是投資者期待已久的一件大快人心之事。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發展得蒸蒸日上、每個人都看好的公司,各大投行卻並不看好。負責LinkedIn上市的主承銷商是三家大名鼎鼎的投行——摩根士坦利、美林與J.P.摩根。

“LinkedIn在2010年的收入是2431萬美元,同比增長102%;淨利潤為1540萬美元,同比增長487%。這是非常好的成績。但我們擔心的是它近期推出的一系列擴張計劃。職業社交只是一個新鮮的概念,但在技術上並沒有什麼突破。很快,同類公司就會興起,搶奪LinkedIn的市場份額。這樣的增長速度恐怕難以持續。”摩根士坦利如是評價。

三家承銷商最後給LinkedIn開出的認購價是每股45美元,對應總市值為43億美元。在他們看來,這已經反應出一定的市場溢價。

事實果真如此嗎?

5月19日,LinkedIn終於在萬眾矚目下揭開了上市大幕。當紐交所開盤鐘聲響起的時候,電子屏上呈現出的數字令人目瞪口呆:83美元!比認購價高出84%。即便是這樣一個“高價”,全日依舊成交活躍。LinkedIn最後以每股94.25美元收盤,上漲109%,儼然成為紐交所當日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

LinkedIn 2011年股價走勢圖

後來的走勢證明,LinkedIn不僅在IPO首日大漲,而且90美元左右的股價非常堅挺,絕不像“中石油”那樣曇花一現。7月份股價最高的時候,每股甚至達到110美元,讓那些認為“45美元已反應溢價”的承銷商們大跌眼鏡。

大投行在LinkedIn上市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值得玩味。摩根士坦利不僅是LinkedIn的主承銷商,也是股票經紀商,另外還負責給股票評級……忙活得不可開交。這不由得讓人猜想,摩根士坦利究竟在為誰服務。他們的客戶難道真的是LinkedIn嗎?

一面是希望把股票賣個高價的LinkedIn;另一面是企圖低價吸籌的投行……等一下,原來是“投行”?——摩根士坦利自己就是投行!在華爾街,它還有許多親密地、嗷嗷待哺的“老朋友”,全都對LinkedIn垂涎三尺。你說他會站在誰那邊呢?

這就好比你有一幢房產要賣,請一個估價師來幫助估價。他依據自己的專業技能與行業經驗,給出的價格是100萬元,而且立刻幫你找到了買家。於是你興高采烈地把房子賣了。可是第二天,你就發現有人掛牌200萬元賣你的房子,竟然當天就成交了,而且中介正是你昨天聘請的估價師!本應屬於自己的100萬元,竟然僅過一天就進了別人的腰包。你一定會懷疑估價師的居心——他是否真心把你當成“客戶”,抑或客戶另有其人。

讓我們看看摩根士坦利在IPO前後都做了些什麼吧。

1、將認購價定為每股45美元,認為其“已經反應出一定溢價”;

2、LinkedIn上市。當股價處於80美元附近時,摩根士坦利反而給出“增持”(Overweight)評級;

3、據證監會6月初公佈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摩根士坦利持有23%的LinkedIn優先股。後來雖有人出面澄清:這些優先股的“絕大部分”是從上市後的公開市場購買的,但難以否認,摩根士坦利和其他許多機構投資者藉助IPO,以45美元的低價攫取了大量份額的LinkedIn股票,而一心想擁有該股的散戶不得不付出超過一倍的成本。

摩根士坦利手中有200萬股LinkedIn,按每股90美元的市值計算,總價值高達1.8億美元。至於這些股票中有多少是在IPO時認購的,我們不得而知。不過現在總算是知道為什麼投行總是能賺大錢,高管能拿天文數字的高薪了——他們既是估價師,又是購買者,自己可以和自己“討價還價”。

一般來說,只要承銷商也代理經紀業務,那麼新股認購價必然會定得很低,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看到新股在IPO首日大漲、極少破發的原因。估一個高價,固然符合上市公司利益,但承銷商除了賺取承銷佣金之外,撈不著什麼額外的好處;但刻意低估認購價(特別是那些熱門股),投行則能賺個盆盈缽滿。除估價權之外,他們還有資金優勢。眾所周知,“打新股”的資金越多,中籤機率也就越大。投行除動用自己的資金外,還可臨時借入大筆貸款“打新”,確保自己能以極低的認購價拿到股票。而那些用“工薪收入”打新的散戶們,恐怕就只有望洋興嘆了。

散戶難以透過IPO認購股票,又迫切地想得到那些熱門股,最後的辦法就只能是在公開市場以高價購買。而投行利用資金優勢製造短缺,正是要達到此番效果。

總的說來,被認購的股票越是在機構手裡集中,那麼IPO當天(或之後一段時期)的漲幅也就越大。為何“新股不敗”的神話屢屢在內地A股市場上演,而港股卻未必?A股市場IPO當天的新股漲幅也遠遠超過港股市場。原來,港交所比較照顧中小股民,認購時不完全以資金比例分配新股,而是優先做到至少“一人一手”,剩下的才按資金配給。散戶亦可參與融資以擴大認購額度,提高中籤率。這種機制的另一個好處,是讓股票在首次發行時就儘可能分散,以免集中在少數人手裡,日後留下操縱隱患。

維護內地現有新股發行機制的人總是聲稱:“股票集中在機構手中是好事。機構傾向於長期持有,做“價值投資”;而散戶則是投機者,拿到股票後在IPO當日就會拋售。”

再也沒有比這更加顛倒黑白的評論了。事實恰好相反:機構拿到股票的成本極低,因此在IPO當日拉高出貨的態度也最為堅決。即使首日不出貨,也會盡可能在散戶追逐新股的熱情消退前拋售一空。機構是真正的投機者;而想要股票又只能被迫接盤的散戶才是“投資者”,他們被高位套牢,又不忍“割肉”,就只好“長期持有”做“價值投資”了。

現代新股承銷發行制度,是金融機構精心策劃的產物。在這一制度下,IPO的利益分配格局呈“橄欖型”:兩頭的上市公司、散戶均為利益受損者;被“養肥”的永遠是作為中介的承銷商、經紀商和投資機構。

是不是每個公司上市,都會被承銷商“痛宰一刀”?那也未必。微軟上市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例子。微軟股票發行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著穩中有升的態勢。

4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2020年全球數字服務貿易行業市場規模與發展趨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