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財經>

在上面這個表中,可以看到該企業的流動資產大約是33億,非流動資產大概19億,固流結構是 6比4,它的資產負債合計26億,資產總計53億,也就是資產負債率是 50%,權益乘數正好是2,所以這個報表做的是中規中矩、教科書式的企業運營,這樣的企業進入了成熟期,不一定很掙錢,它的盈利能力可能會變弱,但這個企業風險也並不大,財務指標都符合。

(一)分類

流動資產又可以細分為現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款項、應收利息、應收股利、其他應收款、存貨以及其他流動資產等專案,這是按流動性程度排列的,流動性越好的專案越排在前面,流動性比較差的在後面,固定資產流動性更差,所以排在整個流動資產下面。有一些科目,比如貨幣現金,就是現金加銀行存款,這種叫現金類資產。應收票據、 應收賬款、預付款項、應收利息、應收股利,這些都代表企業的短期債權,應收賬款大,預付款項多,這是最不好的。

(二)應收賬款比例

1.觀察應收賬款比例的重要性

一般,應收賬款的週轉率等於銷售收入比應收賬款,可以看出應收賬款能週轉幾次。應收賬款雖然不好,但是應收賬款算是一種營銷渠道、營銷手段,有的時候企業賒賬就賣得快,不賒就賣得慢,關鍵不看應收賬款有多大,關鍵看它能週轉回來多少,因為通過應收賬款,就多賣了多少銷售收入,應收賬款變大的同時,必須得觀察銷售收入是否增長。如果應收賬款不斷地加大,銷售收入還不增加,或增加很慢,企業銷售就出現問題,企業就出現風險問題,所以這個必須得關注。

2.應收賬款在銷售收入中所佔比例

一個企業,銷售收入越來越多,應收賬款在銷售收入所佔的比例是應該是越來越大,還是越來越小?

比如原來銷售收入100萬,應收賬款佔20%,現在銷售收入200萬,那麼,應收賬款在銷售收入中應該佔多少比例?當時企業把20萬賒出去,現在200萬中還只能是20萬,不能賒40萬,更不能賒60萬,這個比例應該是越來越小。企業在控制應收賬款的時候非常重要,賣得越多,越少賒、再少賒。這時候銷售員特別難受,又讓他們賣得多,又讓他們少賒,其實這很正常,因為賣100萬的時候,賒了20萬,如果明年還賣100萬,賒了20萬,手裡就只有80萬了,明年還要100萬,只能再往裡添20萬,明年才能賣100萬。但是第一年賒的20%回來了,就回了100萬,第三年還賣100萬的話,就不用再投錢了,因為應收賬款實現了良性週轉。原來應收賬款回來了,只不過在第一年賒的時候,又往裡注入了20萬。所以,這個月你賣了100萬,賒了20萬,下個月你賣200萬時,賒了40萬,賒了40萬之後,你又欠了160萬,你只有160萬了,明年你還想幹300萬,那你就得往裡補錢。

應收賬款不斷地自我迴圈補充,你永遠地要不斷地往裡注錢。銷售收入不斷變大的過程中,你不斷地在注錢,萬一有一天你沒錢可注了,你的應收賬款就累積太大。

3.適當調節應收賬款的比例

因此,要想實現良性管理,就是當它發展到某一階段時候,再向上發展的時候,要壓住應收賬款的比例,要往下壓,這是一個合理的辦法。大家都感覺企業越做越大,但是企業掙的錢都在企業中迴圈,都沒拿出來或者都拿不出來。

馬雲賣了股票賣了2億多,有人說他自己套現了,馬雲趕緊說不是他缺錢,是想體會一下成功的感覺,因為一直都掙錢,都說他有錢,其實他沒錢,那錢都在企業裡滾著,他想體會有點兒有錢的感覺,所以就把股票賣了,看一看到底能賣回來多少錢。其實這就是企業的經營狀況,不斷往裡投著。所以,在投資變大的同時,應收賬款比例要往下調。大型國企就是這樣的,把銷售收入指標提高了,但是應收賬款卻不放大,甚至還要縮小。所以,銷售收入大,應收賬款所佔銷售收入比例應該是往下變化的,絕對額可以漲,但是比例要往下變。

  • 神秘買家6億元拍走,樂視大廈究竟歸誰?
  • 首次精加工木材整列入川,引領中俄合作開啟新篇章~