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海航集團釋出重大公告:
根據工作需要,即日起,顧剛辭去海航集團董事及執行董事長職務,任清華辭去海航集團董事及聯席執行長職務。
![](http://timg.juduo.cc/2021/01/6aa0d55e18cd42ea9d2d2f4d0fadd418.jpg)
據瞭解,顧剛、任清華擔任聯合工作組職務不變。海航集團將在聯合工作組的指導下,在各方的支援下,繼續全力以赴推進海航集團風險處置的實施工作,妥善做好海航集團風險處置工作。
目前,聯合工作組已經完成盡職調查工作,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制定了風險處置工作思路和方案,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也就是說,下一步海航集團化解風險的方案將出臺,我們拭目以待。
回顧2020年的海航,翼哥認為對海航人,對海航工作組應報以足夠的敬意,是你們付出巨大而又艱辛的勞動,確保了海航起死回生,確保了海航安全執行,確保了海航軍心穩定。
下面就跟著翼哥來一起回顧2020年的海航。
2020年,海航跌宕起伏的一年!
2020年,對海航來說更是面臨生死存亡的一年。
一、 海航面臨資金鍊斷裂的危機
年初,陳峰信心十足的將2020年定為化解海航流動性風險的決勝之年時,誰也沒料到一隻更大的黑天鵝不期而至。
2020年的這場疫情將海航置於更為兇險的境地,這兩年來,海航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資金緊缺、流動性緊張,而疫情最為可怕的就是讓人停止流動、經濟停止運轉。
以往由於旅客乘機是先付款後乘機,一般來說只要客流量上來,航空公司是不缺現金流的。
不過疫情改變了一切,一方面沒有旅客,沒有現金流入;另一方面取消航班,旅客取消出行,航空公司需要退全部票價,航空公司存在著被擠兌的風險。
對於國航、東航、南航來說並沒有太大問題,因為可以發疫情防控債,緊急融資緩解資金壓力,小航司旅客量小現金流有問題但不會那麼大。
但海航問題就很大,因為一方面現金流入驟降,但現金流出猛升,更為重要的是海航目前很難透過低利率的債券融資。
用墨菲定律來看海航,那就是壞事情往往在最困難的時候發生,而且朝著最不利的方向發生,並引起最大可能的損失。
疫情就是在海航最為艱難的時刻到來。
也就是說,疫情肯定會放大海航的危機。
2月份,海航可謂內外交困。
一是:運力投放銳減,生產經營幾乎停頓。
2月份客座率只有44%,同比降低了43個百分點。
當月只運送了48萬人次,同比下降了93.5%,只有2019年2月份的1/17。
平均每架飛機每天只運46人。
2020年一季度,海航控股利潤總額-85.56億元,佔了全民航所有航空公司總虧損336.2億元的1/4,一季度的虧損金額超歷史上任何一年的虧損金額。
二是:流動性極度困難,賬面僅剩36億元
我們如果對3月底海航控股負債情況進一步分析,1349億元的負債中,流動負債高達1227億,佔比90.1%。
1227億元短期內都要償還,而流動資產僅484億元,相當於手中只有1塊錢,卻要還3塊錢。
海南航空母公司短期借款高達221億元,長期借款竟然一分錢都沒有。
海南航空1116億元的負債中,流動性負債1034億元,高達92.7%。
賬面現金僅剩36億元。
三是:債務壓力巨大,危機集中爆發。
銀行不借錢,債券市場無法發債,經營上入不敷出,導致海航爆發了債券風波。
3月份,海航集團、海航控股、西部航空頻發債務危機,顯示流動性危機已從海航集團擴散至海南航空,甚至是旗下企業。
3月11日,西部航空債券17西航01停牌。
3月24日,海航集團債券15海航盤中停牌。
4月7日,海航控股債券19海南航空SCP002兌付壓力大,釋出召集持有人會議公告。
4月7日,西部航空債券17西航01停牌。
4月9日,海航集團債券13海航債停牌。
4月9日,海航集團債券16海集01停牌。
所有的公告中都有這樣一句話"因存在待確認的重大事項"。對於債券來說,最重大的事項就是兌付危機,也就是說在原定的時間內還不了錢了!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可以說當時的海航控股,有兩缺:
一是缺錢,沒有資金怎麼維持正常運轉?
一是缺客,沒有旅客怎麼實現良性迴圈?
不管如何,靠海航自身顯然已經無法實現自救。
二、工作組空降海航
2月29日,海航一則公告傳遍整個市場:
為有效化解風險,維護各方利益,應本集團請求,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牽頭會同相關部門派出專業人員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團聯合工作組",將全面協助、全力推進本集團風險處置工作。
海南省政府牽頭組成聯隊進入海航集團,成員組成如下:
地方政府代表:
來自海南省發展控的顧剛、洋浦經開區的任清華。
債權方代表:
來自國開行的程功,是海航集團的大債主。
民航局方代表:
來自民航局中南管理局的李雙臣。
與此同時,海航集團改組了董事會,工作組組長顧剛、常務副組長任清華進入董事會,其中顧剛擔任執行董事長,任清華擔任聯席CEO。
自此,顧剛臨危受命,執掌海航大局。
陳峰再度退居幕後
三、海航奮起自救
工作組入駐不久,就被來了個下馬虎。
因海航債務無法及時兌付,海航集團臨時開會,要求延期支付債務。
其實對於時下的海航,這本也無可厚非。
不過,海航來了個神操作,4月14日晚六點半給投資者們發郵件,要求當晚7點之前,即半小時之內參會登記,關鍵還要求參會登記提供加蓋公章等系列要求。
實際上就是無視投資者的權益。
一時輿論譁然,當天電話會議也幾乎失控。
次日,投資者就用腳投票,15海航債暴跌,以23%的跌幅跌停。
客觀的講,這與剛入駐的工作組應該沒什麼關係,應該是相關經辦人員的事,當然為何犯如此低階錯誤,其中奧妙就不得而知了。
應該說,海航管理層反應還是非常迅速的,態度也是非常積極的。
在發生此事的次日,海航集團就發出了一份致歉信。
此後,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民航業開始復甦,海航也抓住了市場機遇。
海航加大力度進行運力投放,全力市場營銷,推出多種"隨心飛"類產品,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與此同時,海航顯然也抓住貨運市場井噴的機會,海航調動70餘架替代機型運力投入貨物運輸,並積極協調境外貨機運力投入到貨運市場。
海航生產經營也呈現快速恢復態勢。
一是運力投入大幅增加。
到12月份,海航控股運力投入(可供座公里)為87億座公里,同比降幅為25%。
其中國內航線運力投入實現了3.6%的增長,這在2020年可是第一次。
二是客貨運量快速提升。
到了12月份,海航控股的旅客運輸量為422萬人次,同比降幅已收窄至13%。
是2月份旅客運輸量的8.8倍。
三是客座率持續改善。
在客座率方面,海航控股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到12月份,海航控股的客座率已提升至74.2%,在國內航空公司處於領先水平。
此外,海南三大機場生產運輸指標出現連續正增長,在全國民航運輸機場排名齊攀升。"客改貨"超過2700班,貨運業務實現逆勢增長,同時受益海南自貿港利好政策,系列重要專案接連落地。
與此同時,財務狀況也日趨穩定。
由於嚴格實施航空主業封閉管理和資金強力管控,保障航空安全和資金平衡。穩步有序推進完成"一島四地"等非主業、非核心資產處置,實現部分現金迴流。透過整體救助性貸款、債券融資、債券展期等方式多措並舉,緩解了資金緊張狀況。
一直以來,翼哥都在關注海航的動向。
雖然很多人指責海航的種種不是,但是我想只有海航活過來、站起來、騰飛起來,才符合絕大部分人的利益。
也有很多網友因理財產品目前無法兌付因而痛恨海航,非常理解這樣的心情。
但我想只有海航逐步走上正軌了,這些理財產品也好、債券也罷,才能得到兌付。
如果海航真的破產了,還想得到支付恐怕那才是天方夜譚。
因此,海航目前在逐步恢復自身生產經營能力,造血能力也在慢慢恢復,至少對於民航行業、海航員工、海航的債主來說,肯定是好事。
但是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指望幾天、幾個月海航就完全滿血復活,那也是不現實的一件事。
我們需要客觀、全面的看待海航的問題。
至少在2020年如此極度困難的情況下,對於絕大部分企業可能就休克死亡了,但還是依然頑強的實現安全飛行、航班正常執行,特別是生產經營還是實現快速復甦,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如果瞭解我國經濟發展歷史,看過往的許多企業就是因為資金斷裂而不復存在,才會明白海航2020年所做的努力,確實不容易。
與此同時,翼哥也看到了海航也在馬不停蹄的努力實現大瘦身。
將全球最大IT分銷商英邁出售、將部分房產出售、終止37架飛機引進專案、削減107架飛機訂單等等,所有的這些動作都是壯士斷臂。
雖然我們都在說刀刃向內,但自己對自己向刀,尤其是下狠刀、下大刀,難之又難!
2020年的海航能生存下來已為不易。
2020年的海航能取得諸多的成績,更為不易。
對於2020年生存尤為困難的海航,我們應該報以深深的敬意!
在此,翼哥要道一聲:
可敬,2020年的海航!
也祝福未來的海航,能夠在工作組的帶領下,重新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